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瑶想了想,二十亩确实是最保险的,但她对自己和刘季的种地能力有清晰认知,肯定种不出来。
水磨坊也不是一点收益都没有,以后一个月二百文钱应该是能有的,能当得了买菜钱了。
既然这样,少租点地,空闲时间外出找活干,维持生活不成问题。
“十亩。”秦瑶说完,都有点担心对方因为自己租太少而拒绝。
但她低估了刘功一家对她的感激程度,那天要不是她来得及时,母女俩必定受辱,他们兄弟也必然会死。
刘功还以为秦瑶不好意思开口,再次确认一遍:“三嫂只要租十亩吗?”
秦瑶确定的点点头。
“对了,你们自己的地耕完后,能把牛借给我们用两天吗?”秦瑶试探问。
刘夫人忙道:“这是小事,我家有农具房,租户都能借用里面的农具,只要不弄坏,用完及时归还就好。”
“咱家两头牛一头骡,骡子拉粮被他爹带走了,两头牛一头我们自家留着耕地,另外一头租户想借用只需要付些租费即可。”
“不过是秦娘子你要用,租费就不用了,你好心给它喂两把草,别让牛饿着就行。”
还说,秦瑶要用,就先借给她家。
这其实也是一个互利互惠的事,地里粮食增产,刘大福家也能多分到一点粮食。
别看一亩地也就多个二三十斤的产量,但一百亩两百亩的叠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银子。
说起来,还有个搞笑的事,当初刘季把家里的地都卖了,买下来的人就是刘大福,这次分给秦瑶的十亩靠河良田,就是刘季家原来的。
刘功说:“反正那地三哥也熟,我这腿脚不便,就不跟三嫂你们去选地了,你们看好回来说一声,我记下,免得错租给其他人。”
今天春耕这个重要时节,他和两个弟弟都受了伤不能下地,所以几乎大半都要租出去,村里人都等着租呢,好地更是要靠抢的。
秦瑶答应下来,回头选好就告诉他。
事情顺利解决,秦瑶起身告辞。
不过走之前,看见刘功兄弟那艰难行动的样子,提醒道:
“刘木匠手艺好价格也公道,你们可以找他打一副轮椅,还有手持双拐,平常行动也方便些。”
结果娘几个都是愣愣问她,什么是轮椅?什么是拐杖?
她们只知道老人家用的棍子,那也撑不住啊。
秦瑶一挑眉,“你们不知道?”
母子五人皆摇头。
“纸笔有吗?我画下来,你们拿去给刘木匠,他看得懂我画的图。”秦瑶道。
第66章 犁田
刘夫人赶忙说有,让小女儿去她二哥书房把纸笔拿来。
刘功二弟刘利正月里刚成婚,他就是当时张氏口中那个被父母送到县城读书半个月就因为舍不得车马接送费而退学的人。
但后续的事情张氏没说,那就是后来刘利直接去县城姑姑家长住,在县城书院读书。
本来今年春天就要去县城考试,通过了的话,就能获得参加府试的资格,如果考过府试,就是秀才了。
然而,一场匪祸,耽搁了他今年一整年。
幸好订婚的女方并没有因为他腿的事退婚,两家还是如期完成了婚礼。
刘利看着秦瑶拿起纸笔绘制图纸,觉得她这人很不寻常,虽然提笔姿势怪异,但下笔线条横平竖直,无尺自直,一看就是常年画图的人。
村里人都知道秦瑶是外地逃难过来的,并没有人知道她逃难之前家世如何。
现在刘利猜测,她家里之前肯定是富贵之家。
要不然一女子,能写会画尚且可以说是家中重视疼爱,但想学会一身本领武艺,就不是寻常百姓能有的见识。
秦瑶自然知道刘利看自己的眼神里全是探究,不过死无对证,全靠她一张嘴胡说八道,也不会有人拆穿。
所以她坦然得很,有问必答,反正爱信不信。
这次,她就说她家里有叔伯喜木工,她跟着学过皮毛。
其实是前世在基地里为了生活打过很多零工,在医疗器械工厂培训过。
图纸画好,一张是双拐图,刘利和他三弟只断了一条腿,用这个比较合适。
一个是木轮椅图,做法其实很简单,大木轮过于奢侈,也不好做,短期使用而已,所以椅子上加四个小木轮就可以了。
中间坐凳板子可拆卸,方便上厕所,轮椅还加了扶手,方便刘功他娘子推动,可以说是想得很贴心到位了。
图交给刘夫人,秦瑶转身就撤。
刘夫人想表达感谢的机会都没有,也惊与秦瑶的大方,这样精巧的图纸,说送就送,一点没有藏私的意思。
就是图纸上标注一些奇怪符号他们没看懂。
不过秦娘子说刘木匠知道,那就拿去给刘木匠看看吧。
“哦,这啊,这是阿伯数字,西域那边都用这个数字当咱们的壹贰叁,府城啊京都啊,都已经沿用这个数字了。”刘木匠解释道。
刘夫人点点头,原来如此啊。
“秦娘子懂得好多啊。”刘家小妹刘月娘佩服道。
刘木匠认可的点点头,“那是当然,秦娘子可是去过府城的。”
准确来说,是瑶娘去过府城。
秦瑶本人也有些意外,在原身记忆里居然还看到了阿拉伯数字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