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秀才问狗蛋“这里是谁家的地啊?”
狗蛋有些不解疑惑的道“不知道啊,没有属于谁啊,我们种的地就在入村靠着河边种,这里没人来。”
周秀才听了这话望了大家一眼,看到大家都很动心,周秀才扫了儿子一眼,景宇立马就拉着狗蛋带到远处玩去了。
宝树的族人有人首先忍不住了跑到了湾边,捧了捧水喝了口,甘甜!跑回来兴奋道“不像别人传的北地有些地方是苦水,这水甘甜,我们别去别处找地了就在此安家吧,这里修房子也很好,拾柴火也方便,饮水也不愁。”
水生娘赞同道“还不用和下面村子里的人争抢边界。”
也有宝树的族人道“朝廷说的早到的分上等地,这些不都是上等地么?”周秀才笑而不语。
周秀才道“既然大家拿定好了主意就行,有没有别的意见的,大家一起参谋参谋。”
既然所有人都同意,大家就一起去下面村子找村长商谈地的事。
里正有些意外新来的村民选白月湾的地,毕竟隔村子有一柱香的功夫。
周秀才道:“大家觉得上面也挺好的,就不想再转了。”
里正道“我们这都喜欢大院子,把菜都种自己家院子方便。我家就是五亩地四亩地的院子。宅基地一亩地一两银子,五亩地就是分的一亩不花钱,另外四亩给四两。当然院子最大只能盖五亩地,再大就需要花地价买了。地一人分三亩,白月湾算中等地荒地,要买的话四两银子一亩。”
“你们自己几家人把院子地挑好,如果有需要买地的也想好,明天去县里办地契,县里会来人把地丈量好。”
第70章分地
大家下午商量了一下,就在白月湾定下来。
小桃手里钱财足,但是光她一人买一大片地容易引起村民议论,所以她自己买60亩地,她娘手里还有上等锦缎荷包,手里还有陵州府处理的一批棉布,等着过年再出手,她是不为银钱发愁的。
周秀才是秀才身份,不用交税,他手里有一百多两,就买20亩地。剩下的要修房。
水生母子手里只二两多银子,不买地。
三丫两口买了骡子,手里也没什么钱小桃表示可以借些钱给三丫和水生,都被两家拒绝了。
周秀才觉得宅基地合算,一家五亩地,也可以在院子里种东西。
宝树族里的人心齐,一见周秀才几家全是五亩地宅基地,有钱的借给族人,家家也是五亩宅基地。
晚上小桃一行人躲在骡车里,三丫细心的邀请了宝树娘带着孩子晚上坐车里免得孩子受凉。
小桃和三丫把油布借给了宝树族人搭了个棚子。
第二天里正陪着县里一早就来白月湾丈量土地的差爷。
周秀才带了人到山脚下靠山的一边量宅基地,去白月湾的右边大片地量分的地。周秀才私下用了青色荷包给两个差爷一人一个荷包道“差爷辛苦了请喝碗茶。”差爷在量宅基地时各种边角不规整的地方都未算在田积里。
三丫家是第一家,周秀才第二家小桃母女和桂枝在后面,再来是水生家,往后是宝树族人。小桃娘再次为周秀才细心的安排感动到,她们和桂枝家没个男人,靠着别家容易引是非。
小桃买了六十亩加上分的两亩地共六十六亩。水生娘看得眼热,她们老家里正家也就这些地了。
丈量完地,大家就跟着去县里过地契,小桃想把买的地和她娘一人一半,小桃娘低声道“省的将来麻烦,就落你的,以后当嫁妆。”其他六亩地落在小桃娘头上。
在县城找到了修房子的工头,按照小桃她们南地的样式修,五间正房两头东边四间厢房西厢两间屋子,再搭个两间屋子大小的棚子,一间放柴火,一间关牲畜。青砖瓦房不带院子得一百二十两。泥土盖瓦的就二十两就够。小桃母子已经是要一辈子在此扎根,咬牙修了青砖瓦房。
周秀才和三丫修的土房盖瓦。小桃借了二十两给三丫修房。
工头表示明天就能去动工,也答应了用白月湾村民做零工,一天二十文,不管饭。
水生则是低着头拒绝了小桃借钱给他修房,表示天越来越暖和,他先搭个棚子,以后再修。
回了白月湾,大家手里摸着地契,这下才真的觉得心落了下来,他们这群灾民不远千里,在这北地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落脚之地。
小桃三家有骡车的没有急着搭棚子。
水生下午就带着他爹留下的做木匠的工具,在狗蛋带路说可以砍伐的地方砍了木头和他娘拖回家,桂枝已经在割人高的野草,整理平整,让水生娘背回家铺在院子里晒干,到时候拿来盖房。
往后几天大家都在忙着搭棚子,水生家忙活了半个多月,小桃周秀才三丫三家都在忙着自己的房子事,等三家有空参观水生家都吃了一惊,以为只是搭个避雨的棚子,没想到水生盖了五间,还每间都用枝条栅栏隔开了,有一间灶屋,三间卧房,一间杂物间。棚子全是干草打的草帘子,一层一层叠铺得老厚。小桃娘怀疑水生娘晚上都没有睡觉在一直打草帘子。
小桃有些疑惑,临时住住哪里需要费这么大功夫,这棚子住个几年都没有问题。
“桂枝姐家的宅基地她当了银簪子筹够的,暂时没钱修,我们家先借一间给她住,等我有空再帮她家搭一个。”
“我可以借钱给你修的到时候还我就是了。”小桃小声道,边说边偷偷打量水生。
水生低了头,平静的说:“我们以前也住棚子的,地还没这平整,也没这么宽阔,我觉得挺好的。买宅基地已经欠着你三两了。”
小桃不知为何,就觉得水生越来越不一样了,又说不出哪里不同来。
小桃娘笑着道:“你们要搭这么大的棚子该让我们一起来搭把手。”
水生娘道:“这个时候谁都忙呢。”再说她家扎草帘子,小桃娘母女做绣活的手也不行,来也帮不上忙,还不如桂枝,身上没劲,但是手脚利索,割草是一把好手。当然她这话也只能心里说说。
水生娘看周秀才在,“周秀才,你家有骡子,能不能我和桂枝借你家的骡子用,帮你把你家的地翻出来?”实在不是不想报答小桃,六十多亩,她和她儿也有心无力。等她们母子帮着翻出来都已经晚了,小桃有钱请人早翻出来早种更划算。
周秀才自然不会反对。
接下来的日子,水生娘只要天光微亮就要带着桂枝下地,中午也是地里吃的。一直到天黑尽才回家。她得早点把地整理出来,到时候用骡子一翻就行。得赶着季节把麦子种下去,这已经有点晚了。她儿子是她早上睁眼在抄书,晚上她睡了还是在抄书。她不单自己走路不出声,连带也不让桂枝出声。
水生晚上上茅房才见他娘已经借了周秀才的骡子回来,第二天天刚亮赶紧放下手中的笔,到了地里一看,她娘挽着裤腿,布巾包着头扶着犁把,桂枝在前面牵着,他娘已经犁出一亩地来了,旁边周秀才家的二十多亩地不知他娘这些天已经翻好了。
水生只觉鼻头发酸,几步到了地里,扶着他娘的手“娘我来。”她娘的手扎草帘子,翻地,在这春天里的手却像后山上爆开皮的老松树皮。
水生娘却是掩饰不住的高兴,皱纹里都是笑意。“水生,你看,这么大一块地,整整六亩地都是我们家的了,只再一天时间就翻完了。到了秋收,我们家也能有粮了,到时候还完钱就给买个大缸放粮食,不会潮湿,老鼠也爬不进去祸害……”
第71章买羊
白月湾的新村民整个三月都在地里忙活,得益于三头骡子换给宝树族人用,宝树族人把三家地整理好并种出来了。连带把三家院子都翻好了。
到了四月,大家见到地里麦苗已经两寸长才放了心。水生娘有些羡慕其他三家有骡子,有骡子粪堆来肥地,她就天天只要天亮就背着背篓到树林子里背腐土洒在院子里,隔壁的桂枝已经大好,学了水生娘天天一起做伴背腐土撒院。
水生娘带着桂枝把院子里一圈都种上了丝瓜,南瓜。院子靠厨房的一角种了小葱茄子。半亩地种了黄豆,红豆。剩下的三亩地套种的玉米和红薯。
四月中旬,水生和他娘说了声,自己就一早出了门,去了村口外面大路上,怀里揣着七本抄的书,花了三文钱坐车去了县城。
书铺掌柜看了水生抄的书连连点头,后面抄写的都好过前一本,这年轻人毅力过人,最后这一本字已经有点庄严雄浑的气势了。
掌柜温和的笑道:“你这抄的书后面几本比前面几本好,前面四本按照四百五十文一本,后面三本算五百文。你以后的都算五百文一本。”
水生连忙道谢,询问掌柜可还需要抄字帖,掌柜道多抄几本也无妨,他东家在辽东郡好几个书铺,可以送到其他铺子去。
水生在铺子里等着小二去拿纸,店里进来一个六十多岁头发花白、精瘦、穿着普通棉布有些驼背的老人。带了一本抄书,掌柜赶紧上前带笑道“您老来了。”抄书连打开都没有打开,就恭敬的请老人稍等,奉上了二两银子。老人拿了银子一句话都没说就颤颤巍巍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