关灯
护眼
字体:

抄家流放?侯门主母二婚高嫁_暮年【完结+番外】(509)

  张立明见不能强抢回来,就开始进行哀兵之策,天天到孙家门口哭诉,求孙美兰念在他们曾是夫妻的面子上,帮他一把。

  孙美兰也不是个善良的。

  他一来,就让人泼水,泼潲水,到最后泼粪。

  总之,这几日的漠城格外热闹,漠城的百姓看了个不亦乐乎。

  而这些事,完全影响不到林沫这边。

  因为她这里,苞米可以收了。

  前一天得到消息的老宋等人,天不亮就磨拳霍霍地出现在地里,大背篓布袋,整齐的摆放在一旁。

  他们在等林沫到来,就准备开干抢收。

  已经入秋了,粮食该收了。

  “老宋。”老孙一脸激动的走到他身旁,“辛苦了这么多个月,这苞米终于可以收了。”

  老宋点头,他黝黑的脸上也写着激动:

  “等收完这些庄稼,就快要猫冬了。”

  老孙点头,“到时候闲了,我跟你上山逮野兔回来下酒。”

  “呵呵,就你那手艺还想逮兔子,兔子逮你还差不多。”老宋取笑,此时他一脸轻松。

  “彼此,彼此!”老孙笑。

  随后长叹,“我跟你说,我昨天摘我屋后种的玉米回来煮了,孩子吃得那叫一个满足。”

  老宋点头,“勤快点,饿不到咱们。

  还有,你想猫冬?难,多的是事情让你做。”

  ……

  就在他们热议时,林沫来了。

  林沫也不浪费时间,让他们先掰外衣已经变黄的苞米,其他嫩的那些,等收割苞米杆时,再收。

  嫩的,多留一两天也能留得老一些。

  她的话一落,老宋等人立即拿着背篓冲入了苞米地。

  手握住粗壮的苞米棒,用力一掰。

  咔嚓声,格外的清脆悦耳。

  掰苞米的声音混杂着百姓欢喜的笑声,秋收快乐的情绪像是会传染一般,朝四周传了出去。

  而就在此时,姜文浩也走了过来。

  看着这热闹的丰收的场面,姜文浩感叹。

  这种日子才是百姓所向往的。

  这一带的百姓,今年可以过个好年,家里有余粮,手里有余钱,这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不过这里地理环境特别,与北陵毗邻。

  一到冬季,北陵人就会越过边境线,到这边来抢掠粮食。

  特别是今年的年景,其实不是很好。

  除了他们种苞米的丰收外,这一带种其他粮食的都欠收。

  北陵那边的情况恐怕会更严重。

  北陵境内一旦粮食欠收,就会疯狂骚扰大业边境一带的百姓,抢夺过冬的粮食。

  姜文浩有些担忧地看了一眼林沫。

  他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自己初见她时,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那是因为他们曾经见过,在沈家。

  林沫收回眼神,有些好奇地看向姜文浩:

  “姜大人,你这眼神,是担心?”

  姜文浩点头,“既喜且忧。

  喜,那是因为苞米丰收,这对百姓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忧,是因为冬季就要来了,北陵人又要蠢蠢欲动了。

  你这里距离北陵这么近,他们知道你这里有粮食,必定不会放过这里。”

  林沫轻笑,“这种事情没什么好担心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为什么要为还没发生的事情担忧?

  再说了,不是有镇北军吗?

  有镇北军在,北陵人不敢轻易踏足。”

  姜文浩愣了下,笑,“徐少夫人还是你豁达。”

  说完,他转身看向前面正一背篓一背篓往外搬的百姓,心里还是忍不住吃惊。

  这产量可不低。

  源城的秋收,持续了整整三日,这才收了一遍。

  而收回来的苞米棒铺满了北贾村整个晒谷场,金灿灿的,看着格外的喜人。

  苞米棒要剥粒,想好剥,就得先晒干,所以先收回来的苞米棒正平摊在晒谷场上暴晒,而摘后面的,则堆在一旁的角落,等待着见太阳。

  等到第四日时,老人女人和小孩在晒谷场给苞米棒剥粒,而青壮男人去砍苞米杆以及收之前没摘的那些苞米棒。

  因为苞米杆砍下来后,要捆扎运送到牧场,工作量大,林沫给他们请了二十个人来帮忙。

  而就在众人投身在火热的秋收中时,无忧那边传来了好消息,成了。

  林沫看了一眼信,只是笑了一下,便把信给放好。

  时间刚刚好,苞米收完,那就可以进行下一步了。

  林沫目光落在正蹲在一旁看着剥出来苞米粒的姜文浩,嘴角轻勾:

  “姜大人,你打算何时回京。

  你再不走,再过一个多月,大雪来了,你想回去那就难了。”

  姜文浩不以为然地挥了挥手,“无所谓,大不了我明年开春后再回去,不急。”

  林沫,“……”

  所以,这是想赖在自己这里了?

  林沫摇头,嘴角轻勾,“姜大人,你确定?”

  姜文浩一脸茫然,“对啊,有什么问题吗?

  我这个大司农,不一定要呆在朝堂上,所以晚一些回去也行。”

  林沫笑了,笑得一脸不怀好意:

  “既然晚些回去没关系,那就晚三年如何?”

  ……

  第489章 咱们说人话,好么?

  姜文浩只是愣了下,点头:

  “也没问题,只要让我把书稿送回到京城就行。还有你也要给我一块地,不用太大,有几分地就可以了。

  我这里这么多种子,我得一一种起来观察记录。还有……”

  ……

  听着絮絮叨叨的姜文浩,林沫,“……”

  她错了。

  她脑子想不开,还是别的,居然开口留他在这三年?

  看他那表情,分明就是恨不得就该如此。

  林沫干笑,“呵呵,姜大人我刚才是开玩笑的,我觉得你还是早点回京的好。

  另外,要不我帮你准备马车,种子给你装上?沿路再安排几个人保护你?”

  她忽然觉得姜文浩在这,肯定是个麻烦。

  对于麻烦,早打发了早好。

  姜文浩一听傻眼了,回过神来,一脸焦急地喊道:

  “你,你不能这样,你这是出尔反尔。

  做人不能言而无信,不然以后谁会相信你?”

  林沫,“……”

  所以,这是准备赖上自己了。

  问题就是,他为什么要赖上来?

  为这里的秘密,还是其他?

  似是看出了林沫眼神中的审视,姜文浩双手一摊:

  “我不装了。”

  说着,他轻咳了一下,强装镇定:

  “你这里很多东西,我在外面都没见过,我想留在这里学习,然后去帮助其他人。

  比如这个水车,水渠,还有种植方法。

  你知道的,这些东西对百姓来说很有用,特别是这水车。

  在一些地势高,水源地的地方,简直是能帮百姓的大忙。

  运用得好,百姓的收成都会好很多,收成好了,他们就能少饿肚子。”

  看着他憨憨的样子,林沫不知道该怎么说话。

  一个四十出头的人了,还一脸天真的样子,她其实挺羡慕的。

  但,过头了。

  能坐稳大司农的人,会是简单人?

  还有,百姓不管丰收不丰收,一样吃不饱饭,因为沉重的赋税。

  赋税一交,租一交,百姓辛苦劳作一年,所剩不多。

  丰收的好处,就是在收成时,能吃一顿饱饭而已,其他时候,能不饿着就已经是万幸。

  林沫摇头,“姜大人忧国忧民,还真让人敬佩。

  你想知道的这些,我都可以让人把图纸给你,所以你要是为了这些,没必要特意留在这里。

  像姜大人这么伟大的人,就应该走遍大业,为百姓分忧解难。”

  姜文浩笑容僵在脸上,为什么她没按套路出牌?

  她不应该一脸激动地说道,好,你想住多久就住多久,慢慢研究吗?

  姜文浩的脸一下子垮了下去,一脸的郁闷,“其实,我也没这么伟大,我……我其实是有些私心的。”

  说到后面时,姜文浩变得有些扭扭捏捏。

  见林沫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他不自然地扭头看向其他的方向,神情带着一抹局促:

  “我逃婚!”

  说着,他仰望着天空,一脸的唏嘘。

  他都快五十的人了,家里的双亲还在张罗着要给他娶个十几岁的小姑娘,这不是埋汰人吗?

  真如了他们愿,自己都不用出门见人。

  一出门,别人看到自己,就会来问一句你家娇妻怎样,他要怎么回答?

  林沫脸绷不住了,扑哧一声,忍不住笑了出来。

  怪不得他宁愿呆在外面,不回去,原来还有这一原因。

  不过她记得这位大司农的确没成亲。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空间文 女强文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