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不及让香穗跟夏娘子喘口气,马氏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
“三婶,情况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重,别担心。”夏娘子说着往屋里看,她没有在堂屋里看到舟儿跟石头的影子。
她刚开口要问,马氏说:“舟儿跟石头都睡下了。晚上吃过饭,给他们烧水洗了澡,两个人躺东厢房睡着了。”
马氏知道自己有些心急,这时她才关心地问:“你们两个吃过饭了吗?”
“吃过了三婶。”
夏娘子很累,既然舟儿已经睡下了,她准备也回去睡觉。
“三婶,有啥话,明儿再说,今儿有些累,既然舟儿跟石头睡下了,那就让他在这里睡吧。”
夏娘子累的一点儿都不想抱舟儿,说完就要走。
马氏能看到夏娘子脸上的疲惫之色,也没有留她,走出来便将她送出了大门。
香穗坐在长条凳上,等着她娘。
她知道她娘关心什么,不说她怕她娘晚上睡不好。
“穗儿,你也累了吧?锅里有温水,娘帮你打出来,你简单擦一擦再睡。”
马氏见香穗坐在长条凳上,走到四方桌前帮她倒了一碗凉开水,就出去帮她舀水去了。
香穗回自己房间简单地擦洗了一下,出来倒水的时候,看到她娘果然还坐在堂屋里。
香穗倒了水,就进了堂屋。
马氏猛然抬头,“你怎么不去睡?”
香穗走到马氏旁边坐了下来,“阿娘,我今儿见到了乾哥,他跟雄哥都没事。”
她盯着她娘笑着说:“乾哥说,大当家也没事。”
原本满脸担忧的马氏,柔柔地笑了,“都没事就好。”
“寨子上说是有很多受伤的人,可是受伤的大部分不是寨子上的人,他们大都穿着朱红色的衣裳,我猜应该是敌军。敌军过来干仗,他们还救治敌军的伤员,清风寨并不是土匪窝。”
香穗靠着她娘,轻声地说。
“被逼无奈罢了,好好的人谁愿意做土匪。”马氏拍了拍香穗的胳膊,“累了一天了,你也赶紧回去睡觉吧。”
香穗累得眼睛快睁不开了,她躺到冰冰凉的凉席上,没几息就沉睡了过去。
堂屋里,马氏知道程乾跟大当家的都没有事儿,也就放心了,她也吹了灯睡下了。
昨儿一天没有去卖豆芽,豆芽长得特别长。
香穗想着寨子上一下子多了那么些人,就打算将豆芽都送到寨子上去。
早起,马氏就帮着香穗淘洗豆芽,淘好的豆芽放到驴车上。
香穗像往常一样送到了还不到半山腰的地方。
她按着平常一样,将豆芽放到了那里,对着空气说:“跟黄二牛说,多出来的豆芽不要钱。”
有人应了声,香穗才赶着驴车回去。
连着好几日,他们从山上回来,再也没有人找他们上山,也不知道山上怎么样了。
香穗生得豆芽少,除了往山上送,就在李家庄卖一点儿。
一场大雨过后,村里的人又回到地里忙碌。这个时候可以种高粱、豆子之类的庄稼了。
夏收之后,很长时间官府都没有人过来收税,大家正高兴着呢,在一个平平无奇的夜晚,清风寨攻打了临阳县城。
等村里人得到消息的时候,寨子上的一大半人都已经占了县城。
夏娘子有些兴奋,她跑到香穗家来,嘴角的笑意压都压不住,“三婶,三叔他们占了县城啊。”
香穗家的院子里只有一棵小榆树,还种在院子的西南边,那树下面圈成了牲畜圈。
夏天,他们不能像冬天一样坐在院子里晒太阳,一堆人都坐在小小的堂屋里。
袁婶子坐在一旁摇着蒲扇,虽然没有说什么,眼睛里也满是笑意。
清风寨占了县城,马氏并没有他们那么开心,她担心啊,你占了这个小小的县城,总得守着吧。
以后需得时刻提防着朝廷军打过来呀。
夏娘子见马氏没有太高兴,她也就不说什么了,低着头绣一方小帕子。
这段时间她常常过来串门子,香穗没有出去别村卖豆芽,马氏寻着这个机会在教香穗绣花。
以前,夏娘子没有机会学,也没有人教她,她就趁着这个机会跟着香穗一起学绣花。
夏娘子不吭声了,袁婶子开了口,“姐姐,你不用担心,大当家他们既然占了临阳,那以后这临阳就由他们治理了。他们若是治得好也可以趁机增加些青壮,守住县城,练兵屯粮,等有了实力,将周边的县城都拿下也不在话下。”
香穗紧紧地捏着手中那根细小的绣花针,微微抬起头来,目光投向了对面正坐着的袁婶子。
只见袁婶子一边轻轻摇动着手中的蒲扇,一边口若悬河地说着那些听起来惊世骇俗、大逆不道的话语。
然而,令人感到诧异的是,满屋子的人竟没有一个人觉得这些话有丝毫不妥之处。
马氏也停下手中的针线,她想起大当家好像说过,若是他占了临阳城,定然让这县城治下所有的百姓都能填饱肚子。
想到这里,马氏暗自思忖起来,若是大当家真能做到当初所言,那么对于临阳县治下的百姓来说,无疑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可是,与朝廷作对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啊,马氏隐隐担忧。
马氏他们觉得挺难的事情,大当家他们非常轻松地就做到了。
朝廷派过来剿匪的人马反被土匪剿了,临阳知县得到消息之后就畏畏缩缩不敢有所动作。
而,清风寨这边不过稍稍放出一点要攻打县城的风声,那位知县大人完全没有了抵抗的念头,匆忙间收拾了全部家当,趁着夜色逃跑了。
自风声放出去后,就在路上埋伏的清风寨众人,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终于等到了逃跑的知县大人。
他们没费一兵一卒,就将临阳知县还有他那一车又一车的金银财宝,细软行李,连带着几个家眷都请到了清风寨。
趁着临阳县群龙无首,夏敞率领清风寨一半人马趁机而入,不费吹灰之力便占领了这座县城。
第107章 轻徭薄税
没有伤亡,没有纷乱,临阳县的百姓一觉醒来,他们的天变了。
大当家背着手站在县衙的院子里,六房的主事都被找来了,余师爷安排他们去了议事厅坐着。
余师爷过来请示夏敞,夏敞手一背,“师爷自去忙自己的,晾一晾他们。”
县衙六房的主事,在这一亩三分地的县城里管着各方事宜,没他们还真不行。
夏敞决定留用,但是调教好了再用。
主事都请了过来,立房的文书典籍也是极其重要的,夏敞叫来夏潮,“你派人跟着师爷,去各房看着他们别做什么小动作,各房的文书都给老子看紧了。”
夏潮拱手应是,点了几个小兵跟着师爷去了。
各城门换人守卫,程乾跟严雄就守在南城门口。
他们原本都是穿自己的衣裳,后面所有参加攻城的人都换上了朝廷军队朱红战服。
不过短短一天时间清风寨就悄无声息地全面掌控临阳县城。
安定下来后,夏敞首先要做的就是轻徭薄赋,他们在县衙门里商议一番之后,第二日将户房的主事给拎了出来。
被关在房间里整整一日,不给吃喝,他也提心吊胆了一日,很怕一出来就掉了脑袋。
六房的主事在屋里关着的时候,心里不住骂娘,骂得最多的还是逃跑的知县。
他太不地道,他们往常可是唯他马首是瞻,可他逃跑也没有给他们透个风声。
户房主事战战兢兢跟着一小兵进了大堂,他不敢胡乱看,也知道这县衙里的守卫已经全换了。
为表忠心,一进大堂他就跪了下去,“户房主事张青见过将军。”
“张青啊,临阳变天了,如今这临阳城归我夏敞管了。”夏敞盯着地下跪着的张青,告诉他以后谁是这临阳的主人。
“将军英明,小人愿为大人效力,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张青匍匐着头都没敢抬起来。
“赴汤蹈火倒是不用,我查看了文书,今岁夏收的赋税还没有收上来,你跟余师爷商议一下,将夏税先收上来吧。”
张青一看,这人还是要用他的,砰砰磕了几个响头,又表了一番忠心,才跟着余师爷走了。
他在余师爷跟前伏低做小,小心翼翼地问:“师爷,这次夏税该怎么收?”
余师爷朗声回他,“咱们将军心系百姓,自是按最轻的收。”说完背着手走去了前面。
又走了一段,余师爷好奇,“今岁的夏税为何迟迟没有收上来。”
张青刚表了忠心,也不敢隐瞒。
“陈大人想着朝廷派了人来剿匪,他想等着剿匪成功再将之前的盈亏连本带利的收上来。”
余师爷轻哼一声,道了句:“真乃祸害。”
张青跟着连连道是。
余师爷收了声,一路上几人安静地往户房走,张青才后知后觉发现自己刚才说错了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