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秦瑶这恶妇虽然歹毒,今日却实在美丽,刘季控制不住看了她好几眼,又逼着自己闭上眼睛。
他身上还疼着呢,绝不能就这么轻易的原谅她!
闭眼、睁眼、闭眼......再睁眼,客房门前突然安静下来,娘五个的身影全都不见了。
“可恶!”刘季一拳头砸在了桌面上,“出去逛街也不叫老子!”
骂完,脸便因为手上剧痛抽搐起来。
刘季:这日子真是一天都过不下去了!
.......
母子五人是带着书箱出门的。
秦瑶走在前,大郎兄妹四个拖着各自的书箱依次走在后面。
刚一出客栈门口,兄妹四人手中的书箱就把路人的目光吸引过来。
书箱以黑漆为底,上面绘制着各种各样的图案。
大郎那只是功能性最强的,有武器的暗匣,有雨伞的位置,还有手炉,整体外形比较低调。
三郎和四娘的更小一点,符合他们的体型,黑色的漆面上全是用从河边捡来的粉彩石头绘制的童趣图案,五颜六色,花里胡哨,十分可爱。
二郎的书箱是后来补上的,已经增加了肩带的位置和专门放置肩带的单独小布袋,挂在木箱侧面,也是一种装饰。
而且他的书箱增加了一个可折叠桌面,万一完不成昨日夫子布置的功课,就可以提前赶到学堂门口,趁着学堂还没开门,翻出桌板现场赶作业。
当然,有同窗愿意借自己的功课给你抄那也是可以的。
木轮子“咕噜噜”在青石板上丝滑滚动,走得累了,三郎和四娘还停下来坐在书箱上歇了一会儿,这才跟着阿娘继续前行,来到府城书局附近。
秦瑶花十文钱租下一个摊位,招呼兄妹四人过来,“今天我们来做个社会实践课,晚上的读后感就不用写了。”
一听见晚上的读后感不用写,兄妹四人齐声应:“好!”
秦瑶满意的点点头,安排起来。
今天的主题就是代写书信。
这个好办啊,大郎立马把龙凤胎的书箱放倒下来当凳子,又让二郎把他书箱上的桌板展开,打开盛放笔墨纸砚的匣子将里面的东西一一取出摆放好。
最后把自己的书箱放在桌板后面,坐下就可以开张了。
秦瑶站在旁边看着他们布置好摊位,见大郎正在几只笔中挑选,因为桌板不够宽大,不足以同时摆开这些笔,只能先放一只。
“二郎。”秦瑶唤了一声,二郎立马跑到她跟前来。
这个精明的小家伙已经看出她的意图,主动说:
“阿娘,一会儿我让大哥把几个书箱的匣子都打开一遍,每一个格子都不同呢。”
秦瑶冲二郎这小子比了个赞,有这种队友在,她们娘俩不发财谁发财?
秦瑶附在二郎耳边交代:“去把四娘书箱里的文具盒拿出来给你大哥装笔。”
二郎嘿的一笑:“收到!”
阿娘这是打算把新产品也介绍一下,他明白。
出发来府城之前,秦瑶给刘木匠留下了新的图纸,是现代文具盒的演变,和这边常见的抽拉式笔匣不同。
她的文具盒是开合式。
这里没有合页,金属的东西很难弄,成本也高,所以她的合页就用门轴来做。
第240章 营销手段
不过是缩小版的门轴,家家户户都有的东西。
正常门轴很大,上下两个凹槽,中间是圆木,圆木上带着木门,卡入凹槽便能开合自如。
不过也因为不够丝滑,摩擦力大,所以开关门时总会发出“吱呀吱呀”的噪音。
这样的设计,缩小之后就能用到文具盒上,噪音也小了很多。
看到图纸的刘木匠又一次被惊艳到。
他给村民们做了不知道多少扇门,却从没想到,门上的转轴缩小后还能这么应用。
当然,这其中也有环境的局限在,从古至今,读书人用的笔匣就是抽拉盒,使用上也非常便捷,所以就没有再做变动。
但开合式的文具盒,其实容量更大,上下两边都能装东西,只要配上相应的卡槽位即可。
二郎照着秦瑶的嘱咐,把四娘书箱里的文具盒拿出来。
盒子是全新的,出发时秦瑶就带上了,但兄妹四个谁都还没用过。
来的时候,秦瑶就和刘木匠重新招了人手,水磨厂变身文具厂,除了原本就要扩产的神力书箱外,还多增了文具盒这一项。
还没单子呢就先生产,刘木匠觉得风险有点大。
但秦瑶却想着,府城这趟不能白来,这边一大片的空白市场,她却空手而归岂不是浪费?
所以来的时候,秦瑶就让刘木匠组织工人全速生产神力书箱和文具盒,她一定会把定单带回来。
总不能到时候有人想要拿货,她却告诉别人,还没生产呢,您请等等。
每一只从制造厂里生产的书箱和文具盒,身上都会刻上‘开阳县刘家村产’的字样。
所以秦瑶有预感,这一次府城之行,她一定可以把刘家村这个名号打响。
看,大郎兄妹四个的摊子刚摆好,围观的人群就已经里三层外三层。
代写书信的一个没有,倒是来了好几拨问这神力书箱和文具盒的百姓。
交通不便,导致信息封闭,在开阳县早就火起来的神力书箱,府城这边的人还没见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