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淑菊摇头:“没有我,程家也不会娶一个保姆的女儿,程家帮你够多了,你却害程家的子孙,我不需要你忏悔,但你的子孙后代,有个直系亲属是罪犯,他们要替你的罪过付出代价。”
乔芍药呆愣住了,是的,她如果被定罪,她的子女儿孙们怎么办?
她突然求饶起来:“淑菊,害你的人是我,你不要对我的儿女做什么,求你了。”
谢淑菊说:“我没你那么下作,但是哪怕我什么都不做,你想想你的所作所为,做了那么多造孽的媒,人家难道不恨吗?你被抓进去,他们想要泄愤,也只能对你的子女下手了。”
乔芍药害怕了,扑过来求着谢淑菊:“姐,我错了,看在我们这么多年的情分上,你帮着照顾他们,他们也是你的子侄呀,我做的事情,他们都不知道,他们是无辜的!”
谢淑菊说:“谁不无辜呢?你对我有恨,我的儿子女儿被你害成这样,他们就不无辜吗?他们能受罪,你的子女为什么不能受罪?我说过了,我不会对你的子孙做什么,但别人要做什么,那我管不着。”
……
谢淑菊终于搞清楚所有的恩怨,也把乔芍药这个隐患消除了。
走出派出所,外头下起了十一月初的第一场小雪。
谢淑菊仰头,让这些轻薄的雪片落在脸上,闭上了眼睛。
谢淑菊身边只有姜小慈在,她说的话,也是给姜小慈听的,她说:“我嫁到京市来的那天,也下起了小雪,婚衣都打湿了。”
姜小慈抱着她的胳膊,安慰说:“谢奶奶,咱们解决了问题,应该高兴才对,不许哭哦。”
谢淑菊睁开眼睛,擦掉眼角湿润,笑道:“奶奶这是高兴的眼泪,对了,婚介所乔芍药这个空缺,要不你来接呢?”
姜小慈突然灵机一动,喜道:“奶奶,我想好怎么和家里人,说买门面的理由了,你等我哦。”
谢淑菊啼笑皆非,这孩子有什么决定也不说,猜也猜不着。
姜小慈打了个电话,这次打到市局,妈妈裁缝铺没有电话,但和爸爸说一样的,爸爸知道,妈妈就知道了。
她兴奋的很:“爸,我这趟来京市学到了好多东西,也有一些奇遇,我想买下谢奶奶家一处空置的房子,开一间个人婚介所,你下班和妈妈说一声,她肯定能同意,哦对了,你们别担心买房子的钱,我
已经说服韩大哥,他出钱来入股。”
第32章
一行人浩浩荡荡回大河村过年……
姜小慈和家里人打电话,说了买门面开婚介所的事,谢奶奶立刻着手找工人,给她翻修房子。
姜小慈忙道:“谢奶奶,我家里人还要商量呢,不能百分百确定同意买,还是等过了户,我们自己来修缮。”
就算买不成,也可以租给她,只要姜小慈开了婚介所,她就能留在京市,单这一条,谢淑菊就高兴。
她笑道:“小慈,这个修缮主要是除旧上新,花不了多少钱,你在京市不熟悉,工人什么的联系不上,就当奶奶送给你的开业礼物了。”
姜小慈担忧:“那万一我家人不同意,您就白忙活了。”
谢淑菊安慰她不要担心:“房子总要翻翻新的,你看这左右隔壁几间,都是奶奶家的,正好一起翻新。”
听说要翻新,一旁的程连进欲言又止,谢淑菊看出来了:“你还是藏着掖着的性格,想说什么就说。”
程连进鼓起勇气:“妈,你介绍的几个工作,我都不是很喜欢,您知道,我从小爱和花草打交道,我想开个花店。”
谢淑菊:……她想开了,儿子女儿都是知遇而安的性格,好在孙子有进取心,经历那么多才雨过天晴,儿子四十多了,能做上他喜欢的事情,也是种幸福。
想通之后,她愉快的同意:“好,那装修布置,妈送给你,再送你三个月房租,但后面的房租,你可要交。” :
程连进笑的好开心:“妈,你真的变了好多,谢谢你的理解。”
一旁的程姑姑忙说:“妈,那我也提一个,杜顺民在照相馆当学徒,大师傅是我同学,肯教,他说等学出来开个照相馆,人生地不熟,不如开在一起有个照应。”
杜顺民是时乐蓉前夫,两人离了婚,但既然杜顺民带孩子留下了,那避免不了会见面。
程家人真的很豁达,为了不让孩子将来怨恨亲妈,能做的都做了。
谢淑菊叹气,女儿这二婚够操心的,但有现在的结果,已经很不错了。
她问姜小慈:“小慈,你说杜顺民来这边开照相馆,合适吗?”
姜小慈看着四通八达的路网,点头:“合适的呀,我开婚介所,介绍成功就能到隔壁照相,然后再去花店买花,多合适,我越想越觉得不错。”
谢淑菊心想真是心思纯善的孩子,好在杜顺民人不错,那孩子和女儿肚子里的,可是连着亲的表兄妹,还是结个善缘的好。
她决定了:“行,幸好你们先提出来,那就一间照相馆,一间婚介所、一间花店的装修,外观统一,等翻新好了,也是道风景。
……
与此同时,姜卫海挂了电话后,一点没耽搁,往胜利派出所打了个电话,通知儿子:“你请个假,去你奶奶家那里,务必把韩景源带上。”
姜云重一头雾水:“爸,你说清楚啊,不然我这心里七上八下的。”
“电话里说不清,见面谈。”姜卫海强调:“一定要带上韩景源。”
姜云重更慌了,放下电话后,把手里的水杯重重放到韩景源桌上:“你背着我干了啥事?”
韩景源:“……发什么疯,我能做什么?”
“没做什么,我爸喊我去爷奶家,为什么强调带你一起去?”
韩景源:……可能是买门面房的事?
……
姜卫海交代好儿子,随后去裁缝铺找顾闻英,把姜小慈打电话回来的事说了一下。
他满心舍不得:“小慈出去学习一趟,突然就说留在首都,还要开个人婚介所。”
顾闻英只是一瞬间就接受了,还很为姜小慈开心。
孩子总要长大离家,顾闻英不会用自己的想法,去禁锢一个自由的思想,何况小慈是个心里有主意的姑娘,婚介是她擅长的,没理由反对。
她欣慰:“小慈终于有想做的事情,我们要为她开心才对,她姑姑姑父就在京市,互相有照应,房子还是谢阿姨家的,买卖什么的不会出纠纷,你看,多好的事情。”
姜卫海再不舍,也得尊重妻子和女儿的决定,两人一起回家里,把姜小慈的决定告诉父母。
何素文实在舍不得,抱怨老姐妹把她乖巧的孙女抢走不还,气得抹眼泪。
“一想到一年见不上几次,我这心里就难受。”
姜培中安慰:“小慈没来之前,咱们家哪有现在热闹和睦的日子?她有更好的发展,总不能因为我们怕寂寞,就不让她走了。”
何素文想到之前听到的话,说小慈去京市会有她自己的奇遇,也明白不能阻碍她。
大家意见一致,都支持姜小慈留在京市开婚介所,那么只剩下一个问题了。
姜云重疑心,质问韩景源:“我妹妹开婚介所,要买谢奶奶家的房子,为什么会说你出钱?韩景源,你给我个解释。”
何素文也奇怪呢:“小慈以前什么事儿都和我商量,怎么会要你出钱,韩景源,你是我们看着长大的,可不能说谎。”
姜卫海大手搭在韩景源肩膀上,用力拍拍:“是啊,景源,你读警校是叔叔推荐的,可不能对我们说谎。”
韩景源彷徨无措:“……之前闲聊过,说起我奶奶给我留了一笔遗产,不知道做什么,她就说将来她做生意,叫我投资,可能是这个原因吧。”
理由太牵强了,姜云重将信将疑,姜卫海却是不信的。
顾闻英突然说:“你们想不明白,我想得明白,小慈是为了咱们这个家考虑,才让景源出钱入股,你们想,买房那么大一笔钱,我这大半年开裁缝铺,挣得并不够。”
她还没说完,姜卫海迫不及待:“我这还有一些存款。”
何素文更是恨不得所有的都给姜小慈:“我们老两口,一辈子多少攒了一点,哪里需要外人出钱。”
作为外人的韩景源,沉默的像个透明人。
顾闻英笑道:“爸、妈,我知道你们的好心,小慈也知道,但外人不会这么想呀,我和卫海结婚才一年,一下子拿空家里的积蓄,去给小慈买房子,外人会说,我这个后妈好有心机,给自己女儿捞钱,小慈是想到了这一层,才和景源谈入股,景源也傻,那么大一笔钱,你怎么能私下答应小慈,回头你爷爷家那边、你妈妈那边怎么交代?”
韩景源内心悄悄松了口气,觉得这理由合情合理,如果不知道内情,连他都信了。
他忙道:“那钱是我奶奶的陪嫁,爷爷家管不着,我妈更不会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