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内炭火烧得正旺,暖意融融。小桃正抱着襁褓轻声哄着,见婆婆进来,连忙要起身。“别动!别动!”水生娘连连摆手,“八斤多,你受苦了。”眼睛却直勾勾地盯着那个小小的襁褓。她颤抖着伸出手,又怕自己手凉,忙道:“小桃,我去用热水洗了手脸再来,免得凉着昊昀。”春月早就体贴的把热水盆端进了屋子。水生娘带着婉宁和昊良洗完手,在嘴边呵了几口热气搓了搓,这才小心翼翼地接过孙儿。
“哎哟,我的小乖孙.....”水生娘的声音一下子柔了下来,低头细细端详着孙儿红扑扑的小脸,眉眼像极了水生小时候的模样。赞道:“这孩子随水生,长得好!”
小桃看婆母抱了小儿子,笑着给婉宁和昊良招手,婉宁靠着娘,看着娘头上包着的帕子,轻声道:“娘,你还疼么?”
小桃感动得摸了摸闺女头,“不大疼了。”
小桃拉着昊良手温声道:“昊良,是不是路上冻着了?”
昊良趴在床边踢着鞋,喊了声:“娘!”,想到一进屋,娘温柔的抱着小弟弟哄,现在看到祖母抱着小弟弟宝贝的轻轻的晃着,哇的一声大哭,把襁褓里的昊昀也惊得大哭。
小桃急道:“昊良你咋了?进屋还好好的啊。”水生娘也急喊道:“昊良你这是咋哭了呢?”
昊良只仰着头张着嘴哇哇大哭,婉宁看娘急得要起身,忙上前轻轻抱着昊良,耐心哄道:“娘刚生了小弟弟,肚子还疼,祖母一直没见到小弟弟就欢喜得想看看,虽说是有了小弟弟,大家还是一样的疼你,你如今做了哥哥,就是长兄了,要学着有长兄的样,保护小弟弟,为小弟弟做榜样,可不能做哭包,让小弟弟笑话你。小弟弟以后长大了,他也会敬你这长兄。走,姐姐带你去看小弟弟。”
水生娘忙道:“昊良,你姐姐说的对。”
水生娘把小孙子放低了,让婉宁带着昊良看,婉宁握着昊良手,让昊良摸摸小弟弟的手,安慰道:“小弟弟这会儿小,大家自然照顾他多些。”接着拉着小弟弟手柔声道:“小弟弟,我是姐姐,这是你大哥。”
昊良看着这么小的小弟弟,不好意思的收了泣声,把头埋在婉宁怀里:“我以后也照顾小弟弟,让他知道我是大哥。”
早在门口看着的水生跨进屋子,一把抱起昊良,温声安抚道:“你们都是爹娘的孩子,我们一样疼爱,只是正如你姐姐说的小弟弟正小,我们要多照顾他些。”
昊良翁声道:“那我今晚要和爹娘睡。”
小桃赶紧道:“好。”
昊良偷偷瞟了眼姐姐,姐姐好几年都不和爹娘睡,都在陪着祖母。觉得自己应该和姐姐学,小声道:“爹爹,就今晚一晚,往后就让小弟弟挨着娘睡。”
水生摸摸长子头,温声道:“好。”
昊良不好意思的从爹爹身上滑下来,又看了眼被自己惊哭的小弟弟,轻声哄道:“别哭了,刚才是大哥不对。我以后不和你抢爹娘。我照顾你。”
水生又把婉宁抱起,柔声夸道:“好闺女。”
水生娘抱着小孙儿舍不得撒手,看到昊昀打了个哈欠很快睡着了,小桃准备接过来放床上,水生娘挡开了小桃手:“这孩子个头大,沉,我来放。”
水生娘看小桃六七天了还有些苍白的脸吩咐春月:“春月!让厨房的人炖老母鸡的时候记得多放些红枣、枸杞......”
水生娘拉着小桃手:“这么大个孩子你受了苦头,这月子坐两个月,好好养养。你得多吃,你看这脸白的一点血色都没有。孩子睡了你也睡。我一会儿带着婉宁昊良出去,你歇着。”
水生娘出来私下和儿子高兴道:“这下不是单传了,两个儿子呢,怀庆家也有两个儿子,在这北地也不单了。”
水生试探道:“娘,你看我现在三个孩子,也不少了,我们用心把三个孩子教好就行了,不用再多了。”
水生娘不解道:“不是说多子多福么?家里又不缺钱粮,孩子也不用受苦多几个孩子也养的起。”
水生劝解道:“把三个孩子教好,比养十个八个不成器的更好。你说呢娘?”
水生娘想到可能是小桃这回生产伤了身子,孙子都两个了,不生也不要紧,点点头道:“放心,我不催她再生了。让她把身体养好就行。”
水生笑道:“娘,你就是通情达理。”水生娘拍了把儿子:“少给老娘戴高帽。”
看着周围没人,偷偷的问水生:“我怎么听说你之前带回个啥美人回郡守府了,听说美人犯事被抓了,怎么回事?你让小桃知道了怎么办?”
水生解释道:“是想使美人计通过我拿到王爷藏粮的地图。所以被抓了。娘你知道就行了,别说出去。我没上当。”
水生娘告诫道:“就我们一家好好过,别去招啥美人回府知道不?”
水生点头“娘,知道的。”
水生陪着小桃到了正月二十五,小桃知道水生不能再陪着她了,都回白月湾半月多了,水生还有差事。对水生柔声道:“你得当差,回边境吧,我到了三月天暖和了再回边境。”
水生有些不舍,可也知道自己职责在身,便点头应下:“行,那我先回去。你好好养养,等天暖了我来接你们。”
小桃微笑着点头,又叮嘱道:“你在边境也要注意安全,莫要担心我,娘和孩子都陪着我的。”
第231章玉镯
三丫家里,过年的时候,玉姨娘忐忑不安,因为大小姐一直没有和她对账糕点铺子的收益。老爷没有下令放她出来,过年时老爷在家,她得天天躲在屋子里不出门。
怀庆自然不会提起玉姨娘。与三丫夫妻多年,这种时候提起,就是不给三丫脸面。特别是明年炤炤就得出门了。一家人喜乐过年不添堵最重要。他也年到四十,有两女两儿,孩子们被三丫教养得极好。他趁着今冬这场战事升了千户,对当前的生活很是满意。
府上的年味今年格外浓烈。炤炤是最后一年留家里过年,三丫把府里布置得很是喜庆。正院里张灯结彩,大红灯笼高高挂起,丫鬟婆子们穿着新做的棉袄来回穿梭。三丫特意让人在廊下挂了一排灯,映得满院生辉。
偏院却是一片冷清。玉姨娘独自坐在窗前,听着远处传来的爆竹声和欢笑声。她身上还穿着去年的旧袄。夏嬷嬷方才来传话,说夫人体恤她,特意给她送了锦缎布料,却只字未提老爷解除禁足的事。这老爷啊,一年年的是真把她忘了。好在如今她也不盼着了。孤独地站在窗口,望着窗外廊下的灯笼,流了一行清泪。过年这么热闹,却没有一个人记挂她。
“姨娘,该用膳了。”绿萝领着一个小丫鬟端来食盒,态度恭敬又冷淡。
给她上的年夜饭很是丰盛:辽东特有的饱满红润酱汁油焖大虾,色泽红亮;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入口即化的红烧肉;酱汁浓郁的清蒸鲈鱼;寓意团圆的红烧狮子头,口感软糯;鲜香浓郁的鸡汤;两个解腻的青菜;还给她上了一盘饺子。玉姨娘看了一眼,兴致缺缺地道:“放下吧。你们都出去吧。”等到只有自己一人时,流着泪强逼自己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正院的厅堂里却是另一番景象。三丫今年盛装打扮,穿着绛红色锦缎袄裙,发间一支金凤步摇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她正亲手给怀庆斟酒,笑着道:“今年家里都是喜事,怀庆你升了官,我铺子里的生意红火,几个孩子也都懂事。”
怀庆满足地抿了口,给三丫斟了杯酒,递给她,笑道:“三丫,你也喝一杯。孩子大了不用你照看,你今晚就是喝醉都不要紧。”
三丫怔了一下,笑道:“怀庆,我陪你喝,只是我酒量小,若是醉了,你扶我。”
怀庆笑道:“你只管喝个尽兴,醉了有我。”
已经七岁的云谨笑道:“爹娘只管喝尽兴,有孩儿和大姐二姐呢。我们也大了,也能照顾你们了。”一屋子的其乐融融。
正说着,夏嬷嬷匆匆进来,在三丫耳边低语几句。三丫眉头微蹙,随即展颜笑道:“老爷,玉姨娘身子不适,我想着要不要请个大夫来看看?”
怀庆正要说话,云谨突然插嘴:“爹,娘,今年炮竹多,我们放炮竹吧!”小儿也拍着小手跟着兴奋地喊:“爹爹放炮竹!”
院中很快响起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偏院的窗纸上,映出玉姨娘独自伫立的剪影。
往年都是三丫他们去李千户家——如今的指挥使家拜年。只是如今成了亲家,云峰这个女婿要先上门拜年,安排在初二。
正月初二,炤炤穿着新裁的杏色锦缎袄裙,领口袖口都滚着雪白的风毛,衬得小脸愈发莹润。她早早站在院门口不住地跺脚,呵出的白气在睫毛上结了一层细霜。
春叶笑着给她拢了拢斗篷:“姑娘别急,李公子车已经到巷口了。”炤炤低头没露心思。既然已经定亲了,她自然要尽力去和云峰相处好。所以她才显得不合规矩,在院子里转悠等着云峰上门,她要让云峰知道她把他放心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