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女儿知道了。”顾姜羽轻轻点头,朝谢锦云方向望去。
顾姜蓉也点头,小心翼翼抬头望向谢锦云,她今日穿着香妃色掐金柳絮碎花长裙,肤若凝脂,面若银盘,眼如水杏。
顾姜蓉只在众人口口相传的只字片语里对谢锦云有一丝了解,再加上长姐顾姜羽对太子妃的赞誉,知道太子妃是一位才貌出众,品德高尚的妙人儿。
见了真人才知道,二姐夫宋谦瞎了眼,竟放着仙妻不要,做出败坏品德之事。
只是顾姜蓉从未在梁婉知面前露出半点不满,她的母亲教导她,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姐妹之间要和和气气,互相扶持,才能永保顺遂。
母亲向来一视同仁,她不想母亲难做,收敛了对梁婉知所有的不满。
“见过太子妃,太子妃万福。”西平王妃领着两个女儿向谢锦云行礼。
谢锦云抬手一扶,道:“皇婶快请起。”
“多谢太子妃。”西平王妃起身。
谢锦云先看了看西平王妃,而后看向西平王妃后面的顾姜羽、顾姜蓉,轻点了一下头。
西平王妃穿着翠绿云纹褙子,手腕佩戴翡翠镯子,身形丰腴,眉眼温和。
顾姜羽着鹅黄色百褶裙,眉目与梁婉知很是相似,可二人气质却大不相同。
梁婉知一眼看去,眼中透着市井之气,满目算计。
顾姜羽却平添一股随遇而安的随性,眼眸中饱含世俗冲击下的沧桑,又归落于净土。
而她身旁的顾姜蓉,模样娇俏,眼眸十分灵动,充满着少女鲜活力。
就像春日新长的绿芽,尽情成长,无忧无虑。
“这二位,想必就是西平王妃名下双姝,本宫虽在燕京长大,却对顾家嫡长女的才情颇有耳闻,本宫的启蒙先生南山恩师曾去凉州文坛与顾大姑娘交流过中庸之道,不知顾大姑娘可还有印象。”谢锦云向西平王妃表明自己的善意。
西平王妃心中大喜,转头看了看顾姜羽。
顾姜羽走前一步,莞尔一笑:“太子妃见笑了,臣女那时年纪轻轻,不知轻重,只读得几本书,便要与南山先生辩论,实在是不自量力。”
读书虽好,可女子才情盖过男子,便是女子的错。
她便亏在这里。
谢锦云看她眼中暗淡的光,便不再多提顾姜羽的过往。
“太后娘娘在宫中等着,你我便一同进去给太后请安吧。”
第386章 帮扶
谢锦云先迈入太后宫殿,西平王妃走在她身侧。
宫殿内传来太后与沈皇后的声音,谢锦云脚步缓了缓,就听到沈皇后说:“臣妾没料到还有这层缘故,臣妾若知道西平王妃的长女姜羽姻缘不顺,臣妾定早早同皇上说此事,也不必拖到二十三四,时至今日未再许有人家。”
谢锦云听到沈皇后虚情假意的话,唇角扯了扯,快步走到殿内。
沈皇后声音止住,太后见谢锦云过来请安,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
“孙媳给皇祖母请安,皇祖母万福金安。”谢锦云道。
太后抿嘴一笑,说道:“快起来吧。”
“多谢皇祖母。”谢锦云起身,坐在太后右手旁下方的椅子。
西平王妃带着顾姜羽和顾姜蓉给皇后、太后行礼。
“臣妾(臣女)见过太后、皇后……”
太后微微点头,目光复杂地看了看西平王妃。
西平王若不伤着身子,必定是人中龙凤,娶燕京世家女,如今的西平王妃乃凉州前任县令之女。
太后只见了两面,但西平王妃每年都会从凉州送礼给太后。
太后对西平王妃印象还不错。
“起来吧。”太后声音温和地说。
顾姜羽与顾姜蓉纷纷扶着西平王妃起身。
太后见顾家双姝的一举一动,很是满意。
让西平王妃与顾家两女坐下后,太后便直接说道:“你来时,皇后同哀家说,姜羽丈夫早亡,如今待在府中,未再议亲,她已到这个年纪,你为何从不曾与哀家提过此事,拖到今时今日才带她回燕京。”
凉州天高皇帝远,西平王妃每年给太后送礼,只报平安不报忧。
加上顾姜羽自己的原因,年岁就一年一年拖下来了。
若不是顾姜羽意识到因自己的缘故,拖累了幼妹的姻缘,只怕是要瞒太后一辈子。
沈皇后有意拉拢西平王府:“西平王妃可莫要怪本宫多嘴,本宫的哥哥半个月前去凉州走了一圈,了解到顾大姑娘的事,女儿家婚姻大事是人生第一事,本宫知道此事,自不敢瞒着太后娘娘。”
西平王妃唇瓣轻扯,起身道:“太后……”
“行啦,哀家知道你有你的苦衷,如今姜羽在京中,她要个什么样的人家,你心里可有数?”太后问道。
谢锦云默默的听着。
西平王妃正欲说话,沈皇后便急着说道:“太后,姜羽的婚事不如交给臣妾吧,臣妾定好好帮姜羽挑选夫婿。”
西平王妃眼皮子狠狠一跳,看了一眼谢锦云。
顾姜羽的婚事若落到皇后手里,只怕无端生事,对谁都不利,西平王妃坐不住了,她立刻起身,哪料顾姜羽却先起身说道:“臣女恐怕要辜负皇后娘娘的美意了。”
沈皇后黛眉微拧,面上笑容不减:“不知可是姜羽已有心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