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丫鬟小桃乱世逃荒记_十月在奔跑【完结】(156)

  春花一家人震惊的看着明双姐妹,还有愿意多给钱的?

  明双笑道“亲事成了,我们也算亲戚,既然是亲戚就要互相帮衬一把。”

  春花娘高兴的抹着泪道“多谢你们。”

  亲事很快谈成,春花爹道“等会儿大家问就说四两彩礼,当着里正也给四两,另外二两就私下给春花,就当我们给她的嫁妆。”

  明双姐妹看春花哥嫂一点意见都没有,觉得这家人还是不错的。

  两家去找了里正做保,当着里正面给了春花爹娘四两彩礼,大家一看春花家亲事成了,之前犹豫的都拉着春月要把自家闺女嫁去辽东。

  春花嫂子犹豫了下,私下问明双“妹子,你家还有亲戚么?我,我娘家还有两个妹妹,一个十五,一个十三都是勤快人,就是男方家得吃得上饭,不磋磨人能立得起来。”

  明双想到自家老爷还有几个随从没有定亲,道“不过亲戚我就做不了主给六两银子彩礼,要不其他人都不好说亲了,我只能说亲戚都能吃上饭,你两个妹子彩礼我先付了可以。可能就得随其他人四两了。”

  春花嫂子高兴道“行,你等着,我这就回娘家,我家就在隔壁村不远的。”

  村民一看春花嫂子回娘家叫妹子了,都急忙挽留春月一行人在村里留宿一晚,都跑回娘家去给娘家妹子或者侄女说亲。

  整个下午村里像过年一样热闹,第二天人传人的附近好些村子有闺女的都来了,长平算了算已经有将近三百个女子了。全是四两彩礼再送五斤干咸鱼。

  把这三百个女子去县里登记好了,春月一行人又换了个隔壁大镇,只是这回顺利多了,四两彩礼加五斤干咸鱼,嫁去辽东。很多有闺女的人家都抢着,生怕错过了这样的好事。

  不足十天,长平一看在这一个县就已经有了八百五十多个女子了,八两一个的青壮年,长平买了五十来个,又买了三十多匹骡子抓紧时间往辽东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路风餐露宿,长平他们八月初终于带着这群人回到了辽东。

  消息一传开,那些还没成家的士兵们都兴奋不已,早早地就聚在了安置点附近。

  明双和春月忙着给大家安排住处,军营里的募兵一看王爷真的花钱给他们带了女子回来成亲,都抢着报名,军营里挑出了快役满的两千士兵,让士兵们自己抓阄,抓到的八百五十人就可以和女子配亲,然后第二轮是女子抓阄,抓到几号就和同样号的士兵配亲。

  都配好了后,水生就安排好衙门等记好,在靠着沐阳江的地方有上万亩肥沃的荒地,一对夫妻都能免费分到六亩地,头两年免税,第三年交四成税。一家一亩地的宅基地。士兵们役期满会有恩饷,这下王爷替他们付了彩礼,他们的恩饷就可以拿来买一两一亩地的宅基地,水生下了新政,可以先欠着官府四两银子宅基地钱,等恩饷发下来还给官府。

  刚配亲成功的小夫妻全都欠了官府四两银子宅基地钱,家家都有了六亩地和五亩宅基地。

  八百五十对配亲成功的,统一三天后成亲,小桃提供了九十只羊,一百坛酒,四千斤灰面,让成亲的新人当天都能吃饱饭,吃上羊肉,喝上喜酒。

  郡守另外给刚成亲的一家发了二百斤粮食,能吃到年底。过完年再发第二批。

  西北来的女子们看着辽东这边的景象,发现是个能安稳过日子的地方,心里也安定了许多。

  第192章请托

  小桃把长平从西北买回来的三十来匹骡子在长月滩养了一月,养得膘肥体壮,借给水生安排给了新落户的成亲的士兵夫妻翻地。

  又让白月湾的师傅在士兵新落户的沐阳江找到了个粘土小山头,修了新砖窑,带了五个烧砖师傅,没有骡子轮到自家翻地的士兵夫妻就制作砖坯和开凿石头。

  水生带了图纸在沐阳江住下,把除了划拨给落户士兵夫妻的地外,丈量了九万亩地出来做官田,另外郡里赶在征了五千人的徭役,要赶在收粮前在沐阳江开了水渠,把水引到地边方便以后灌溉。八月底水渠修好,服徭役的赶回家收粮。

  第一批落户的士兵可以租种一百亩地的官田,每年交五成的税,租种十年,每年还得农闲制一个月的砖和开凿半月的石头,官府给建一座一进青砖院子。落户的士兵都是能吃苦之人,哪里住过青砖院子,在老家那是里正和富户才能住上的。再说青砖院子往后的三代后人都不用修房了,八百多户士兵都愿意租种官田。

  婉宁精心养护的菊花繁殖了一大片,起了二十来盆,八月十三,她趁着家里要给宣王送节礼,跟着一起去了宣王小院。宣王家的门房看到没有大人陪同的郡守府家的小姐还是赶紧进去通报了宣王。

  “王爷,郡守府的人送节礼来了。”

  宣王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门房忙道“郡守府小姐跟着一起来了。”

  宣王和幕僚道“剩下的事下午再一起好好合计合计。”

  然后对门房道“让人把郡守府小姐带我这里来。”

  婉宁一见到王爷规规矩矩的行了礼,讨好的笑道“王爷,民女打扰到王爷正事了吧?”

  宣王看到豆丁点大的孩子一本正经的问着自己,笑着逗道“是有点耽误我正事了。”

  婉宁面色有些不自然,有点不知道如何接话,大家不都很客气的说不打扰么?

  只能道“王爷正事要紧,但是身体也要紧,正事么,来日方长。”

  王爷笑道“你知道来日方长的意思么?”

  婉宁有些下不来台,声音低了下来“才学的新词,民女的意思是,正事也可以先放一放,先歇息会儿,下午再忙正事。”

  宣王问道“你自己跑出来,你爹娘知道么?”

  婉宁小心翼翼道“民女爹爹在沐阳江忙着呢,已经十来天没回家了,知道家里要来送年礼,我求了我娘跟着丫鬟出来一趟,她们不知道我登门了,我想着我也该上门给王爷行礼问安。”所以看在我爹爹替你卖命的份上,您别和我计较。

  王爷笑道“嗯,本王不怪罪你,你还小不过下次可要跟家里大人说清楚。”

  婉宁忙点头,眼睛亮晶晶地说:“王爷,民女还给您带了礼物。”说着示意丫鬟把菊花搬进来。

  “这是民女今年养护的菊花,想着王爷这儿高雅清净,摆上这盆墨荷更添韵味。”

  宣王笑道“这词倒是说的顺畅。”

  婉宁低着头有些不好意思道“过誉,我在路上背熟了的。”

  接着抬起头笑眯眯道“王爷,这花可能入您……贵眼?”在家偷听到叔祖父和爹爹说王爷有飞龙之志,差点一激动说成龙眼了。

  宣王看着面前的菊花,颜色艳丽,花朵饱满,不由笑道:“这花不错,你这丫头倒是有心了。”

  婉宁道“中秋节,王爷也会和辽东百姓、军中将士同庆佳节的吧?”

  看这小丫头铺垫一长串,宣王轻笑道“有事求本王?”

  婉宁红着脸捧道“在这辽东地界,要说最懂鉴赏菊花的人,就得数王爷。”

  宣王逗笑道“那也说不好,你家叔祖父也是文人墨客。”

  婉宁红着脸道“王爷,您能不能中秋节的时候歇歇,我要办个赏菊会,就在城里搭了台子,让百姓都能免费看,王爷也去看看花,与辽东百姓同乐。”

  王爷笑道“行了,本王知道了,到时候去给你捧场子。”

  婉宁忙蹲身行礼,仰着头脆生生道“王爷到时候就穿这身衣服啊,一看就威武霸气。”其实婉宁想说您只有穿了这身金丝蟒袍,百姓才知道王爷来捧场了啊。要不老百姓谁认识您是王爷。

  婉宁眼睛里满是期待。宣王被她这可爱模样逗得哈哈大笑,“好好好,就穿这身去。今天这盆是什么价钱?”

  婉宁大气道“这是给王爷送的礼,哪能收钱呢。”

  宣王给丫鬟招了手“把王府做的月饼给郡守府小姐带上。”顿了一下,“给郡守府小姐再带两篓子螃蟹。”

  婉宁乐的满脸是笑“多谢王爷。”

  随后,婉宁再次行礼告辞,目的达成满心期待着即将到来的赏菊会让她发笔财。

  婉宁带着月饼和两篓子螃蟹回了家,小桃肃着脸道“以后不能随意登王爷门知道不?

  婉宁认真道“知道了娘。”把今年的花卖了,以后自然不去了。

  小桃安排春月去把螃蟹用蛋清养着,等中秋晚上再吃。

  水生娘听得好奇,这螃蟹还吃啥蛋清,吃这般好东西,人还轻易捞不着蛋清吃呢?

  婉宁一看她祖母就知道祖母和她想的一样,仰着脑袋好奇的问道“娘,怎的螃蟹吃这般好还得蛋清?”

  “因为我们还得养一天,螃蟹吃了蛋清不容易瘦,我看书上有讲过。”

  水生娘噗呲一声笑出来“本来就是光架子,瘦了和没瘦不是一样的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