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为李世民的吃货幼妹_轻舟夜游【完结+番外】(85)

  瑗儿只知他是最后一位见过少女之人,是故发觉少女凭空消失之后,第一反应便是来寻他。

  褚遂良惊问:“公主入宫后,便再未归来么?”

  瑗儿咽泪点头。

  “可去过宫中找寻?”

  瑗儿神色凄惶:“夜深宫门已下钥,奴婢冲不得宫禁,王妃也忧心如焚。”

  褚遂良抚颌,自古君王宫门森严,除却军国大事则决然不得夜闯,事后追究起来,便是皇亲贵戚亦难逃一死。

  倏忽他思及一人:“寻过太子殿下不曾?”

  李建成虽与李世民不睦,但毕竟是李小六的长兄。

  然而瑗儿摇头:“殿下带兵出征了。”

  褚遂良闻言,随即温声安抚侍女:“你先随我赴雍州官邸。”

  知晓这是最后的办法,暗暗祈祷尚有官员留下,瑗儿抹泪跟去,不多时与他至了官衙。

  果然,此时暮夜已深,灯烛俱歇,薄雪覆遮屋檐,归巢的倦鸟皆无声息。

  除了三五名当值的差役,官府空无一人。

  眼见最后一分希望也被泯灭,瑗儿放声大哭。

  “郎君,我家公主怕黑……她最害怕一个人……”忠心的侍女嚎啕泣泪,陡觉肩膀教褚遂良一拍。

  公厅大门骤然洞开,随后踏出一人,刹那止住瑗儿泣声。

  长孙无忌伫立阶上,蹙眉呵斥:“哭甚么。”

  瑗儿却像一瞬间看见救星,扑上前去:“长孙先生,我家公主不见了!”

  长孙无忌视清是她,疾步下阶,旋问来龙去脉,瑗儿攥手强迫自己冷静,完完整整为他转述:“陛下急病,将公主召入宫中,可寻常此刻早该回来了,奴婢担心公主遇到不测,求先生将公主带回家,奴婢感激先生大恩!”

  语未竟,远处倏响马蹄,直奔府衙而来,须臾,那人急停,跃下马鞍,匆促道:“王妃已探明消息,公主是被自称万妃侍女的宫女请去抄经,自此不知所踪,可是目下夜里宫门封锁,陛下病重不醒,王妃亦无计可施。”

  瑗儿冷汗直出,张口呜咽:“长孙先生,快救救公主……若是纯粹抄经,怎会至今不归!外人皆不知公主有饥厥之症,饿久了会晕过去,倘无人管,奴婢恐怕要出大事!”

  “我即刻启程。”

  话音未落,长孙无忌披上外袍,大跨步向外行去。

  “辅机欲夜叩宫门?”褚遂良视他唤掌事备马,惊诧上前。

  “事到如今,别无他法。”他言简意赅。

  褚遂良明白,眼前男子此一去,却是甘冒性命之险。

  “那褚某与辅机一道去。”褚遂良分毫未有犹豫,转首示意仆役。

  “不必了。”

  长孙无忌抬手止他动作,斗篷随风飘曳,他扬鞭纵马,疾驰于暮色之中。

  天外月影明胧,北风啸卷,初冬露水深重,沿道旁枝梢簌簌淌落,沾湿了夜行者的衣袍。

  第63章 第六十三话“辅机老师吃我的剩饭?”……

  “如何了,寻到阿盈了么?”

  但见宫女内侍无一例外默然摇头,万氏两行清泪忽地淌坠。

  “这平白无故的,怎会在宫城里消失了呢!”万氏坐立难安,慌匆道,“快,多唤几个人去寻,愣着作甚!”

  一行人领命,拔足猛奔,这时殿外忽然跑来一内监,喘吁吁跨入屋中。

  “娘子,娘子——”内监满头大汗,“长孙县公请娘子往太极宫一叙。”

  万氏大惊失色:“他如何入得这宫禁?”

  内侍摇首称不知。

  事不宜迟,她不便细问,旋即起身出屋,于夜色中焦急而去。

  所居寝殿距离李渊太极宫不远,她不用乘辇,加快步伐,约过半刻,万氏于巍峨殿宇的踏跺前眺见了人群中的男子。

  他越过人潮迈步踱来,深作一揖,万氏站定,当先低声问他:“长孙先生可知夜叩宫门是何后果?”

  诚然为李小六安危挂心,她亦不希望男子涉险。

  遑论一旦治罪,台官纷然弹劾,整座天策府,雍州牧公衙,乃至陕东道大行台皆难辞其咎。但万氏清楚,连她一深闺妇人也洞察的利害关系,眼前这位男子不会未有知悉。

  长孙无忌却从容行礼。

  “军情紧急,刻不容缓,臣不得不冒死叩开宫禁,望陛下与贵妃恕臣之罪。”

  万氏视着他,倏尔长释一息。

  “是何军情?”她问。

  “臣接密奏,探知北方突厥十八部颉利可汗登位,亲率草原二十万兵马攻破代州,进击渭州,此刻于长安不到七百里,望万妃转告陛下,速调精兵早作迎战。”

  “陛下有疾,一应大事由太子代行。”万氏道。

  “殿下已出长安。”

  “秦王何在?”

  “大王正于赶赴途中。”

  “速速以状纸发往各宰辅与兵部,召相公们连夜政事堂商议。”

  长孙无忌应诺,却并未动身,一双瞳目注视她。

  万氏会其意,料定他早已告知妥当,瞥眼四下,道:“先生请随我来偏殿。”

  待至殿中,侍女将窗扉门扇紧掩,燃起两根灯烛,万氏立刻覆上愁容,切急道:“我已派人寻过皇城御园上下,可阿盈仍不见影踪,先生可有消息?”

  长孙无忌问:“万妃确信已将全禁城里里外外搜寻过了么?”

  万氏摇头:“我已加派人手去寻,奈何这成百上千楼台殿阁,明日之内如何能一一搜遍?”

  “臣有一言,或许不必悉数搜寻。”

  万氏忙问:“先生之意是——”

  长孙无忌倾身:“请娘子速召尹德妃详询,臣以为,满宫无人有胆量敢害公主,与公主不和者,惟德妃而已。”

  她如梦初醒,联想至李小六之前与尹德妃诸多矛盾,有些是为了友人,另有些却是为了她这个母亲。

  万氏扭紧掌心绢帕,一颗泪滴落,立唤心腹侍女以李渊之名召来尹氏,随即眉梢直竖:“尹氏安敢如此恣意!待陛下苏醒,我必如实回报,今次陛下断然不会轻饶了她。”

  长孙无忌道:“是故臣斗胆揣测,此事恐少不了齐王之力。”

  “齐王?”万氏讶愕。

  望她困惑,长孙无忌为万氏冷静作析:“若无齐王推波助澜,德妃不敢伤损公主。臣断言,齐王事先有所允诺,届时德妃定将一切推往齐王,且陛下怜惜爱子,德妃料得自己足以全身而退,方狠手对公主不利。”

  稍顷,尹氏赶至,未料迎头万氏沉面步来,脸色肃峻,劈脸将她怒斥:“我女儿何在?”

  为母则刚,平日人淡如水,温婉似菊的女子,今朝为了女儿,一声厉喝将尹氏唬得骇然一震。

  尹氏骤打寒噤,片刻后勉力镇定,抬眼视她:“贵妃在说甚么?公主的去向妾怎知晓?”

  万氏怒不可遏:“公主若出事,你尹家满门坐罪,一个也逃不脱,你敢担得起么?”

  “贵妃莫诬告妾,妾此来是为觐见陛下。”尹氏犹然冷硬,“贵妃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来人!”万氏气得发抖,环顾内侍。

  她张口怒瞋尹氏:“待下了刑部,堂官面前你便也这般供述!”

  闻听她以刑狱威胁,尹氏一刹慌神,立时争辩:“与妾有何干系?皆是齐王一人谋划,贵妃何不拿这话去恐吓齐王?”

  果如长孙无忌预料,万氏依照他事先嘱咐,放缓了声嗓,步步诱引:“你说甚么?怎会与你无干?”

  尹氏气势稍弱,避开她紧盯的视线:“贵妃明鉴,妾偶然听得齐王密谋,因恐惧齐王威慑,不敢报知而已。”

  “齐王为何加害亲妹?”

  “贵妃误会了,齐王并未加害。”尹氏辩驳,“不过是请公主抄经,将她饿个一天一夜而已,齐王亦仅仅不忿于兄妹之间嫌隙,又非甚么大事,贵妃何必小题大做。”

  她语气轻描淡写,浑然不以为意。

  “饿上一天一夜?”

  万氏勃然大怒,目眶通红:“你可知我的女儿素患饥厥!她会死的!”

  “你是不知,齐王又岂能不知?”她连连逼问,“她只是个甚么也不懂的小姑娘,你们如此待她,可还有一分一毫的良心!”

  “娘子,娘子!”

  “娘子莫气坏身子!”

  侍女见她将欲冲上前,慌忙蜂拥拦阻,一番安抚后,万氏方缓和些许,捂着胸口,直指瞠目结舌的尹氏:“公主在哪儿?你如实告诉我,我赦你的罪。”

  尹氏看她欲为女儿拼命的神态,过往娴静此刻竟荡然无存,惧得魂也掉了三分,提着喉咙,支支吾吾:“……妾亦不知。”

  蓦地,手指伸向一旁同样心惊肉跳的宫女:“她知。”

  “速带我去。”万氏大喝。

  宫女战战兢兢出列,软着腿脚,躬腰为她指引。

  *

  昏黑沉寂的暗室,李小六孤零零地趴在地上,意识浑噩,脑际飘浮半空,一时竟遗忘了自己身在何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美食文 甜宠文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