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戴素英还是满面愁容,叶紫岑拉着妈妈的手晃了晃,撒娇道:“妈,我饿了。”
女儿这几天发烧,除了药,几乎没吃什么东西,这好不容易有了食欲,戴素英自然是将这些担忧暂时放下,立即起身要去做饭:“你想吃什么?妈给你做。”
“素英——素英——素英你在家么?”叶紫岑还未回答,就听见门外有人喊着,声音渐渐靠近。
这里是一九八八年的乡下,乡下的院门白日里都是不锁的,邻里间喊一嗓子就进了院子是常有的事儿。
“我在——”回音未落,就见一位面容秀美的中年妇女走了进来。
她化着精致的妆容,上身穿着红蓝相间的格子衬衫,下身着一条蓝色牛仔裤,手中端着好大一口砂锅,笑眯眯道:“我今天做了个荠菜粥,很是新鲜,想着紫岑病了多日,这粥清清爽爽的,又好消化,正合适。”
民间有春食荠菜赛灵丹的说法。
先将荠菜焯水后捞出,再另起一锅,倒入洗净后的粳米,加水煮沸。米汤煮开后过五分钟,加入切得细碎的荠菜,继续熬煮,并不时搅拌。撒些盐,便可出锅。
江春艳厨艺不错,刚端进来,荠菜的清香混着浓郁的米香便扑鼻而来。
戴素英忙迎上前,接过还是温热的砂锅,将其放在桌上:“多谢你了,紫岑正说着饿呢,你就送来了。”
叶紫岑也下床走到桌前,嘴甜地道谢:“谢谢春艳阿姨。”
江春艳摸了摸她的头顶:“不用谢,你看你瘦的,多喝些啊。”又转头看了看戴素英,叹了口气:“你们母女俩,这半年都快瘦成竹竿子了。”
自办完丧事,素英母女二人便是魂不守舍,小病不断。若不是隔壁的春艳阿姨隔三差五地来送饭,只怕她们这娘俩的身子骨比现在还要瘦弱。
叶紫岑这么想着,更加感谢起这位人美心善的邻居:“阿姨放心,吃了你这锅荠菜粥,我们母女俩肯定白白胖胖起来。”
“就你嘴甜。”江春艳捏了捏叶紫岑的脸颊:“行了,你们快趁热吃,我先回了,这砂锅等晚上我再来拿。”
“等等,我今早刚从地里摘了些西瓜,你拿个回去吃。”戴素英急忙赶上快要出了房门的江春艳。
在两人拉扯的空档,叶紫岑揭开了砂锅锅盖,绿油油的荠菜衬着莹白如玉的米粒甚是可爱。
多日未好好进食的肚子,很给面子地咕噜噜响了起来。
她迫不及待地去厨房拿了碗和勺子,给妈妈和自己一人盛了一碗。
又在厨房拿了两根黄瓜,洗净去皮,再将头尾切掉,用刀面拍碎,切成适中的大小,放入碗中,加入香油封层。
这香油的作用一是隔绝空气,减少水分的散失,二是增加风味。
叶紫岑手脚麻利地剁了些蒜末,加入盐、鸡精、米醋,在碗中将这些佐料与黄瓜翻拌均匀,一道爽脆清口的凉拌黄瓜便完成了。
穷人家的女儿早当家,戴素英对叶紫岑会做饭并不诧异。
戴素英夹了一块黄瓜,放入口中,“咔嚓”一声,汁水带着清香溢满口腔。
“真不错。”戴素英称赞道。“手艺精进了许多。”
叶紫岑笑眯了眼。
母女二人吃完午饭,收拾停当,叶紫岑便坐在院中的摇椅上转起脑袋瓜子来。
如今家里穷,靠种地只能保证个温饱,要想改善生活,似乎也只有一条路:重操厨师旧业。
可她没有太多启动资金,想要正正经经开个饭店肯定是不可能的,倒是可以试试摆摊。至于卖什么……
第2章 槐花饼走出创业第一步
有了!
灵光一闪,叶紫岑在院子里找到了一根长长的竹杆,将镰刀用麻绳紧紧绑在竹竿顶部。
她举着这根长长的竹竿,挎着个竹篮子,一路小跑到了自家地头前的槐树旁。
一伸一拉,枝头的一串槐花就落了下来。不一会儿,叶紫岑就捡了满满一篮子。
回家后,叶紫岑马不停蹄地将槐花清洗干净,加入适量的鸡蛋和盐,搅拌均匀后,再分次加入面粉,直到手抓一把槐花,可以握出略微松散的一团便停了手。
她将槐花面糊团成一个个饱满好看的球,放入加好油的锅中。
当然这锅得预先烧热,可油要是凉油,这样既能保证锅子不沾,又能保持食材的营养和口感。
叶紫岑将锅中圆圆的槐花球按压成半个巴掌大小的饼,用中小火,慢慢煎到两面金黄。
只是这锅子不大,一锅也就能出六个,待第二锅做好时,第一锅的槐花饼正好到了适宜入口的温度。
戴素英闻着香味走进厨房:“这好香啊。”
叶紫岑赶紧拿了双筷子,夹起一块饼,递到母亲嘴边:“妈,你快趁热尝尝,味道怎么样?”
戴素英咬了一口,外皮酥脆,内里软烂,槐花香溢满口腔。还未咽下,她便点了点头,口齿不清地直说好吃。
叶紫岑又准备了些蒜瓣儿,将其捣碎,加入凉白开和一点点盐,做了个简单的蘸水。
“你再蘸着这个尝尝。”叶紫岑道。
这蘸水虽做法普通,但配着槐花饼来吃,倒是很好地中和了油腻。喜爱蒜香的,又可多来几块槐花饼子了。
“我更喜欢蘸这蘸水吃。”戴素英正是蒜香这一派的。
“我准备去摆个早点摊子,就先拿着这槐花饼子试试水,怎么样?”叶紫岑将自己的想法与母亲一合计。
炉子就拿家里烧煤球的小火炉,锅虽小了点,但为了省成本,也可以凑活用。
至于这蘸水不方便一人一碗,到时候要是有想要蘸水的,就拿个刷子一刷,倒也是能借上味道。
至于地点嘛,就选在城里小学旁边的一个十字路口,那里人流量大,不论是早上赶着上课的学生,还是去上班的打工人都会路过。
包装就拿油纸袋,这样客人买了就能拿着吃,也不怕脏了手,等会儿她就去村里小卖部采买些。
槐花作为时令食品,虽在乡下只是寻常,但对于想要尝鲜的城里人而言,却是不错的。
商量停当,叶紫岑又去地头采了几篮子槐花,以备明日出摊使用。如此忙碌下来,已到了晚饭时分。
叶紫岑端着满满一盘子刚出锅的槐花饼,连带着一碗蘸水,端去了邻居春艳阿姨家。
“妈——我饿了。”隔着道大门,苏艾莲的声音却很是响亮。
“我在外面起早贪黑的挣钱,让你做个饭你看你磨磨唧唧的,这点事儿都干不好,我养着你干嘛。看看,都给女儿饿着了。”苏伟粗声粗气的埋怨里带着嫌弃。
“我也没闲着呀,再说你今天在沙发上躺了一天了……”江春艳争辩道。
苏伟立刻接话:“怎么了,男主外女主内,我工作了一周了,到家还得伺候你们娘俩是吧。”
江春艳毫不相让:“我在家也做了一周家务了,你回来也要我伺候,我什么时候能休息呢。”
听着就要吵起来了,叶紫岑忙敲了敲大门。
短暂的寂静后,门开了。
叶紫岑将手中的食物递过去:“阿姨,我做了些槐花饼,你们尝尝看味道怎么样。”
“谢谢紫岑了。”江春艳接过。
“没别的了?”挺着大肚子又秃头的苏伟夹着个拖鞋晃荡过来,嫌弃地看了眼,阴阳怪气道。
江春艳安慰道:“别理他。”
她转头就是眉毛一挑、白眼一翻,发火道:“以为自己多有能耐呢。今天是不是没刷牙,你看你嘴臭的,出口全是脏话。上午那个西瓜也是紫岑家里给的,大半可都进了你的肚子里。”
叶紫岑笑笑:“等下次家里有好吃的,我再给春艳阿姨送来。叔叔火气真大,这天气也热,小心生了病气。”
论阴阳怪气,叶紫岑也甚是拿手。
吃了晚饭,太阳已然落下,微风卷着树叶,发出悦耳的沙沙声,吹走了院中的热气,也吹亮了漫天繁星。
生长在都市中的叶紫岑已好久没有见过如此多的星星了,她将椅子搬到院中,招呼着妈妈一起坐下纳凉。
戴素英笑应着,从井中捞出冰了半天的西瓜,一切两瓣儿,又拿了两把勺子,递与叶紫岑,而后坐在她旁边,一人捧着半块西瓜,挖着吃。
远处的蝉声夹杂着阵阵蛙鸣,惊得星子明明灭灭,甚是好看。
叶紫岑一边仰着头看星星,一边挖起一大勺西瓜,送入口中,甜蜜的汁水溢满口腔:夏天,是西瓜味儿的。
第二日一大早,叶紫岑便带了食材和设备,搭着同村小哥的三轮车进了城里。
这小哥名叫石头,因是在城里干苦力的,练出了一身的腱子肉,人也同他的名字一样,很是老实,上车下车都会帮把手搬东西。
叶紫岑连声道谢,石头摸了摸后脑勺,不好意思地笑笑。
叶紫岑手脚麻利,不一会儿便将小摊支了起来。她引着了炉子,一边在锅里煎着槐花饼,一边不时扬声叫卖:“槐花饼,新鲜的槐花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