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说来拴子这运气不错,也是这孩子与他们夫妻俩有缘。张叔一定非常高兴。”柳仙媱笑着说,挺高兴的。
村长以前经常说多子多福,又多了个孙儿,村长一定非常高兴。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在这个年代生活久了,柳仙媱的思想都变得有些传统了。她也和一些长辈一样,喜欢孩子多些。人多些,人气就足。
王奕之笑着说道:“拴子给卫海叔添了四个孙儿,卫海叔和张爷爷可都高兴坏了。可是让村里那些只能生一胎的羡慕极了。”
“裕景那孩子一点也像在外国生的,不喜住城里,就喜欢住乡下。这一到放假他就找乡下来找曾他爷爷。”
柳仙媱和王奕之到村长家。
孩子们在门口大声喊:“四景,四景你快出来。你家来客人了。”
“四景?谁给起的小名?”柳仙媱听到这名字很惊讶。
王奕之笑呵呵说道:“这事姑姑您不知道吧。”
“拴子的四个孩子,生在四个分别生在四个季节。四季四景,不知是谁给他们起的绰号就叫他们大景,二景,三景和四景。不知是谁先叫的,后来就都这么叫。”
“不对啊,拴子的第二胎不是双胞胎?”柳仙媱不解问,她没细想。
王奕之开心笑着说道:“我就知道姑姑您绝对想不到。拴子那对双胞胎,明明是双胞胎却没有在同一天出生。小哥俩一个正好生在夏天最后一天,另一个则是生在秋天第一天。”
“当时这事可是轰动一时呢。”
柳仙媱听了感慨:“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听到孩子们的叫声,就见一个小男孩从屋里跑出来。小家伙长得白白净净的,倒是像城里的孩子。
“谁啊?谁来我家做客啊?”
小男孩也就是张裕景跑过来,看到王奕之之后,立即像个小炮弹冲过来:“王叔叔。”
张裕景冲过扑向王奕之,王奕之赶紧接住他,搂着他。
王奕之退伍之后就已经来看过村长了,也见过张裕景。只是村里的孩子没见过王奕之才觉得陌生。
都说人与人之间相处需要缘分,王奕之和张裕景大概就是有缘分的人。张裕景第一次见到王奕之就十分喜欢。
“王叔叔,你怎么这么久才来看我。我都想你了。”被王奕之搂着,小家伙撒娇说道。
小家伙六岁已经不小了,个子也不小,而且小家伙还长得白白胖胖的。王奕之也只能搂着他。
“这才几天不见,你就想我了?”王奕之笑着问。
小家伙重重点头:“嗯。我想叔叔你了。叔叔,你教我的武功我都学会了,我打得可好了。曾爷爷夸我打得顶顶好。”
柳仙媱听到孩子这话,她忍不住笑了。
在祖辈们心里,孙辈们就算是放个屁那都是香的。这曾爷爷夸小曾孙的话,那是一没有什么可信度可言的。
听到柳仙媱的笑声,小家伙看向柳仙媱问:“你是谁?你笑什么?”
小家伙好奇地看着柳仙媱,或许是觉得柳仙媱在笑他,他不太高兴。
小孩子的心思都在脸上。
柳仙媱笑着说道:“我觉得你可爱,觉得你一定很厉害,看到你心生喜欢,所以就忍不住笑了。”
“小家伙,你长得非常可爱,我很喜欢你。”
柳仙媱满脸笑容,温柔地跟小家伙说。小家伙被柳仙媱这么直白的夸奖,还说喜欢他,小家伙害羞了,扭头趴王奕之怀里。
柳仙媱看他样子,笑得更开心。
“姑姑,您快别逗他了。瞧你把他给逗羞的。”王奕之说柳仙媱,王奕之摸着张裕景的头说道:“这是叔叔的姑姑,你得叫她姑奶奶。论辈分她是你姑奶奶。”
“姑奶奶?你是四景的姑奶奶?你好漂亮,就当奶奶了?”还没走的孩子好奇问。
柳仙媱招手让孩子们过来,她摸摸头问:“你们也都是张家的孩子吗?”
“我和华柏是,曾小光和周明远不是,王小昔也不是。”其中一个比较大男孩子说。
“那你叫什么名字?”柳仙媱问小男孩子,小孩子说道:“我叫张瑞钧。”
“你是瑞字辈。鸿、文、水、茂、裕、瑞、华、章。瑞字辈,华字辈,咱们张氏一族还真是人丁兴旺。”
柳仙媱笑着说,替张家高兴。她虽不姓张,但当年在她保住张家祠堂之后张家老族长说过,她柳仙媱永远是张家的姑娘。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张裕栋和张裕晴兄妹叫她姑奶奶的原因。
“你说不错,我们张氏一族就是人丁兴旺。”见小曾孙跑出来半天没进屋,老村长拄着拐杖出来,正好听到柳仙媱的话。
老村长年纪大了,耳朵已经不太好使了。明明柳仙媱说话声音不大,但老村长就是听到了。
因为柳仙媱的声音特殊,老村长一直记得。
“叔,我回来了。”柳仙媱越过孩子们去搀扶老村长。
“你可算是回来了,你要是再不回来,我都怕等不到你了。”老村长枯瘦的手握着柳仙媱的手说道,他有些激动。
“我这不是回来了吗?”柳仙媱看着已经满头银发的老村长,眼眶不禁湿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