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丫鬟小桃乱世逃荒记_十月在奔跑【完结】(31)

  小桃只是不想大家嫌弃老姨娘小妾的身份才把老姨娘的底透出来。接着把富户家的位置说了,自己的猜测富户家应该全淹死了。就小桃内心的打算,道观里的道姑都全遭了难,在这乱世她会想法花钱给老姨娘弄个身份离开,谁能查到?

  接着道“三丫姐是我在牙行认得的很照顾我,我在牙行天天都只能一顿一个窝窝头,三丫姐嫁人后,经常来县城给我带肉包子、鸡蛋、红烧肉……(之所以点的这么细,就是告诉大家,农家人这些好东西都舍得给小桃,那是真好。)在我心里她和赵姨像我亲人。她的夫君张大哥是个猎户,”

  这下老姨娘抱着景宇却是不怕三丫男人脸了,走到三丫男人面前“多亏了你们对小桃的照顾我只当小桃是我闺女待。”要不说老姨娘通透呢,她不谢三丫却谢三丫男人,没有三丫男人允许三丫可没法给小桃带吃的。

  三丫男人也没有冷冰冰而是温和道“赵姨你别客气,这不小桃姑娘也照顾我们夫妻俩么?”

  小桃接过话“这是水生哥,住在道观山里。”水生赶忙补充道“小桃姑娘是我救命恩人。”。小人精景宇看老姨娘神色正常了,却是不让抱了,只牵着老姨娘手。

  小桃等大家互相知底了之后道“我和赵姨决定去辽东。”为了避免大家好奇就自己先交代缘由。“我是在牙行听到的说是辽东有朝廷重兵把守,那地方冰天雪地,人烟稀少,但是土地肥沃,一眼望不到边。”

  三丫夫妻焦虑不已,手里银钱不多,周边三县都不行,不知能去哪里?

  天光大亮,士兵们大开城门,却突然搬出好几张桌子,有士兵站在桌子上敲着锣大声喊道“大家排好队,家里有田地的在左手边登记,家里无田的,在右手边登记,听安排的可以领粮食。”接着又有衙役和士兵抬出一排排装了粮食的竹筐。

  大家眼神交汇,三丫男人道“周叔,我们这里您是秀才,比我年们有见识,还望您多提点我们。”

  周秀才点点头,“但凡我知道的,定不隐瞒。”看了城门口长龙的队伍“等会儿我们好好打探下。”

  小半个时辰后,就有人胸口捂着粮食袋子往人群里出来,周秀才给了小桃一个眼神,示意小桃跟着他去打探消息。其他人守着推车。

  小桃找着目标隔领着粮食的一个中年男人站得远远的,甜甜的喊道“大伯,你运气真好,排前面领了粮。我怎么看到您领的多,有的人领的少呢?是按照人口领么?”

  “哪能领一样呢?”这大伯带了点得意。“我是因为家里六亩地换了三亩地给人,一亩地作价七两银子,一共21两。这21两银子不给银子,给粮食,按月给,一共给12个月就是一年。一个月给1750文的粮食。大米90文一斤,灰面70文一斤。玉米面60文一斤。可以自己选要什么粮食。”

  小桃道“那要是没地的呢?”

  “没地的,那就给人收拾田地,壮劳力一天25文,普通的15文一天。主家早上一个窝窝头,中午一个窝窝头,每天太阳下山收工。当然也不给工钱,把银钱折成粮食,也是和我们一样的价。以后县里每天中午晚上都施粥了。大家可以带碗来领”小桃谢过大伯。和周秀才一起打探了好几个人都得到同样的回答。

  两人凝重的回到推车,把打探到的消息说了,水生娘差点晕倒,她家一亩地都没有。她和水生去帮工两人一天都挣不到一斤玉米面可怎么活?

  三丫男人恭敬的道“周叔您怎么看?”

  周秀才道“县里给的田价并不低,是正常好年景的价了。而且把田卖了不给银子只给粮食,说明买家有能力调动大量的粮食,这不是一般人应该是有大靠山。而且粮食一月一给,粮食就没多的帮衬亲戚的,为了口饭吃只能卖地,到时候可能很多地就收在这次买地人手里了。”

  水生拉了他娘去一边“娘,现在我们四两多银子,也买不了一亩地。连100斤玉米面都买不到。等冬天过了我和你都去帮工,一天也换不到一斤玉米面。就算世道安稳下来,这一两年也没有野鸡,麻布可以贩卖的。”

  水生娘一听这下真怕了,她们没房没地,连山上的葛根也被人挖光了。水生翻过年就17了,还没有定亲。她看着小桃的眼神复杂起来。可她知道人现在也不是丫鬟了。而且她知道小桃做生意挣了钱,这一路的本事她也看到了现在也不大敢想了。

  水生拉着他娘的手“娘,我想有机会跟着小桃姑娘去辽东。”水生娘这下知道自家处境了。拍着儿子手“水生你去哪,娘就去哪。”

  三丫男人只有一亩地,换的粮食只够吃一月,吃完了他去帮工工钱换的粮食哪够三丫吃?迅速做了决定,跟着离开这里。

  午时城门口居然就施粥了,水生领着他娘去打探消息,看到排队领了大半碗的粥,依旧是黄水里面没大有米粒。

  水生娘在水生耳朵边悄声道“不是有粮食了么?为啥还是不多放几把米?”和她同样想法的人不少,有的嘟囔几句,结果打粥的士兵凶神恶煞道“有得吃就不错,还挑三拣四,到明年粥都是这样。我们大人体恤百姓,一直施粥到明年秋收,你们还不念大人的好。不想吃就滚!”水生娘这下就盼着能走了。

  下午陆陆续续的灾民都卖地领着粮食往家乡回了,原本还不少等着想多吃几顿施粥的灾民在看过午时施的粥也都打消念头签了帮工。

  半下午城门口人少了后,大家商议进城。老姨娘看周秀才走路都有气无力,自己背了景宇免得拖后腿,三丫男人推车,小桃搀扶着三丫,水生母子帮着扶车准备进城。

  第37章路引

  进城一人一百文,周秀才把一群人的钱都掏了。收钱的士兵眼睛在一群人身上来回打量。

  进城后小桃看到昔日繁华的街道酒楼全是干成壳的淤泥,门窗也被洪水泡的污朽了,房顶全是枯枝淤泥搅在一起覆盖在瓦片上,所有的店铺空无一人。街角边还有没清理干净的尸骨杂乱的堆成一堆。

  几人直奔县衙,门口衙役不耐烦的赶人“滚开,这里不是随便来的!”。

  小桃上前放了个一百文铜板的荷包到衙役手里奉承道“大哥,这段时间你们辛苦了,请您喝杯茶。”衙役掂了掂,斜着眼看着小桃“你们这群人何事?”

  小桃忙道“办路引。”

  衙役来来回回的看了小桃这群人好几眼,质疑道“就你们也想办路引?”

  小桃一听这话就知道麻烦大了,看来这路引不好办,在脑子里思索了半天笑道“大哥,是吉香饭店的掌柜之前推荐我爹爹去其他地方做掌柜,以前我爹没想法,这不现在日子不好过,就想带着家人去讨个活路。”衙役自然的就把目光放在了周秀才身上,打量了一番。只说了句等着。

  一会儿衙役出来通知可以进去了,一看还得推车进去正要阻止,小桃立马又递上了个荷包乞求到“大哥,我家亲戚这马上要生了,怕有事有个车推,我们推进去一定放在墙角边不碍事的地,求你通融一下。”

  衙役撇了嘴,揣着荷包没有吱声。小桃赶紧给三丫男人使眼色让推进去。开玩笑这么多人的口粮必须得放在眼前。

  一行人被带去师爷办公的地方。衙役讨好的道“张师爷,就是这几位要办路引。”

  师爷捋捋胡子,瞟了一眼,拉着声道“一家三十两,你们这是三家人,90两”

  一家三十两银子?大家听得惊得瞠目结舌,水生和周秀才脸上已经要现怒气,师爷补道“钱不趁手也可以拿田契抵。”师爷指了周秀才“你家的户籍是哪里?”

  周秀才忍了火气,报了户籍。师爷身边的小吏赶紧找出来,恭敬的递上。师爷看了眼周秀才有些意外“你还是个秀才,你家这四口子得三十两。”

  老姨娘看了眼小桃欲言又止,小桃对她轻轻的摇了头。周秀才尽量把声音放平静道“之前只需2两银子办个路引,现在怎么要这么些?”

  师爷现了不耐烦“此一时彼一时。”

  旁边的小吏转着眼珠道“周秀才您家有多少地呢?”

  周秀才心下知道今天要被宰了。只得答“十一亩”

  小吏笑道“这不够了么?”您要留下来一家四口吃粮一年也得吃进去,去别处做掌柜让你家姑娘儿子好歹吃个饱饭不比在这受苦强啊。你看你这够两家的了,这两家还有地没?”

  见水生和三丫男人不吱声。小吏厉声道“问你们话呢?”

  小桃思量再三,对着张师爷行了礼可怜兮兮的道“师爷,我们实在拿不出钱来,我们以后也还指着这地吃饭,您看是不是?”

  师爷挥挥手。让小桃别说了。小吏眼睛扫了几眼,问三丫男人和水生你两家有地么?水生道“没有”三丫男人答“只有一亩地。”

  小吏道“这不再付6两银子就结了么你们商量商量。”然后留了地给几家人商量。

  周秀才低声道“这地不能待了,但我身上只有六两多银子。我没法替他们付太多。我的户籍上正好有四口,女儿年岁十岁多和小桃差别不大”这就是小桃老姨娘可以挂着周秀才的户籍不用再掏三十两。小桃和老姨娘身家一共三十多两,以后用钱的地还多着呢?用周秀才家娘子和女儿的名字也行,小桃正愁老姨娘用谁的名顶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