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丫鬟小桃乱世逃荒记_十月在奔跑【完结】(169)

  等插完了秧,婉宁把账算了,改造田地一共花了二百二十两银子,租牛耕田的租金和人工花了一百二十五两,插秧一天一人三十文,工钱近一百两,她娘给的钱只剩五十两了,等大家都忙完了,她做主让她祖母出面,请了白月湾村的全村近百户人家吃宴席,花了十五两银子。各个见面都夸谢老夫人体恤人。

  水生娘强作欢笑,晚上睡觉老是轻轻侧身翻来覆去,婉宁问道“祖母,大家都累瘦了,你也累,这么累的活干完,你咋会睡不着呢?”

  水生娘叹气道“秧苗是插田里了,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成?买地加上造田工钱一共花了两千多两银子呢,人家炤炤的地全是好地,你这地要不能种稻子,以后就一文不值。”

  婉宁道“别想了祖母,想也没用,不放心就留十个人专门天天给田看水,让十个人回边境就行了。就算是稻子种不成我们也能吃上饭。睡吧,祖母,我困的不行了。”

  水生娘一看自己翻来覆去影响了孙女,才躺稳了闭眼把各方菩萨和婉宁祖父都拜了个遍才放心睡着了。

  第206章惊变

  边境的四月风暖柳绿。

  晚春的夜带了丝凉气,慈宁宫里的太后倚在床头上,面色灰败。

  皇上脚步沉重的踏入太后寝宫时,鎏金香炉里正燃着安神香。五十六岁的帝王眼角皱纹深刻,鬓边霜白如雪,唯有那挺直的脊背仍透着不容侵犯的威严。

  “儿臣给母后请安。”

  太后半倚在床上,满头银丝梳得一丝不苟,手中捻着一串佛珠。“皇帝来了。”她抬了抬眼皮,“坐吧,咱们母子说说话,贾嬷嬷,上茶。”

  皇上不动声色地扫过案几上那盏冒着热气的西湖龙井。茶色澄清,香气清冽,是今年刚送来的新茶。

  “母后召见儿臣,可是有事?”

  太后叹了口气道“哀家老了,不知还有多少日子可活,前几日见了几个侄儿,才发现他们都已生了白发。”

  皇上眉眼未动,只是肃着脸。

  太后看皇帝不接话,抚着被子道“我们母子能爬到这个位置靠的是你舅舅们的支持。”

  皇帝眼中寒光一闪。“母后,宋家这些年,朕给得还不够多吗?二舅舅的女儿朕立为皇后,她兄长掌西北十万大军,却私采铁矿锻造兵器;大舅舅掌管了户部,他的儿子偷偷在京郊开采银矿;两个舅舅和表兄所为哪一个不是死罪?”

  “你忘恩负义,当年你能坐上这个位置,全靠你舅舅们鼎力相助!如今你竟要问他们罪?”

  太后脸色铁青:“你这是打算要灭母族满门?”

  “是他们贪心不足,妄想颠覆儿臣江山!”皇帝猛地站起。

  殿内死一般寂静。太后盯着皇帝忽然冷冷道:“所以你几年前就悄悄把宣王派去辽东掌军?如今还发了圣旨?你是想换太子了?宣王掌了军若是得了权,以后你舅舅满门落到他手里他是会斩草除根的。”

  太后脸上露出难过神色,拍了下手,帘子后突然射出箭雨,皇帝身边的太监和护卫应声倒地。

  皇帝瞳孔骤缩。母后居然在自己寝宫要拿住自己。

  太后闭了眼,身旁的绿衣宫女突然跪地举茶:“请陛下用茶。”

  皇帝盯着那盏茶,抬头看向太后:“母后,您为了国舅不要儿臣了?”

  太后难过的颤着音道“这是安神茶。你近来劳心过度,该好好歇息了。”

  帘后突然冲出四名太监恭敬道“皇上,请用茶。”

  太后闭着眼道“喝了吧,不会有事,你表兄们送来好些个人来伺候哀家。”

  皇上知道今儿走不出去了,丫鬟跪着一直举起茶杯。

  皇帝喉头滚动,药力发作得极快,他感到四肢开始麻木,眼前一黑。

  “传太医!快!皇上在慈宁宫突发风疾!立刻召太子和丞相国舅入宫!”

  第二日朝堂上太后端坐凤椅沉痛道“皇帝年事已高,近日操劳过度,龙体违和,太医言需静养调息。国不可一日无君,储君既已成年,理当历练政务。哀家与内阁诸卿商议,自今日起,由太子监国,六部政务皆呈东宫裁决。”

  宣王在总督府,望着院子里刚刚刚冒出花苞的芍药,手中握着今早才送达的鎏金圣旨。

  二十四岁的边境总督眼角已有了风霜痕迹,掌心覆着一层厚茧,唯有那双眼睛仍如四年前离京时一般清亮锐利。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宣王刘哲戍边四载,功在社稷,今特授镇国大将军,节制十万边军,专事征伐。钦此。”

  “恭喜王爷终得实授,更进一步。”幕宾和管家都替王爷高兴,“只是这道圣旨...怕是要掀起惊涛骇浪。”

  宣王卷起圣旨,指尖在“专事征伐”四字上轻轻摩挲。这简单的四个字,意味着他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整顿辽东军务——整个辽东他说了算。

  “宋国舅那边有何动静?”

  “探马来报,国舅府前几日去宫里见了太后和皇后,往后几天信使往来不绝。”

  管家压低声音,“王爷,听说太后召见了皇上,皇上在太后寝宫病倒昏迷不醒……”

  宣王眉头一皱。他安插在太后身边的人,传出这个消息这是变天了。

  “加派——”

  话音未落,远处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一骑绝尘而来,马背上的传令兵浑身是血,刚到营门就滚落马下。

  “王爷!急报!”士兵被搀扶着跪地,从怀中掏出一封染血的信函,“京城...京城变天了。”

  “皇上染恙,太医诊为风邪入脑。太子监国当日,国舅即奏王爷谋反。王妃、侧妃当朝指证,出示通敌书信十余封。朝廷已断边军粮饷,命宋将军讨伐王爷。”

  “不可能!”管家失声惊呼,"王妃娘娘怎么会...…”

  宣王恨得扶着椅子上的手背青筋凸起,呼出一口气道“王妃和侧妃身不由己,是本王对她们不住。”

  “宋大人,书信小女已经按照您的吩咐已呈交刑部。”宣王妃父亲恭敬的道。

  宋国舅满意点点头“放心,宣王妃和宣王侧妃都是揭发有功,牵连不了她们,更不会牵累韩大人。”

  “下官谢过宋大人网开一面。那下官告退了。”

  宋国舅亲自起身把宣王妃父亲送了出去。

  边境,宣王、幕宾、巡抚和郡守站在沙盘前,手中捏着两封清点过粮仓。沉声道“京城说本王通敌,现如今朝廷不拨银钱粮草了。我们即便每日减半供应,也只够维持一月。”

  “传令全军“即日起进入战备状态。”他转身,对巡抚和郡守道“要仰仗你们替本王把辽东治理好。”

  第207章抢夺

  苏敏月坐在铜镜前梳妆,丫鬟山菊一边替她挽发,一边一边忍不住抱怨。“小姐,再有十来日您就要出嫁了,可大夫人那边,怎么还不把夫人留给您的铺子和地契交出来?”

  山菊手里攥着梳子,气得直咬牙,“从夫人走后,铺子里的进益,地里的出息这么些年大夫人提都未提,未给过小姐一文,全都让她们占了去,就大老爷安排把小姐接回来明明是想用小姐攀附王爷,二小姐却觉得是她们养着小姐,说小姐是吃白食的,还欺负小姐。就每年地里的出息小姐都花不完,更别说铺子里的进益了。”

  山菊替小姐插好钗后,抹了把泪,“二小姐毫无道理,周公子家之前又没和她议亲,她却好像周公子该是她的亲事一样,成日欺辱小姐。分明是太太临终前留给您的嫁妆,如今却全攥在大夫人手里,连提都不提一句!”

  敏月望着铜镜里的自己,神色平静,看着替自己抱不平的山菊淡淡一笑,“别把自个儿气坏了,该是我的东西,迟早要拿回来。大伯母无非就是想我去求她。”

  山菊难过的道“可惜姨太太不能替小姐做主,替小姐把太太留给你的嫁妆要回来。”

  敏月低头轻声道“我这样的孤女,姨母肯搭把手让我去京城,不用在大伯母家天天受欺负就已经很好了。”旁的却不能要太多了,姨父也不可能为了她这孤女得罪大伯父,就是她在京城,两个表姐成亲,她拿了母亲的遗物,当年在江南置办的头面一个表姐一个,合起来也得千多两银子了,姨父表姐看她送了重礼才都夸她懂事。就是姨父母亲老夫人过大寿,她也拿了江南铺子里的进益送了厚礼,她才在姨母家没有看人眼色,也不让姨母因着她为难。

  山菊小声庆幸道“幸好夫人替小姐打算,把钱全都拿来买了三间江南苏州府繁华大街上的铺子,而且地契是夫人头上的,大夫人不知道没打上主意,要不这么些年都多少进益会进大夫人手里。”

  敏月也庆幸,她娘身子不行了,就把江南苏州府的两间铺子,让京城的姨母帮忙替她管着,姨母在她十一岁的时候,教表姐管家理事的时候就带上了她,慢慢的把两间铺子交给了她管。一间粮铺,一间衣料铺子,一间香料铺子一年进益得六千来两了。这些年她手里头也攒了不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