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家有童养媳_长袖不善舞【完结+番外】(68)

  袁婶子说了她过来的原因,马氏猛然收起笑容严肃起来。

  两人说说闲话倒是没有什么,猛然一说,有人看上了她,马氏心突然乱了起来。

  “这事儿,容我想一想。他图什么呀?他有娘子没有?”马氏脑子里乱糟糟的。

  “他若是有娘子,能在夏娘子家待客。大当家不是夏娘子她相公的三叔吗,有机会咱们从她那里打听打听。我只从严阿翁那里听说,大当家这人是不错,其他的他许是也不了解。”

  马氏心里有些慌,是那种对于未来不确定的慌乱。

  袁婶子拉着她的手安抚,“咱们不着急,了解清楚了再给他们回话。”

  马氏轻轻点头,不安道:“最后,我若是不同意,会不会对咱们有影响?”

  袁婶子:“那不能吧。看他做的这些事,大当家应该是个君子。”

  从这两次见到的大当家来看,他确实是个有进退的人。

  马氏心慢慢平复下来。

  袁婶子见程乾跟香穗在屋里看书,就随口问了一句:“穗儿也识字?”

  马氏笑着点头,“小时候跟着她大哥学了一些,会写自己的名字,能认识几个。”

  女娃能识字的极少,香穗能识字,那也是件让马氏骄傲的事儿。

  “阿乾识字,我让穗儿跟他再学几个,闺女家能多识几个字也是好的。”

  那确实,若是女子识字,去大户人家做女使能拿到的月钱都比别人多。

  袁婶子突然之间就想到了石头,于是问马氏:“石头是不是过了这个节就七岁了,有没有想过让他去识字?”

  马氏脸上刚露出的笑容又挂不住了,读书费钱,她一个人可是供不了石头读书。

  香穗之前说过要好好挣钱以后也让石头去读书,可她怎么能用闺女的钱送儿子去读书。

  马氏不知道该说什么,就沉默着没有说话。

  说曹操,曹操到。

  石头从外面跑了回来,看到马上跟袁婶子坐在院里,高声叫了声:“阿娘,袁婶子。”

  石头后面跟着舟儿。

  两人跑去堂屋,不一会儿,夏娘子就跟了过来。

  她跟马氏和袁婶子打了声招呼,就笑着说:“在家玩的好好的,石头说要回来,臭小子也非要跟着过来,一会儿都分不开。”

  袁婶子哈哈笑。

  夏娘子自己拿了个椅子坐到了她二人跟前。

  袁婶子打趣夏娘子,“你怎么不在家陪着夏百户,他好不容易回来一趟。”

  夏娘子嘴巴一撇,说:“昨儿跟着三叔一起回寨子里去了。”

  机会来了。

  袁婶子脑子一转,就开始套话,“你们原来就是这村里的吗?怎么不见你婆家的人?”

  夏娘子笑着说:“潮哥他是大夏庄的,离这里有十多里路呢……”

  以此开头,夏娘子就将他们夏家的情况毫无保留地都说了出来。

  夏家因着他三叔跟官府作对,家中如今已没有别的人了,如此等等……

  “大当家的真是个人物,就是可怜了你婆家的翁婆,姑舅。”袁婶子感叹一声,又问:“当年大当家在外面跑江湖的时候也没有成个亲?”

  “我嫁过来的时候,他就是一个人,没听潮哥说三叔成过亲。”

  夏娘子知无不言,将她知道的都说了出来。

  “三叔平常都住在寨子里,也就只有岁节的时候回来一趟,基本上当日就回去。”

  夏娘子说完这些,心想这样说,会不会给人一种,她三叔不顾家的印象。

  接着又补了一句:“三叔喜欢舟儿,上元节都会回来给舟儿送灯笼。”

  袁婶子很满意,有些话都没有问呢,夏娘子自己都说了出来。

  夏娘子呢,她自从偷听到余师爷跟大当家的谈话后,对马氏是无比满意。

  她想多说些给马氏听。

  第89章 往山上送豆芽

  夏娘子一口气将夏家的情况说了个透彻,袁婶子听完比较满意。

  大当家没有成过亲,又是个忠义良善的,最重要一点,他好像挺喜欢孩子。

  这样就挺好。

  马氏不吭声,默默听着。

  日头渐渐西斜,夏娘子又抓了舟儿回去吃间食。

  袁婶子知道马氏会考虑,也没有追问她。她在这里坐得挺久了,回家意思意思给那爷俩烧点儿水。

  家里孩子都在家,马氏也学着夏娘子,中午的时候会给孩子们做点儿间食。

  岁节前,她用萝卜炸了些丸子,这会儿,她拿了些丸子出来,又切了了点儿白菜叶子,用小风炉做了一小锅萝卜丸子汤。

  喝汤的时候,大家一起说起了香穗识字的事儿。

  程乾说:“明儿,我就要回山上了,你以后看书遇到不认识的,先放着,等我回来再教你。”

  马氏一脸惊讶,明儿也才初三,这么早就回寨子上?

  程乾看出了马氏的惊讶,解释说:“有些人初二就回去了,我跟严雄还是回去晚的那一批呢。”

  今儿也听夏娘子说,夏百户跟着大当家昨儿晚上就走了。

  她相信程乾跟严雄是回去晚的。

  既然明儿就走了,那给他做的鞋子还得赶紧做完。

  她还想着家中还有什么好吃的,都拿出来做给他吃。

  家里还有些猪杂没有舍得一次性吃完,她估摸着用小锅煎着还能吃一次。

  第二日,一大早,马氏就将猪肠切了放到锅里煎,她想着上次严雄还挺爱吃的,就让石头去将严雄叫了过来一起吃。

  这次严雄过来,碗里端了大半碗袁婶子做的红烧肉,不管袁婶子厨艺如何,肉总是香的。

  马氏煎猪杂的时候,也往锅里给他们放了一小半。

  香得他们吃得肚儿溜圆。

  吃饱之后,一排四个小板凳整齐地放在门口,四个人坐在小板凳上消食。

  马氏见了,可笑的不行。

  她也不介意一些不知道什么时候传下来的土规矩,当天就拿出针线笸箩给程乾缝鞋子。

  一冬天,程乾穿得都是单鞋,他们日日操练,穿单鞋也不冻脚。

  紧赶慢赶,在程乾走之前,给他将鞋子做好,包在包袱里让他带上了山。

  严老翁想着他这次上山,余师爷指定会问他结果,因而叫来袁婶子问了一嘴,马氏是怎么想的?

  袁婶子自然实话实说,要考虑一下。

  严老翁明了,半下晌的时候,带着严雄跟程乾回了寨子。

  人都走了,村里人过节的吃食也该吃得差不多了,香穗就开始泡豆子生豆芽。

  这日,香穗出去卖豆芽去了,马氏抱着针线笸箩在做针线活。

  从门外来了个小郎,敲门问:“婶子,你家是不是卖豆芽的?”

  马氏放下针线笸箩迎了出来,“小郎君,我家是卖豆芽的,你是要买豆芽?”

  那小郎说:“是买豆芽,不是今儿要,明日,明日你们送三十斤豆芽上水泽山,找灶房老杨。”

  “哦,好好好。”一下卖出去三十斤,马氏自然高兴,忙点头应下。

  那小郎从怀里摸出一把铜板,“这是二十文定钱,剩下的豆芽送到了,灶房的老杨会给结。”

  “好好好,都好。”马氏满口应下。

  那小哥骑着门口的一头小毛驴走了。

  马氏目送他离开,笑着回了家。

  “阿娘,水泽山上要豆芽?水泽山那不就是清风寨,我老早就想将豆芽卖去清风寨了。”

  香穗很欢喜,想着她没有骡马,就跑去找袁婶子借骡车。

  “婶子,明儿我借你家骡车用一下。”

  借人家的骡车总要说清楚缘由,香穗就将明儿要去清风寨送豆芽的事儿说了。

  袁婶子很为香穗高兴,又忍不住有些多想,不会是大当家让送的吧?

  管他呢,能挣钱就行。

  翌日,一大早香穗跟马氏就提着豆芽去溪水边洗,洗好了,就用一个大大的木盘子装好放到太平车上。

  严家的太平车太大,送这一点儿豆芽完全不值当。

  袁婶子帮香穗赶着骡车,香穗坐在后面,想得是,若是清风寨以后让她长期送豆芽,她就去镇子上买头驴子回来。

  买一头驴子,再买一辆小的太平车,这样她日日往山上送货方便,也可以多生些豆芽,架着驴车去其他村里卖。

  香穗有了这个计划,就仔细看着袁婶子赶骡车,好像也没有什么难的。

  要它走快点儿,就在屁股上抽一鞭子,要想慢下来就拉住缰绳,喊一声:“吁~”

  这好像很好学。

  从门口往东一直都大概有三四里,然后有一条往北的路,沿着这条路再走三四里,就到了山脚下。

  山上有一条蜿蜒往山上走的小路,勉强走得下骡车,若是车子再大一些就走不了了。

  他们刚走上这条路没有多久,前面就遇到了一棵挡住道路的大树。

  “这怎么还挡住了?难道要我们背着豆芽上去?”香穗眉头轻蹙,有些着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yanqing/04_b/bjXRm.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