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说?”谢锦云问道。
卫氏道:“他就站在书房院外,也不提盏灯,一张脸拉的老长,阴沉沉的。”
谢锦云能想象得到,宋谦站在老侯爷的书房前,是以怎样的心情面对老侯爷。
逃兵、欺君,无论哪一条祸端,都能掀起万丈浪潮,拍死永宁侯府。
“对了锦儿,南山先生说的一句话,点醒了我,所以,自从从沈园回来后,我心里一直有个问题,想同你说。”卫氏猛然抓紧了谢锦云的胳膊。
谢锦云道:“二婶请说。”
“你说……”卫氏慢慢的凑到谢锦云耳边,压低声音说:“你说七年前,西关一战,宋谦他上没上过战场。”
换作别人,可能就捂着卫氏的嘴巴,劈头盖脸的骂卫氏了。
可谢锦云听到卫氏的话后,不但没有什么表情,反而向卫氏投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卫氏看到谢锦云的神情后,捂住了自己的嘴巴道:“我胡乱说的。”
“有些事情,你胡乱一想,也许事情就真的不简单,但这世上,只要你做过的事情,绝不可能密不透风,我记得,西关一战,萧家嫡长子也参与了,这场战争活下来的人,没有一人健全。”谢锦云道。
或许,这本来就不是一场普通的战役。
卫氏脸上的表情渐渐凝重。
她的三个儿子死的不明不白,只用几具残缺的尸体和几件战袍交差,那活下来的人,是不是知道西关战役的历史?
“二婶,切莫多想,我今日来还有一事想跟你说,二叔若想走出困境,便要遵守老祖宗的规矩,立嫡立长,立君立贤,不与小人为伴,等二叔回来,你把这几句话告诉他,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
……
“这些话是谁跟你说的?”谢锦云走后,宋鸿凯刚好回到宅子,面色严肃的盯着卫氏。
卫氏道:“谁说的很重要吗?”
“当然重要,你不知道,皇太后带回了七皇子!”
轰动满朝文武百官……
第137章 画像
卫氏起初没反应过来,等过了一会儿才知道自己的丈夫说什么,声音尖锐出声:“七皇子回宫了?”
“嘘。”宋鸿凯差点被卫氏的反应吓死,赶忙上前捂住卫氏的嘴。
卫氏闭上了嘴, 不敢胡乱说话。
现在朝廷局势因几位皇子暗中较量而越发紧张。
宋鸿凯的官职不高,因此还可以勉强苟着,却也不敢与人为伴,站在哪一方。
但梁王不知怎的,几次向他抛出榄枝,有意拉拢。
如今梁王掌着吏部,他只要迈前一步,就能升上去,进吏部做事。
可他也知,伴君如伴虎,梁王不是好惹的人呐。
一切利益,都得用同等的代价来交换。
而卫氏代谢锦云给宋鸿凯的几句话,着实给了宋鸿凯一个方向。
“是锦儿说的。”
“谦儿她媳妇?”宋鸿凯愣了一下:“她来过了?”
“刚走了一盏茶的功夫,我看她是特意过来说的。”
宋鸿凯眉头深深皱起,问道:“那她……”
想起他曾见宋谦与梁王在酒会见过面,心中疑虑越发深沉,那句话始终没有问出口,便作罢了。
“怎么了?今儿个遇到了什么事,说个话有半句没一句的。”
“没什么。”宋鸿凯道:“我们这样搬离主宅,兴许不是坏事,下次谦儿的媳妇再过来,你多提点一下她,让她多叮嘱谦儿,别让他走上歪路,害了侯府。”
卫氏不屑轻哧:“你倒好心还惦记着侯府生死,你看老夫人管过你死活没有。”
说完,卫氏懒得再和宋鸿凯说,转身回屋子去了。
……
“夫人。”谢锦云回府的途中,花溪掀开帘子看了一眼,突然转头唤谢锦云。
谢锦云一脸不解的看花溪。
花溪却着急的把马车帘子掀起,指着外面道:“是大太太和安姨娘。”
谢锦云顺着花溪所指的方向看去。
马车不缓不慢的前行,谢锦云一眼就看到张氏与梁婉知从马车下来,一名年轻男子正好从茶馆里走出来,面带恭谦的向张氏行礼。
谢锦云心头猛地一缩,无尽的恨意涌上心头。
他叫周榆景,擅长经商,为人阴险奸诈,视她三哥谢礼为自己的竞争对手。
前世,从她三哥口中提过几次。
她原以为周榆景只是她三哥在生意上的竞争对手,临死才知道,把她推给顾长宁,设计她不守妇道的阴毒之计,是周榆景在背后为宋谦和梁婉知谋划。
他不仅仅是三哥的竞争对手,最后成为梁王的谋士,诬陷谢家满门。
好啊,都聚齐了。
“花溪,你下马车去帮我买些点心,顺便让你哥哥查一查太太和安氏出门见的那个男子,是什么来历,我要知道安氏和那男子是何时结识。”
“是,夫人。”
马车靠在小巷子里停下来,花溪下了马车后,就走小巷子回永宁侯府。
一个时辰后,花溪抱着福禄茶馆买来的点心回侯府,顺便将她哥哥查到的一些眉目,一五一十的告知谢锦云。
“夫人,奴婢的哥哥认识那男子,他叫周榆景,是生意人,早半年前,那周榆景就托奴婢家的哥哥找一个心上人,还亲手画了一幅画给奴婢的哥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