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丫鬟小桃乱世逃荒记_十月在奔跑【完结】(361)

  “王妃,”宣王的声音满是赞赏与肯定,“你做到了!这景象,壮哉!美哉!光是你这十万亩地的产出,就足以支撑本王军营半年的粮草!你真了不起!”

  婉宁深吸一口气,平复了激动的心情,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王爷,我们下去看看!”她此刻只想亲手触摸沉甸甸的稻穗。

  宣王自然应允,率先翻身下马,又亲自扶着婉宁下马。一行人沿着田埂走向稻田深处。

  早有去年改造田的农夫认出了王妃,很快猜出了王妃身边的人是王爷,激动地跪下行礼,高呼千岁。王爷和蔼的示意大家起身:“乡亲们辛苦了!快起来,本王和王妃来看看咱们的收成!”

  婉宁走到田边,蹲下身,仔细端详着面前的稻子。秋霜立刻打开木箱。婉宁取出特制的木尺,动作娴熟地测量起稻杆的高度,又小心翼翼地量取最长稻穗的长度,口中低声报着数字,秋霜则在一旁的簿册上飞快记录:“灵阳县,沼泽改造良田,十万亩。稻杆最高一尺四寸……稻穗长三寸半……”

  接着,婉宁从秋霜手中接过一把锋利的镰刀。宣王本想阻止,怕稻叶划拉伤王妃手,但看着她专注的神情,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只见婉宁选中一颗格外饱满的稻子,手起刀落,干净利落地将其割下。

  她捧着这株沉甸甸的稻穗,用手掂了掂重量,如同捧着稀世珍宝。早有管事在旁支起一杆小秤。婉宁小心地将稻穗上的谷粒捋下,放入秤盘。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小小的秤杆上。

  “湿重……二两三钱!”管事高声报出。

  婉宁眼中光芒更盛,立刻在簿册上记录下来:“单颗湿重二两三钱。”她心中飞快估算着,这十万亩地的总产将是一个极其惊人的数字!远超她最初的预期,甚至超过了白月湾的良田!

  宣王虽然不通农事细节,但看着沉甸甸的长谷穗和粗壮的稻杆,也让他瞬间明白了这份丰收的重量。他看向婉宁的目光,充满了震撼与难以言喻的珍视。这丫头,热爱农事,而且敢想敢行动,她的价值,如同千军万马!

  记录完毕,婉宁才恍然想起被冷落在一旁的王爷,有些不好意思地站起身,兴奋道:“王爷,您看这稻子!比白月湾的还要好!这黑淤泥真是肥沃!”

  宣王含笑点头,眼中满是赞赏:“全赖王妃慧眼识珠,规划有方。此乃辽东之福,亦是本王之幸。”他环顾四周,看到远处已有不少农夫在管事的指挥下开始从岸边割稻,便问道:“王妃打算如何安排这十万亩的收割?”

  婉宁早有成算,目光扫向一直恭敬侍立在旁的灵阳县令:“县令大人。”

  县令连忙上前一步,躬身道:“下官在,请王妃吩咐。”

  “立刻在全县张贴告示,”婉宁的声音沉稳,带了丝威严,“招募全县精壮劳力前来收割稻田,需三万人。工钱仍按之前开垦的旧例,每日三十文,管一顿午饭。十日内,务必将这十万亩稻谷颗粒归仓!”她深知抢收的重要性,要是秋雨来了影响晒粮。

  县令面露难色,三万人可不是小数目,组织调度、工钱发放,伙食安排都是巨大压力,但面对王妃的命令和王爷在场,他不敢有丝毫怠慢,连忙应道:“是!下官遵命!定当竭尽全力!”

  宣王在一旁听着,微微颔首,婉宁的安排井井有条。他沉吟片刻,走近婉宁,低声道:“王妃,如今边境无战事,军士们操练之余亦可轮换参与收割。一则速度更快,二则也能省下些民夫工钱。”他本意是心疼婉宁的钱袋子,之前改造工程就花了她大笔钱。

  然而,婉宁却轻轻摇了摇头,目光坚定地看着宣王,轻声道:“王爷好意,臣妾心领。只是,改造沼泽、种植、管理、收割,这一整套农事,最终还是要落在灵阳县的百姓身上。让他们全程参与,他们才能积累经验,掌握技巧。日后王爷要改造剩下的百万亩沼泽,只需派遣得力管事,这些有经验的农夫都会了,他们就能带领新招募的人手完成。这工钱,花得值。况且……”她顿了顿,“臣妾打算,等这批粮食晒干入库后,给灵阳县每户人家发放三斤新米,让他们也尝尝这沼泽地里长出的好米是什么滋味!更重要的是,这十万亩稻田,臣妾不打算握在自己手中。”

  宣王一愣,疑惑地看着她:“王妃的意思是?”

  婉宁莞尔一笑,迎着宣王深邃探究的目光,坦然道:“臣妾准备将这些稻田,按户分给灵阳县的农户耕种。以后,官府只收取三成的税粮即可。”

  “什么?”宣王这次是真的震惊了,十万亩良田,一年的产出价值几何?那得是多大笔钱财!她竟要拱手分给百姓?“婉宁,你可知这是多大一笔产业?”

  “臣妾当然知道。”婉宁的笑容纯净而坚定,带着一种超越她年龄的通透,“王爷,您心怀天下,志在乾坤。您常说要让天下苍生有地可种,有粮可食。臣妾虽为女子,亦知‘藏富于民’的道理。田地握在臣妾一人手中,不过是臣妾家锦上添花,堆砌金山银山。但若分给万家百姓,则是福泽万家,惠及苍生!百姓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日子能稍稍宽裕些,心中自然感念王爷您的仁政!民心所向,才是王爷您成就大业的根基。我娘常说夫妻一体,共担荣辱。臣妾爹也总教导臣妾,百姓日子好过了,心中安稳,自然不生事端,天下方能太平。臣妾不能上战场为王爷冲锋陷阵,只能在力所能及之处,为王爷稳固后方,聚拢民心。这田,臣妾想分!”她最后的话带着决心。

  宣王怔怔地看着眼前侃侃而谈的小丫头。她的话语如同一道惊雷,劈开了他心中一道缝。他纵横捭阖,精于权谋,习惯的是掌控、是征伐、是利益的交换。而婉宁,这个他以为需要他庇护的小丫头,却以一种近乎赤诚的方式,向他展示了另一种力量——民心的力量,仁政的力量。她看得如此之远,如此之深!她分田,不是为了沽名钓誉,而是真正理解并践行着他口中所说的“天下苍生”!这份格局,这份胸襟,这份毫不留恋财富的魄力……让他这个久居高位的王爷,都感到了深深的震撼与……敬佩!

  一股难以言喻的热流涌上心头,是欣赏,是感动,更有一种被理解的熨帖。他带着王妃回了岸边马车,马车上只有他们二人,他轻轻将婉宁拥入怀中,声音低沉而饱含情感:“婉宁……本王……本王今日方知,得妻如此,夫复何求!你所思所虑,皆为本王,皆为天下。此心此志,令本王……敬佩万分!”他越拥越紧。

  婉宁被这突如其来的拥抱和直白的夸赞弄得有些脸红,但更多的是被王爷支持的欣慰。她靠在宣王坚实的胸膛上,听着他有力的心跳,轻声道:“你虽是王爷,也是我的夫君。”

  宣王松开她,眼中笑意更深,带着无比的宠溺与纵容:“好!就依娘子所言!这十万亩稻田,如何分派,由娘子全权定夺!”

  二人下了马车,王爷沉声道:“灵阳县令!”

  “下官在!”

  “王妃要把她的良田分给灵阳县百姓,你全力配合王妃的分田事宜!务必做到公平、公正、若有差池,唯你是问!”宣王的声音恢复了威严。

  县令早已被王妃的大义和王爷的态度惊得目瞪口呆,此刻连忙应声。

  “是!下官定不负王爷、王妃重托!”县令激动地应下,这对他而言,同样是天大的政绩和民心工程!

  婉宁看着县令,又补充道:“县令大人,招募民夫收割之事也刻不容缓,同时进行吧。秋霜,取一千两银票给县令大人,作为前期招募和伙食的支用。”

  “是,王妃!”秋霜立刻应道。

  灵阳县令感激涕零,王妃不仅分田,连收割的钱都预备好了,这是何等的气魄与周全!

  视察完毕,夕阳为金色的稻田镀上更浓重的暖色。回程的路上,宣王与婉宁共乘马车没有让人伺候。宣王的手臂稳稳地环着婉宁的腰,感受着她身上传来的淡淡稻谷清香和蓬勃的生命力,心中一片安宁与满足。他低头,在她额头轻轻一吻:“累了吧?我抱着你,你歇息。三日回门宴,本王陪你回去,也让你祖母爹娘看看,他们的女儿,是何等的了不起。”

  婉宁靠在他怀里,疲惫与满足交织,轻轻“嗯”了一声。

  王爷婉宁赶回王府时,已经巳时。宣王立刻吩咐人伺候王妃梳妆更衣,王府上下早已备好了丰厚的回门礼:

  象征富足圆满的背刻“乾坤合德”鎏金铭文、长三尺的铜铸全猪。

  象征夫妇守信、阴阳有序的颈系朱红绸缎的活雁一对。

  寓意吉祥的锦鸡羽毛织金团扇两柄。

  象征才德兼备,温润如玉的白玉斗一尊。

  装着今年白月湾婉宁稻田新米的青釉大瓮。

  给岳母的是华贵庄重的正红地金翟纹妆花缎十匹。

  给岳父的是低调奢华的暗云龙纹缂丝料四匹。

  特意给王妃祖母:一对羊脂白玉手镯,两只赤金实心牡丹纹手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