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若麟站在炉灶前,听着外面食客们坐在许记大口吃喝,闲聊调笑,恍惚间回到以前,有图画书,有父母陪伴的年岁——不同的是,锅铲传承到自己手上,“夫妻档”早已变成“父女档”。
与小龙年纪相仿的时候,她与家人一起,有足够的关怀和爱,精神比物质更富有。反观小龙,似乎没有那么幸运,王雪眉无法在抱起小龙的同时抱起装满碗筷的篮筐,母爱和面包只能二选一。
“不知道小龙怎么样了……”许若麟三番五次往外瞧,无法静下心来。
随着时间推移,新闻报道对许记的负面影响似乎越来越小,不少食客回头,许记今晚的生意竟出奇好转。外面的食客越来越多,许若麟不知道这场风波是否已经过去,眼下积压的单子让她不得不集中精力。
好久没有父女搭档,许若麟马力全开,向一张张点菜单发起进攻。外面炎热无风,厨房内也如同蒸笼,她手里动作不断加快,额角的汗珠全速滑落,后背被汗水彻底浸湿。
许有添将新的单子夹在夹单器,吩咐许若麟:“若麟,你先做这张单子的生菜鱼丸汤,小孩子饿了。其他的按之前的顺序做,不用跳。”
她点头,然后赶紧确认:“爸,有小龙的消息吗?”
许有添皱眉,摇摇头:“还没有,你专心炒菜,我会一直留意。”
许若麟叹了口气,优先做生菜鱼丸汤。她把滚烫的汤碗端到桌子上,小孩子甜笑感谢许若麟。她回以微笑,却越发揪心,不知道小龙是否安好。
小龙还没找到,店里越来越忙,她正着急上火,章以灏来许记吃饭。见她状态不对,他连忙上前。
章以灏眉心微蹙,关切地问:“许小姐,怎么了?”
“小龙走丢了,”许若麟语速飞快,“雪眉姐和波叔出去找人,偏偏今晚店里很忙,我快烦死了。”
章以灏快速思考,杂志社的工作完成得差不多,今晚把收尾的部分做好即可。他挽起袖子,解她燃眉之急:“我帮你。”
说罢,他端走传菜窗口的豉椒炒虾球,转身给六号桌上了一打清霖啤酒和一大瓶芬达。
许若麟眼看他快速进入服务员状态,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她钻进厨房,加紧速度炒菜。灶头火光冲天,油烟升腾,一道道镬气十足的炒菜接连出炉。
许若麟、许有添和章以灏合作无间,晚市生意逐渐走上正轨。章以灏手脚麻利,临危不乱,许有添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不时向他投去认可的目光。经过近段时间几次相处,许有添看章以灏,那是怎么看怎么顺眼。
许若麟一手端一碟炒菜,迈着小碎步上菜。章以灏见状,连忙上前分担,把较重较烫那份咸蛋黄金衣虾球端走。她一只手上顿时轻松,心头泛起一股暖流——要是没有他,今晚指不定乱成什么样。
她刚把凉瓜牛肉端到食客面前,楼上的苏阿姨牵着小龙跨步走进许记。
“若麟,这是你家伙计的小孩吗?”
许若麟低头一看,大喜过望——苏阿姨牵着的正是走失多时的小龙。
她一把抱住小龙,来回检查他是否有伤。见他毫发无损,才狠狠地松了一口气。
“谢谢您,苏阿姨,孩子妈妈寻人去了,我给她打电话。”
许若麟赶紧通知王雪眉和波叔,小龙已经找到,人就在许记。
她招呼小龙坐好,蹲下轻抚小龙的头顶。小龙撅着嘴没有哭,但看起来有些后怕,有些委屈,好像还有些恐惧。她不敢问发生什么事,只好发挥自己的看家本领——给小龙做好吃的。
眼见小龙安然无恙,许有添和章以灏同时放下心头大石。章以灏留下照顾小龙,许若麟返回厨房。
她盯着冰箱里的猪扒,想起刚才有食客给孩子点了,顿时有了主意。
许记之前用“飞排”——其实就是比普通排骨多些脂肪,肉质松软些,靠近猪颈部位的带骨肉排。无奈成本太高,数量也少,麦云泽家也不是时常能够供货,许有添提议改用带骨的梅头肉排。
梅头肉排处理干净,然后用刀背拍松,是必不可少的步骤。许若麟从不偷懒,深知要做出好菜,就得从一开始下功夫,而且要注重细节。用蒜蓉、白洋葱丝、生抽、老抽、白砂糖、绍兴酒腌梅头肉排,再加半只鸡蛋和玉米淀粉,肉排一定滑嫩。
她从冰箱取出一份腌好的梅头肉排,回头透过传菜窗口,看见章以灏背对厨房,蹲着对小龙说话,似是在安慰幼小的心灵。
她连忙将腌好的梅头肉排滑入热油,中火炸至几乎全熟,捞起沥油,再另起一锅,中火爆香蒜蓉,与白洋葱块和青椒块翻炒均匀。她倒入番茄酱、白米醋、白砂糖和水,小火煮开,与沥过油的梅头肉排一起翻炒。
她左手持锅耳,右手握锅铲,互相配合,颠勺间食材在炉火上并肩起舞,精准回归原处,酱汁与肉排完美融合,橙红透亮,香气扑鼻。
许若麟把京都肉排放在小龙面前,章以灏把小龙抱到椅子上。
她弯下腰,把香喷喷的京都肉排往小龙的方向推,柔声细语:“小龙,你看姐姐给你做了什么好吃的?”
小龙惊魂未定,瞥一眼桌上的美食,目光呆滞地扫过许若麟和章以灏,怯懦地摇头。
许若麟不气馁,耐心地用刀叉把肉排切成一口大小,放在白米饭上。“小龙,你饿不饿?吃饱了才有力气打怪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