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桃见三人已经进了总督府后,回家坐在书房里百思不得其解,陆大人肯定认出来了她,眼神看她的时候带了些提示,只是特意扑胳膊上的衣服是甚用意?陆大人要提示她什么呢?
小桃闭着眼把见到陆大人的场景在脑子里过了无数遍,陆大人看她那一眼是认出来了她,接着就扑衣服,没必要早不扑晚不扑,看她一眼就扑。再说一早衣服上干干净净的。小桃想了好半天才发觉出不对来,陆大人居然穿的是黑色衣衫,其实应该说是青色衣衫,这种颜色讲究点的人是不会穿这种死气沉沉的颜色去上别人家门的,陆大人做官多年,怎会不知,为啥特意带了青色衣衫来辽东。陆大人是认识周叔的。小桃在心里琢磨,青色,恍然大悟,老人去世了就会有带青色臂孝的,男左女右,陆大人扑的右胳膊处正是带臂孝的地方,特意穿了青衣进总督府,就是提醒她总督府的王爷家已经有丧事了。
小桃不解的是既然叶太妃已死,为何国舅爷要搞这一出拿叶太妃威胁王爷?对了,周叔说苏大人请求要在总督府在王爷的地方住几天好回去交差,那肯定是想拖住王爷。毕竟他可是有几百族人的,对于陆大人则不同,给了她们提示就是给王爷示好,王爷以后赢了,放他家一命,他面上肯定是要来替国舅爷办事的。
小桃想通了这个,忙叫厨房给周叔熬了碗补药,赶到总督府,让丫鬟下去对总督府的守卫说,家中给周大人送药来了。
周叔听到送药来了,心里一惊,面色平静道:“王爷,下官家里送药来了,先退下了。”
王爷心里也有些疑惑,昨儿周大人都没有当差时候吃药。面上关心道:“周大人快去,免得药凉了。”
国舅爷亲信倒没有怀疑,周大人一直在沂州病倒,到了过年才回了辽东,国舅爷是知道的。
周叔精神不济的出了议事厅,在马车上见到小桃后,小桃把她的猜想说了以后,周叔面色凝重道:“你别露面,快家去。我会找王爷商议。”周叔喝了药后回了议事厅,国舅爷亲信见周大人嘴角有喝过药的痕迹倒是没有怀疑。
小桃听话的赶紧回了家。
周叔忙找了机会说了陆大人传递的消息,把小桃的猜想告诉了王爷。王爷想到自己的母妃愤怒又伤心的红了眼眶。咬着牙发誓:“母妃,儿子会替你报仇。”冷静下来想想就知道,母妃若是得知国舅爷会拿她威胁他,定会自己了结。看来他表兄是想拖住他了,在他这住几天假装劝解他,实为绊住他,为啥要拖住他几天呢?他对表兄还有情谊,可表兄呢?表兄有儿有女,孩子一大群,族人好几百,自然要听从国舅爷安排了。只是他和周叔想不明白的是,拖几天又能如何?
王爷对着舆图看了半天才看出来,越州、沂州、宁州、营州全是大州,周边也是大州,去年地动,国舅爷没有安排人救灾,想着三个大州人口太多,所需粮食也多,没有料到他会没有守着边境去打下了几个州,现在几个州都稳定下来了,国舅爷自然是想收回来,要不朝廷百官知道这么容易就丢了四个州朝廷都不收回,百官也会心思浮动了。现在国舅爷收回也不用赈灾了,让苏大人绊住自己,王爷猜想国舅爷定是想趁这几天收复几个州,堵他不敢离开边境,他要防着匈奴。识破了国舅爷诡计,王爷马上下令:
“令裴崇安:铁骑营,全员整装,马匹加喂精料!即刻启程前往沂州!”
“令李指挥使:领兵五千六百人!张千户弓箭营配发双倍箭矢,即刻启程”
第309章勾结
正月二十,水生刚到沂州两天,想着公务繁忙,天微亮,水生就准备穿衣起床,衣衫未穿好,门被砸得咣咣响,水生心下一慌,以为是闺女或者老娘身子突然不好,没有急事没人敢这样急促的砸门,水生顾不得没穿好衣衫赶紧拉开门,没来得及问,随从已经惊慌失措的奔进屋子,惊慌道:“老爷,老爷,外面守城门的士兵来报,城外三里地压了乌压压一片大军,马上就要开到城门,水生也大惊失色,慌忙披了衣衫就往城门跑。
“大人!”一名浑身浴血的斥候踉跄着冲进衙门,声嘶力竭,“城……城破了!朝廷大军!数……数不清的人!从东、西两面……攻进来了!”
“什么?”水生霍然起身,脸色剧变!城破了?怎么可能?沂州城墙虽因地动有所损毁,但他去年已紧急征调民夫已经加固过了,沂州六千兵力这么快就抵挡不住,且安排了巡防!朝廷大军?哪里来的朝廷大军?怎么会毫无征兆地出现在沂州城下?
“朝廷多少人?如何攻破的?”水生厉声喝问,心沉到了谷底。一种被巨大阴谋笼罩的寒意瞬间攫住了他。
“数……数万!主将……主将是……国舅爷的心腹大将……张将军!”斥候声音破碎,带着无尽的恐惧,“他们……他们……有内应!黎明时分……突然……突然出现在城下!攻势……太猛了!城门……守城的……他……他叛了!开了西门!东门……也……也被内应打开了!兄弟们……兄弟们死伤惨重……挡不住了!”斥候说完,一口鲜血喷出,昏死过去。
水生气愤得咬牙切齿,让刺骨的寒风一吹才明白过来,这打都未打,就做了内应,明显这个薛指挥使叛变了,他一个被国舅爷整得流放辽东的军户,王爷给他机会让他做了沂州指挥使,看来是朝廷又许了他重利了。忙赶紧吩咐身边的一个随从:“赶紧去把另外六个随从全部叫到我的议事厅屏风后面藏起来,你们趁着我和薛指挥使商量政事的时候拼尽全力寻找机会结果了他。然后带着一个随从赶紧往议事厅奔。边跑边对衙门士兵喝道:“赶紧去把薛指挥使叫到议事厅。我要他保护。快点!”
秋霜听到动静赶紧去拍响了老夫人的房门,水生娘听到城破吓得哆嗦,一看到旁边的孙女忙道:“秋霜你一定要护好大小姐,我这辈子活了这么多年,有危险不用管我,只管找机会把大小姐带出去活命。”然后赶紧找了种菜穿的棉布衣衫让婉宁穿上,她自己则给婉宁和自己一人揣了把剪刀,再把银子分了些给婉宁和秋霜,自己身上也藏了点,把自己的金钗簪子放在秋霜手里托付道:“把这些藏好,留着以后照顾大小姐用。”银票也交给了秋霜,剩下的二百来两银子用油布裹好了,急得在屋里打转,不知道把银子往哪里藏,婉宁忙道:“祖母,等会儿带出去藏到菜园子的水缸下面。”水缸在小院墙角,不显眼。
水生娘一听觉得孙女主意好,三人快速收拾好后,水生娘赶紧拉着婉宁出门,她和孙女是单独一个小院,现在还没有人跑到她们小院来,水生娘忙偷摸着把裹了油布的银子藏在了小院墙角水缸下。三人赶紧往水生议事厅跑,婉宁路上边跑边问:“秋霜姐姐,没打起来怎的就城破了?”
秋霜气愤道:“是薛指挥使叛变了,让人开了城门。”
等三人奔到水生议事厅的时候,婉宁一看守在衙门议事厅门口的士兵全部不是以往的士兵,暗道不好,刚要往后退,就有薛指挥身边的士兵过来皮笑肉不笑的道:“大小姐,谢大人在屋子里等着你呢。”
婉宁装了没发现端倪的样,害怕的道:“爹爹在里面就好了。”
一进屋子就见爹爹和长平叔脖子上被架着刀,爹爹旁边坐着薛指挥使,水生冷冷道:“要杀要剐随薛大人的意,只是留我母亲和女儿在此也无用,请放过她们。”
薛大人默了片刻道:“薛某也佩服谢大人一心为民,只是王爷一方叛贼就是叛贼,我家祖上世代为官,薛某也是身不由己,家里都是世代忠君,可是谢大人你自己不怕死,就忍心你母亲女儿惨死吗?若大人能归顺朝廷可保大人一家平安。”
水生也默了片刻,看着吓得脸色发白站不住的老娘,难过的闭了眼。薛大人一看这谢大人是准备一家三口死在这里了,谢大人可不能死,国舅爷还得用谢大人手里王爷的机密。婉宁还是了解爹爹的,半点办法不想就认死不是她爹爹的性格,何况爹爹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和祖母丧命。忙大哭了起来:“爹爹,爹爹我不要死,我怕,我怕,薛叔叔,你以往和我爹爹不是挺好的吗?你别杀我爹爹好不?我求您了。”
薛大人趁机劝道:“谢大人您看谢老夫人也要晕倒了,您女儿还这么小,您忍心她们现在就因您而死么?您是读书人,效忠朝廷天经地义。总比做叛贼好,王爷要守在边境,他若带兵赶来沂州,边境就让匈奴人进来了,谢大人您这样的读书人是不想匈奴杀进来的吧。”婉宁也在一旁害怕得哭道:“爹爹,爹爹我不想死。不想死……”
谢大人听女儿哭的揪心,纠结一番道:“我不能眼睁睁看着我母亲死在我面前,只是求薛大人看在你我共事的份上,先假意抓了我可好?要不我投诚朝廷的事传到辽东,我妻儿就没有命活了。”
薛指挥使假意赔罪道:“刚才得罪谢大人了,只是还得辛苦谢大人你们一家三口跟着走一趟。”这就是要先把谢大人一家三口关起来了,等到时候国舅爷派人来审,毕竟谢大人是王爷心腹。等薛大人和谢大人起身,看管水生和长平的士兵收了剑,要出厅时,水生的四个随从趁其不备从屏风后冲了出来,提剑就往看管水生士兵冲去。水生另外三个随从用弓箭唰唰射出去,很快屋里六七人倒地,秋霜在老爷随从冲出来时就趁着身边看守愣神之际,一脚扫中看守士兵胸口,水生娘愣了下反应过来,她可是逃过荒的人赶紧一把拽过孙女护在胸前,秋霜一个翻滚,抢过刚才倒地士兵的剑,一箭刺在了士兵胸口。薛大人家世代武将,转身就要一个擒拿谢大人,水生一个闪躲,两个随从冲上前去隔开老爷,和薛大人缠斗,很快两个随从不敌薛大人,薛大人没想到谢大人在议事厅里布了弓箭手,他身边的士兵都是普通征兵来的,都没有功夫,很快带进来的十几个士兵就被射死得七七八八,两个随从和秋霜解决另外的士兵,水生也捡了把死了的士兵用的剑,帮着砍杀士兵,五个随从专门对付薛大人。水生的五个随从全是有功夫的,薛大人一人对付五人已经落了下风,等另外两个谢大人的随从加进来,很快就被刺成重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