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肯定得多多了解南山先生,以免犯蠢,惹了南山先生不快,辱了咱们永宁侯府这块百年忠烈的匾额,哲言,你给老夫人说说,你堂婶都传授了你什么规矩。”
卫氏看向宋哲言,眉毛微微挑起。
她这些话,无疑像刀子一样,扎在宋老夫人的心里。
宋老夫人隐隐攥着手帕,克制着心中的怒火。
宋哲言道:“堂婶并没有和我说,南山先生喜欢什么样的人,她只告诉我为人处世之道,只要我做到了,君子谁人不喜呢?”
宋老夫人如鲠在喉,想起宋广泽开口便是下人、婢子,没有一点规矩。
她倒从未仔细瞧过宋哲言,不知宋哲言能说出什么来:“那你堂婶和你说了什么为人处世之道?”
“与人交善,本分做事,待人诚实,自重知足,谦虚专注,心无杂念,又有哪位先生不喜欢我这样的学生呢。”
“倒是没有必要处处迎合先生的脾气,去做先生喜欢的那种人,人各有优势、各有缺点,我若处处展现我的优点,先生哪里知道我的缺点在哪里?”
“堂婶说了许多,最后堂婶语重心长的告诉哲言,人最贵的不是学识在前,而是善念。”
宋老夫人听到“善念”二字,眉头猛地一蹙。
卫氏听的心花怒放,她本来想刺激刺激宋老夫人和张氏,却没料到自己的孙儿竟然成长的如此快。
“这还得锦儿会教,往常我说一千句,都不如锦儿三两句呢,大嫂,是吧?”
被叫到的张氏,面上藏不住的阴沉:“锦儿说要谦虚,在我们面前显摆有什么用。”
卫氏抽出帕子“呵呵”的笑了两声:“老夫人都觉得锦儿学识好,都愿意将泽哥儿送到锦儿跟前学规矩,大嫂这话说的,是对老夫人的安排有什么不满,还是你觉得锦儿教的不好?”
张氏顿时龇牙:“胡咧咧的一大堆想离间我和锦儿的婆媳关系不成,你也不看看她是哪房的儿媳妇,信不信我撕烂你的嘴。”
“啪。”宋老夫人心里本就一团火,如今看张氏也不成气候,气不打一处出,重重拍桌喝道:“够了,要吵出去吵,没得在我跟前吵的我头疼。”
“锦儿,你先回院里吧,我回头让你母亲去瞧瞧泽哥儿身体情况。”
“好的。”谢锦云福了一个身,就先走出了慈松堂。
卫氏拉着宋哲言也退出了慈松堂,跟上了谢锦云:“锦儿,那小娼妇的儿子,根本不是病了,她是被那个小娼妇一大早带出了侯府,还是跟着泌雅轩的赖嬷嬷一块出门的,你说,你婆母一大早叫人把她带出侯府,是想做什么?”
第75章 规矩
“不知,二婶也不知道吗?”谢锦云反问。
谢锦云心里清楚,卫氏不想让她带宋广泽,巴不得宋广泽废了。
她这人报复心强,梁婉知因广文堂学位的事情害宋哲言大病一场。
她和梁婉知的梁子就这么结下了,怕是不会那么容易放过梁婉知呢。
卫氏看着她笑了几声,没回答这句话:“你说,老夫人为何对那个女人的孩子那么上心,我这段日子一直在琢磨着那个女人口中的丈夫。”
谢锦云眉头微动,侧耳聆听。
卫氏双手扯着自己的手帕:“我思来想去,就只有一个可能。”
花溪有些激动的看向卫氏,好奇的问:“二太太,是什么可能呀?”
卫氏转过身子,伸手点了一下花溪的鼻尖:“我瞧那宋广泽不像个五六岁的孩子,他更像是七八岁的人。”
“七年前那会,侯爷还在世,老夫人又对那孩子那女人那么上心,我就在想,那宋广泽会不会就是大哥的外室子,偷偷瞒着大嫂呢。”
花溪差点被自己的口水给噎死。
对着卫氏干巴巴的笑了几声。
二太太,你的脑回路当真有趣。
“你瞧那小模样,长得跟大哥一模一样。”卫氏一边说一边细想。
谢锦云暗暗轻叹。
因为宋谦也长得和永宁侯一样,宋广泽是宋谦所生,子承父貌,那和永宁侯相似些,也有可能的。
卫氏看谢锦云感叹了一声,凑到她身边低声说:“你也觉得吧。”
“这,不会吧,兴许是巧合呢?”谢锦云道。
花溪急的跺脚,有意提醒卫氏:“奴婢瞧着,泽少爷与世子相像。”
“没错,宋谦像大哥多一些,兄弟二人长的像也有可能,就是……唉……”卫氏也长叹了一声。
花溪眉头隐隐暴乱,她感觉卫氏有时候挺蠢的。
该想不想,不该想想多了。
“二婶怎么了?”
“你可别提醒你婆母,我怕她和老夫人大闹一场,少不得闹出人命,她如今这样和小娼妇过着,我倒是乐意看着。”
“你不知道,我每每瞧见那什么婉儿的站在你婆母身旁,你婆母手里还牵着泽哥儿的时候,我就觉得那画面挺逗的,够我笑到死了。”
说着,卫氏就拿着手帕,掩面大笑。
花溪在背后,白了卫氏一眼,暗骂她蠢而不自知。
谢锦云无奈的微微摇头。
张氏突然在身后骂骂咧咧:“笑什么,有那么好笑吗,也不怕把大牙笑掉。”
卫氏止住了大笑声,转头看向张氏,她看张氏的眼神,带着怜悯与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