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远舟听的很仔细,也并无觉得顾长宁提出来的问题哪里不对劲,谢家在燕国的影响力太深远,谢词带出来的兵个个忠诚于谢词,一旦有人煽风点火,恐生内乱。
可是贺远舟管不了这么多,他要的……就是乱。
越乱越好。
乱起来,皇帝才会一直用他。
等江山平定,又哪还有他贺远舟的活路。
他把顾长宁看的清清楚楚,帝王心,向着的只有皇后,底下的臣民们,若谁不听话,他都会找个由头灭了谁。
贺远舟从一开始就明白,自己不过是帝王权衡朝势的棋子。
“先退下吧。”顾长宁故作烦恼,揉了揉眉心。
贺远舟道:“若皇上怕燕国内乱,可以安排谢二公子入军营安抚谢家军,先稳定下军心,余下的事情便好办了。”
“嗯,你先让朕好好想想。”
“那微臣先告退了。”贺远舟作了一揖,转身离开大行宫。
谢锦玉跟谢锦云从内室里走出来。
顾长宁当着谢锦云的面,把贺远舟递上来的供词烧了。
他的折子底下,还有另一份供词,这是谢锦玉私下暗访时查到的内幕,也是谢词被人诬陷的幕后主使人名单。
顾长宁把名单推到谢锦玉面前:“拿着朕的令牌和名单,先去牢里把大将军带出来,再让大将军按着名单抓人。”
谢锦云怔了怔,走到顾长宁身边:“你要直接放了我大哥?”
“是朕派人把钥匙送到大将军手里,也是朕让大将军保管地下行宫的宝藏,作为后期维修重建战乱地区的启动资金,大将军无罪。”顾长宁几句话,就改变了谢词的命运走势。
但是要做到让辰国百姓平息怨言,顾长宁的决定远远不够。
“大将军出狱后,辰国各地设施粥棚点,接济和救助因战争失去家园的百姓,抓辰国内政贪官污吏,游街市众,斩首,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要快,要声势浩荡。”
顾长宁发布命令时,眼底散发着一抹犀利的光:“辰国百姓之所以怨气升天,是这些年,辰国内政腐败,贪官污吏横行,赋税繁重,百姓食不果腹,君王漠视民生苦难所造成,加上战争之苦,令许多百姓颠沛流离,大将军的案子,正好踩在了百姓痛处。”
“百姓们找到了发泄口,再加上辰国内政官员暗中煽风点火,两股势力加起来,大将军便成为辰国的罪人,这些幕后主使者就是想看朕在这里斩杀了燕国的大将,朕若顺应辰国局势,杀了谢词,将来辰国的主导权,就会在这些幕后主使人手里,所以,无论如何,大将军必须活下来,绝不可以当成贺远舟占有臣妻的刀子,也不能成为政治场上的牺牲品。”
顾长宁说完,就拿出黑色令牌:“立刻去牢狱,传朕口谕,带大将军出狱,让他尽快归队,捉拿辰国的乱臣贼子,降我大燕者,不杀,不降大燕的臣民,无论男女,杀!”
……
“大人。”
贺远舟前脚刚回到贺家,后脚他的司卫便前来禀报:“皇上派户部侍郎释放大将军出狱。”
“你说什么?”贺远舟脸色大变。
监察司卫道:“千真万确,还有几名大将军身边的亲卫兵,带着铠甲和马到牢房迎接,声势浩荡。”
贺远舟脸色阴沉了下来。
他双手用力攥紧,转身走出贺家,亲眼看着谢词穿着铠甲从牢里走出来,然后带着他的亲兵闯入了一个又一个巍峨的府邸,押走了位居高位的辰国官员,还有权势滔天的世家大族们。
这些人,是辰国最后一股反抗燕国的势力,谢词带着士兵强势辗压,不服者或手握兵器者,就地正法。
他们的尸身毫不遮掩的被谢家军从府邸拖出,游街示众。
遭受辰国君臣鱼肉的老百姓,终于有了发泄口,纷纷捡起碎石朝囚笼砸去,骂声连天,以泄民怨。
顾长宁这种雷厉风行的手段,震慑的其余观望风口的辰国小世家们,心惊胆颤。
在此之前,他们从未把这个在辰国为质十年的人,放在眼里。
再加上顾长宁来辰国境内时,一颗心都挂在当时沉睡了两个月的谢锦云身上,未在朝政上做出任何决策,如今憋了一出大招,把一些辰国余党震的不敢动弹,甚至瑟瑟发抖。
辰国的兵力,早已被打散,靠着世家养的私兵与暗卫,如何抵挡燕国的百万雄狮?
短短几日时间,遭受了一场腥风血雨的辰国世家们,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平静……
第706章 取信
深夜,谢词推门而入。
陈清棠听到推门声,立刻就睁开双眼,坐起身。
姚嬷嬷唤了一声:“大将军。”
谢词“嘘”了一声,怕惊扰了陈清棠,可陈清棠早已苏醒。
谢词走到床帷,掀开帘子时,陈清棠便坐在床边,眸光热烈又深情的看着对方。
谢词微微一愣,唇瓣微张,正欲开口唤她,陈清棠却先扑到他怀里,双手环抱住了谢词的脖子,委屈又欢喜的唤道:“将军。”
“夫人。”谢词往后退了一小步:“我身上都是血腥味,脏的很。”
“我不怕。”陈清棠紧紧的搂着他,只有这样她才能从他身上获取一丝丝安全感。
她本不是脆弱的女子,眼泪却止不住的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