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王看着婉宁,心头也掠过一丝愧疚,多年刚硬的声线不自觉地放柔了:“你别怕,本王会护着你。”
婉宁垂着头,嗓子堵得发不出声音。想护住和能护住是两回事。她爹爹想护住她,却只能砸桌子伤了自己,半点办法都没有。她使劲眨回眼眶里的泪水。
王爷看着她拼命忍泪的模样,心下越发不忍。若是旁人给她委屈受,他还能替她出口气,可如今为难她家的正是自己,他也不知如何安慰她才好。实在找不到话,又不能让她哭着回家去,只得起身道:“起来吧,本王带你去跑马,散散心。”
婉宁轻声道:“王爷公务繁忙,民女没事的。”
“走吧。”
“民女今日穿的衣衫……骑马不便。”婉宁依旧小声婉拒。
王爷记得去年上元节,这小姑娘也是穿着罗裙,与裴崇仁共乘一骑时并无顾忌。如今是觉得大了,与他共骑不妥?他劝道:“无妨,别觉得不合规矩。本王回来就让人看好日子,去你家下聘定亲。所以你与本王同骑,名正言顺。”
婉宁心知再拒绝恐惹王爷不喜,只得默默跟在王爷身后。
王爷对候在厅堂门口的丫鬟吩咐道:“午膳加一道虾。”又轻声问婉宁:“还有别的想吃的没有?本王让人做。”
婉宁轻轻摇头:“王爷这里的菜……都好吃。”
王爷瞟了眼仍旧不开怀的小姑娘,故意道:“你今儿若是饭吃得香,本王就赏他们。”
门口的管事笑着接话:“那王爷可要带谢大小姐多跑几圈,小的们等着领赏呢!”
婉宁只得应景地扯出一丝笑意。
亲兵将马牵至大门外。宣王扶着婉宁的胳膊,往上一托,将她稳稳送上马背,随即自己也翻身上马,带着她朝军营外的荒地策马而去。
马蹄踏着茂盛的荒草,初夏的晨风带着青草和泥土的气息,广阔无垠的草原像块墨绿的地毯一直延绵铺到天际,湛蓝天空更显辽东的辽阔。宣王控着缰绳,骏马在辽阔无垠的草原上奔跑,强劲的风吹得婉宁发丝飞扬。她下意识地绷紧了身体,双手紧紧抓住马鞍的前沿。身后,是宣王宽阔坚实的胸膛,隔着夏衫薄薄的衣料,传来沉稳有力的心跳和男人身体的温热。这种亲密的姿态,让她有些不自在。
宣王能感受到怀中少女身体的僵硬。他没有勒马放缓,反而夹紧马腹,轻抽了一鞭子,骏马狂奔了起来,风声呼啸在耳边,掠过无垠的旷野,天地间仿佛只剩下疾驰的骏马和他们二人。
“怕吗?”低沉的声音贴着婉宁的耳畔响起,带着丝温柔。他的手臂稳稳地环在她腰身护住她。
婉宁咬着下唇,摇了摇头。草原上无拘无束的跑马确实冲散了一些心头的沉重,但那份对王妃身份的忧惧并未消失。
“本王第一次在辽东带你骑马,你还只有五六岁吧?”宣王的声音在风声中清晰传来,“当时的你看着本王的战马眼睛发亮,求着我带你骑马,从没骑过马的你胆子可真大,一点都不怕。你还记得么?”他顿了顿,语气里带着回忆的柔和,“那时本王就觉得,你一看就是爹娘娇宠着长大的。”
婉宁微微一怔,没想到王爷会提起那么久远的事。她有些印象,回道:“我小时候常常胡闹。”并未直接回答是否记得。
“后来,你一个小丫头异想天开想在辽东种稻子,你祖母就能顺着你,带着人回白月湾造田开荒,引水。那时候本王还帮你找了稻种回来。你让辽东也能结出沉甸甸金黄饱满的稻穗,真是了不起。看到沼泽地有水,淤泥肥沃就能想到改造成良田……”婉宁头回打断王爷的话,低落问道:“王爷,臣女以后是不是要守规矩,再也不能随意出府?若是去了京城,只能困在那大房子里,再不能出来了?”
王爷拉着缰绳让马慢了下来,默然片刻,轻声道:“若本王更进一步,本王无法许诺你能经常出宫过自由自在的日子。自由自在,本王也不能。坐在什么位置就得担什么责任。坐上了那把椅子,我就得对天下苍生负责。你亦是如此。种一片地是本事,但若能让天下百姓都有地可种,有粮可食,没有饥饿灾民逃荒,仓廪皆实……这才是真正的大善!你亲手在辽东种出的稻谷,可解一方之急;而你我若能共谋这天下农桑水利之策,使四海升平,那才是真正的不世之功。婉宁,天下很大,不只是辽东。权力看你怎么用,用好了可以造福天下苍生。”
这番话,王爷说得霸气凛然,又言辞恳切,像重锤敲在婉宁心上。他没有哄骗她深宫不可怕,而是直接告诉她——有能力就站高一点!
趁着婉宁愣神,他手臂微微收紧,将她更贴近自己,柔声道:“本王知道你在怕什么。但是本王信你能做好王妃。”见婉宁没有抗拒,他暗自松了口气:还好没有一直惦记裴家小子,若不然,小姑娘为情伤心欲绝,就麻烦了。
“好了,别想了,高兴点,本王再带你骑马去别处看看。”说完一抖缰绳,骏马再次疾驰飞奔。
马背上的婉宁望着辽阔的草原,王爷的一番话让她心中悄然滋生出豪情壮志。
宣王敏锐地察觉到怀中人的变化——小姑娘紧绷的身体已悄然放松。他心下稍安,不再多言,手臂稳稳护住婉宁,骏马载着两人,向着辽阔草原的尽头,疾驰而去。
第362章婚事
二人骑马回了王府。宣王陪婉宁用过午食后,对即将归家的婉宁温声道:“婉宁,回去告诉你爹娘,这一月都待在谢府,别出门。你父亲暂不必返回洛州当差。本王明儿会安排人上谢府纳采。”
婉宁错愕地望着王爷:昨日才告知爹爹,明日就要上门?如此之快?
王爷温声道:“回去好好陪陪你爹娘。”婉宁心下了然,王爷是让她好好劝慰爹娘,接受这门亲事。
婉宁轻轻颔首,声音平静又恭顺:“臣女回家定会告知爹娘,恭候王府的人上门。”
宣王心中满意,这孩子一点就透。看着婉宁略显疲惫的神色,又体贴道:“今儿骑马时间长,回去让丫鬟帮你按按腿。”
婉宁恭敬道:“多谢王爷关怀,臣女告退了。”
宣王面上虽温和点头,心中却微叹:这孩子对自己依旧恭敬,却悄然生出了几分疏离,听闻纳采之事,也全然不见寻常小姑娘应有的娇羞情态。
婉宁归家后,将明日王府要上门纳采的消息告知了爹娘。见爹爹脸色铁青,婉宁劝道:“爹爹,事已至此,别再气了。我们一家高高兴兴的才好。否则,待我嫁入王府,想回家一趟可就不易了。”这话让一旁眼睛红肿的小桃泪水又涌了上来。
婉宁一下午都在安抚爹娘。夜里,水生夫妇躺在床上,水生自己气闷难当,还是劝慰小桃:“明儿王府的人上门,咱们万不可摆脸色,免得日后王爷迁怒咱们闺女。”
小桃也知水生所言在理,叹息道:“我明白,为了闺女,我定会忍住。明早起来我就用冷水帕子敷敷眼。你明儿也别丧着脸。”
水生轻拍小桃的背,“王爷……怕是年前就要把婉宁娶过门了。”
“可婉宁要明年春才及笄啊!”小桃不满道。
“王爷年前就要为明年攻打京城做准备了。”
“水生,婉宁做王妃,娘家不能逾矩陪嫁床,我先前收的那些紫檀木也用不上了。婉宁自己田地也多,咱们陪嫁什么才好?”
水生也发愁,与小桃商量:“要不想法子给婉宁凑一万两银子?再就是人参,你再让掌柜想法收些上好的皮子。”
小桃点头道:“知道了。我就是难过……闺女若嫁在寻常人家,受了委屈,我们还能替她出头,实在不行也能接回家来。可王爷若待她不好,我们……半点法子都没有。”
水生憋着一肚子火,叹道:“事已至此,睡吧,明儿王府的人就要来了。”
次日清晨,小桃早早起身安排府中上下仔细打扫,至少要让王爷知道谢家对此事的重视。一家人刚用过早饭,谢府门前便迎来了规格空前的仪仗。王府长史身着官服,身后跟着手捧大红礼书、抬着朱漆描金礼箱的王府属官和内侍,队伍肃穆而隆重,引得邻里纷纷侧目。
王府长史登门,言辞恭谨,正式代宣王向谢家提亲。面对王爷如此迅疾的姿态,小桃夫妇纵有万般不甘与忧虑,也只能强压心绪,依礼接待,收下象征性的雁礼。整个过程不过半日。
纳采礼成的次日——五月初九,王府便派人取走了婉宁的详细生辰八字。五月十一便得出了“天作之合”的吉兆结果,送回谢府。
五月十二,王府使者再次登门,正式告知卜筮结果,婚事已定。这次王府带来了第一批丰厚的定礼,包括金锭、绸缎、珠宝,彰显着王府的财力和诚意。
在问名、纳吉之后,五月二十六,一支庞大的送聘队伍浩浩荡荡抵达谢府门前。聘礼丰厚:
黄金两千两,白银两万两;两套赤金镶嵌红宝石的头面首饰,珍珠步摇两只,白玉手镯两只,两盒宝石,一盒明珠;上好的锦缎绫罗六十匹,其中一半是专供皇家的云锦;一对活雁、美酒百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