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手不打笑脸人,何况对方儿媳妇。
刘老汉深吸一口气,勉强换上一个慈祥模样,就是那抽搐的眉头,怎么看怎么暴躁。
“您屋里坐。”秦瑶抬手指了指堂屋。
趁刘老汉进屋背对看不见,反手给了身旁刘季一脚,“去,给爹端碗热水来,没点眼力见的!”
刘季白眼都要翻到天上去,不服的冲秦瑶背影挥了挥拳头,眼角余光一瞥,四个小脑袋叠在窗台上,笑得牙齿都露了出来。
“看什么看!字练完了?”刘季厉声喝道。
四个小脑袋立马缩了回去,继续坐在大书桌前,用树枝当笔,在装满细沙的木盘里写字。
刘老汉稀罕的往儿童房那看了一眼,“还练字呢?”
秦瑶在他对面的凳子上坐下,点点头说:“刘季不是去县城读过一年半的书吗,学了总不能白学,正好给家里四个孩子教点字,趁现在孩子年纪小记性好,多让他们学点东西。”
刘老汉更觉得稀奇,“他还能当先生了?”
刘季端着热水进来,把水放在刘老汉手边,露出一个得意的笑:“这还不简单,就是教他们读写,练练就会了。”
说得轻巧,只有秦瑶知道,他被四个小孩气得都快要悬梁自尽了。
不过到底是一家,这些细节没必要说出去。
听见刘季还是有点用处的,刘老汉火气消了不少,但他来的目的可没忘,问秦瑶对春耕有没有什么想法。
秦瑶一看就知道老头心里有话说,顺着他,请他赐教。
刘老汉喝了半碗热水,抬眼看了看村里东边那连成片的良田,精明道:
“要我看,买地是别想了,不如趁你对刘大福有恩情,去求他租二十亩良田给你。”
他是算过的,二十亩良田的产出,减去租金和十五分之一的粮税,一年种两季,一年能留四千多斤粮食在手里。
全部算成银钱,有二十五两的收入,再减去一些农具上的花费,二十两是怎么都能省下的。
一家两个大人四个孩子,虽不能衣食无忧,但这日子也过得去了。
而且二十亩地,两个人种起来不算太累,秦瑶力气又这么大,只怕还觉得轻松哩。
秦瑶听完刘老汉的打算,心想,爹,种地和砍人那完全是两码事,您可真是太看得起我了。
去年两亩麦她都种不了,何况是二十亩?
第56章 让他死了算了
秦瑶叹气。
这段时间她一直在想办法搞钱,结果想了这么久,就只是把两根牛筋做成了弹弓的皮筋,别的啥也没弄出来。
“那就试试?”秦瑶不是很确定的说。
刘老汉一拍大腿,“就这么定了,你和老三自己商量着来吧,我先家去了。”
刚收上来的麦子还要晒,晒干了还得磨。
这还没完,趁早去找村长借牛耕地,这才是当下最要紧的一件事。
没有牛,纯靠人耕种,那一百多亩地可是要把人耕死。
刘季目送他爹离去,直到不见人影,这才折回院子。
夫妻两一对视,像是知道秦瑶要说什么,刘季抢先道:“娘子,不如我们把那两亩麦卖了吧!”
秦瑶心道你可真是个大聪明呢。
“也不看看咱们那堆杂草有没有人肯要。”好几个月没去田里看过,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草比麦还多。
秦瑶吩咐道:“明早一起去地里看看。”
一起?
不是他一个人?
刘季嘿嘿一笑,“那也行吧。”
不行也得行啊,秦瑶望了望天,这乡下的风景是真美啊,天蓝得没有一点杂质,春天来了,漫山遍野都是五颜六色的野花,微风拂过,深吸一口气,沁人心脾。
夫妻两一块儿进了灶房,一个做饭,一个进里间去找农具。
秦瑶翻了两下,拿出两把生锈的镰刀和两根扁担。另外还有一把锄头,就是这个家里全部的农用工具了。
刘家老宅秦瑶去过好多次,她记得老宅那边的农具屋里,还有好多样式呢,像是耙子、宽面锄头之类的,还有些她叫不上名字。
反正,光是锄地的都有好几种样式,有能除草的、能挖沟的、能开荒的。
秦瑶把磨刀石拿出来,打了一盆水,放下一根小板凳,坐在厨房门前的排水沟边,把生锈的镰刀拿出来磨一磨。
那磨刀的声音,听得刘季头皮发麻,好像带着无限的愤慨,要去杀人似的。
可以清晰感受到,她对下地的抗拒。
而他,又何尝不是呢。
想了想,刘季大着胆子,又提了一次:“要不咱们把那两亩地卖了?钱多没人要,咱们就卖便宜点呗。”
“反正娘子你会打猎,到了秋天进山一趟,再打一头熊来,就够咱们一家吃香喝辣一整年的了,何必这般辛苦。”
“刘季。”门口的人转头眼神犀利的看了过来,手里磨刀动作不停,口中凉凉质问:“这口软饭你丫是吃定了是吧?”
不等他回答,手上镰刀“哐当”往水盆里一扔,“明天你一个人去把那两亩麦子给我割回来,敢少一粒......我就弄死你!”
说罢,大步走到院子中央,拿起一根棍子就去了后院的习武场,把那一人手臂粗的棍子舞得烈烈生风。
想吃她的软饭,也不看看他这废物有没有那个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