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说今日的市集上,人满为患,每个摊子前都挤满了人。
见下雪了,很多人都出来买过冬的东西。
不然等雪变大的时候,想出来都麻烦。
这么多人,林沫自然是不可能和他们一起挤,毕竟她不顾自己还得顾着点自己的肚子。
所以,她很快就从里面退了出来。
出来后,她这才重重地吐了一口气。
人多,什么气味都有。
林沫一脸心悸地回头看了一眼,“这里面跟土匪进村抢东西一般,特点是快准狠。”
徐大鹏轻笑,“那也是少夫人你善良。
给了他们工作的机会,而且开的工价高,所以大家手里才有余钱来置办过冬的东西。”
不然往年这个时候,百姓怕是都在为生计发愁,都想着办法往家里多扒拉一些吃的东西。
林沫摇手,“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这都是他们应得的,毕竟他们付出了劳动,不是吗?”
林沫可不占这个功。
他们来给自己做事,自己发工钱,银钱两清的事情,不是吗?
不过大雪就要来了,接下来冰雪没化之前,怕是都开不了工。
他们要在家猫冬,准备过年,
毕竟现在距离过年还有两个月,而南邵国那边的情况不是很好,老徐怕是赶不回来跟他们一起过年了。
徐大鹏没有开口反驳。
少夫人并不喜欢这种虚的东西,她很清楚地知道这些话都是说的好听的恭维话而已。
一旦有人拿钱来诱惑他们,这些人怕是会毫不犹豫地背叛他们徐家。
“走吧,回去了,冷!”林沫看了一眼四周,缩了缩脖子,准备回去。
而就在此时。
“徐少夫人。”
姜文浩从后面追了上来。
林沫停了下来,转身的同时脸上多了一抹笑容:
“姜大人好巧。
这么冷的天,你也要去大棚那边看庄稼的情况吗?
真勤快,对得起大司农这称号。
大业有你这位负责的大司农,还真的是大业之福。”
姜文浩停顿了下,轻咳,“少夫人你不用向我拍马屁,你这样搞得我反而不自在。
我来,是跟少夫人告辞的。”
林沫挑眉,“何少主刚走,姜大人也要走,怎么这么巧都同一天走?
姜大人你不是说要在这边呆上几年吗?怎么就要走了?”
“我不一定是今日走。”姜文浩摇头:
“我如果今日能把事情处理完,就今日走。
如果处理不完,怕是要拖到明日。
我刚好看到少夫人你,所以便过来跟你提前说一声,到时候我走时,也不用特意去跟少夫人道别,少夫人也不用来送我。我这个人不喜欢道别!”
林沫叹息,“姜大人有心了。
说起来我有些愧对姜大人,姜大人来了这,我都不曾好好招待过姜大人。
不如现在我做东,请姜大人吃顿饭,也算是为姜大人践行?”
姜文浩摇头,“少夫人客气了。
少夫人已做得很好,这些虚的你不用放在心上。
而践行的话,就不用了。
我还得抓紧时间教李东阳一些东西,所以怕是没时间了。”
姜文浩婉拒,而且给出了一个林沫无法拒绝的理由。
林沫一脸遗憾。
“饭总有机会吃,姜大人做到得对,处理事情要紧。”
“没错。”姜文浩点头:
“原本我打算最快也要等洋芋收获后再走的,但奈何家中出了事,我得赶回去。”
姜文浩一脸惋惜,“若以后徐少夫人有机会回京的话,我一定做到好好宴请徐少夫人,以感谢徐少夫人这段时间的照顾。”
林沫摇头,“客气了。
回京?
我们怕是这辈子都没机会回到京城去了。”
说完,她一脸的唏嘘。
姜文浩咯噔了下,摇头:
“人生之事,没人说得准,说不定明年皇上就会大赦天下召你们回京这也说不定。”
“那就借你吉言。”林沫笑。
呵呵!
天高皇帝远,在这里这么舒服,谁稀罕回京城。
姜文浩点头,与林沫说了几句别的话,便走了。
林沫站在原地注视着姜文浩离开的身影,眼底的冷光一闪而过。
怕是就这两日,姜文浩就要动手了。
林沫看向一旁的徐大鹏,“鹏叔,来话了,让人盯紧点。”
徐大鹏点头。
他双眼阴森森地看向姜文浩越走越远的背影,嘴一裂,露出了他那一口白牙。
他牙口很好!
第554章 生气不过是内耗自己而已
姜文浩找到李东阳时,李东阳正在大棚里观察着洋芋苗,并且记录着数据。
老实说,他挺欣赏李东阳的。
李东阳这个人务实一点都不浮亏,而且能静下心来学东西,上手也快,看得出来他是真的喜欢这一块。
写写画画的李东阳并没注意到姜文浩的到来。
等发现时,李东阳不好意思地站了起来:
“姜大人你来啦。”
姜文浩朝他点了点头,然后看向他记录的本子,“今日如何?”
李东阳立即双手恭敬地把本子递过去,“姜大人,你看看。”
等他伸手接过去后,李东阳才认真地说道:
“现在刚下雪,看不出变化。
要知道雪天里会不会长,得过几天看看才知道。”
毕竟每天看着,丈量着看不出什么变化。
但从形态上来看,目前是没受什么影响的。
想要知道这大棚能不能让这些植物安全过冬,还得等雪停。
姜文浩点头,把他的做的记录递还给他,“你记录得不错,按照这方式继续照顾就行。”
随后他看向大棚里的洋芋苗,“李东阳,你喜欢这一行吗?”
李东阳想了下,认真地点了点头。
“一开始或许是当一份事来做,但做久了就喜欢上了。
看到它们就像是在看一份希望,而且它们简单不像人这么复杂。”
说到这,李东阳嘴角翘了起来,“记录这些,目的就是希望人人都能吃得上饭,不会再有人饿肚子。
但事实上像这种愿望的,从来就不会实现。”
姜文浩愣了下,叹气:
“希望是美好的,但太难实现了。
历代大司农谁都朝着这个目标前进,但到最后……”
他摇了摇头,没再说下去。
随后抬头看向李东阳,“我这两日就要离开这里了。”
李东阳吃惊,“这么突然?
大人不是要到这些洋芋都收获后才走吗?”
“事出突然。”姜文浩不愿意多谈,这一次他认真看向李东阳:
“我走后,这里的就交给你了。
你可以按照我之前教你的,继续记录下去。
等收成后,你再整理一份数据含收成的资料让人送到封地给我,可以吗?”
李东阳认真地点了点头,“姜大人你放心我一定抄写一份数据给你。”
姜文浩满意。
最后,他伸手拍了拍李东阳的肩膀:
“李东阳,你要不要跟我回京城?
你放心只要你愿意回京城,剩下的交给我周旋。
我可以向你保证,这事我能解决。”
李东阳愣了下,摇头:
“不了。
我爹也在这边,我不能抛下我爹不管。
更何况,我不想给姜大人你添麻烦。”
姜文浩叹息,“你是个人才,我是真的想把你带回京城,不想把你埋没在这。
大业这方面的人才太少了,我见一个就想拉拢一个过去。”
李东阳笑,“姜大人,你真的是太抬举我了。
我就是个普通人,没什么埋没不埋没的。”
说到这时,李东阳停顿了下,摇头:
“姜大人,我就是一个粗人,粗人说粗话。
你觉得大业再多几十个像你这样的人,现状就会改变吗?”
李东阳的这句话,让姜文浩哑口无言。
“你看,你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我,对不对?”李东阳自言自语,摇头:
“与其吃力不讨好,我为什么不留在这里?”李东阳笑:
“老实说的,我给朝廷做事,我怕是连我爹都养不活,还得往里面倒贴钱。
而在这里我不但不用倒贴,还能养活自己和家人,我为什么要想不开离开这里回京城?
老实说京城还没这里好,姜大人你还不如留在这里和我们一起。”
姜文浩苦笑,果然都不是善茬。
他摇了摇头,长叹:
“有些事必须有人做才行,如果人人不去做,那这些事永远不可能成功。”
说到这里,姜文浩认真地看着李东阳,“李东阳都是先国后家,有国才有家,有时候放弃一些东西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