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次看见这样的售货员,让宁媛更确定,她的人生真的重来了!
她在百货大楼上下溜达了一轮,县城百货大楼还是记忆里的样子,东西看着多,但是没什么花样。
很快改开后,南方就先富起来,八十年中后期,就会慢慢地开始不要什么布票、粮票、邮票、肉票、工业券……。
不过现在还是计划经济时代,各种票比钱难得。
好在她还有点自己攒下来各种肉票、布票等,没有蠢到把这些都纳贡给唐珍珍。
一个小时后,宁媛提着一瓶宋河粮液、一个鞋盒子、一个暖水瓶出来了。
大老远,她就看见了华子载着肥料的拖拉机,她提着东西匆匆跑过去,笑了笑:“华子哥,咱们回去吧!”
华子笑着道:“行嘞,走!”
拖拉机突突突地一路又出了城,往村里赶。
两人坐着拉农药的车回到村里已经是下午。
到村口时,宁媛看左右没人,忽然把酒递给华子:“华子哥,这个给你和老支书。”
华子马上错愕地拒绝:“这不是你结婚用的酒吗?这可不行!”
宋河粮液一瓶可要2块5毛钱,可不是大队供销社那些特别便宜的几毛钱的酒
宁媛笑着弯了眼:“对啊,我结婚了,请帮过我的人喝酒呢,不违反纪律,我走啦!”
说着,她把酒瓶往华子怀里一塞,提着剩下的东西跳下拖拉机就跑了。
虽然她用了些话术哄老支书帮自己。
可老支书是个好人,不然他也不会同情自己,让华子哥帮她进城领证。
“等等……哎呀……”华子还开着拖拉机呢,只能赶紧把酒往车斗里塞好,不好叫人看见说闲话。
先把拖拉机开回村生产队的办公室了。
“阿爸,你看这……!”华子把事儿给老支书说了。
他怕收礼会违反纪律。
老支书吧嗒吧嗒抽着水烟,瞧着那瓶宋河粮液,点点头——
“那姑娘昨天还给送了喜糖,几个小娃娃乐坏了,是个知恩图报的,收着吧,算不得违反纪律,喜酒而已!”
华子很高兴:“好勒,今晚叫满花炒一碟花生米和小鱼干。”
这年头,下酒菜也就是花生米和炒小鱼干便宜了。
老支书想了想:“对了,告诉满花,这几天,就算给宁知青结婚假,不扣工分了。”
满花是队里的工分记分员,也是华子媳妇儿,是老三届的知青,嫁了村支书家。
华子点头:“好勒。”
宁媛提着鞋盒还有暖水壶,一路回了牛棚。
下午四点深秋灿烂的阳光下,荣昭南大老远就看着一个人影一路小跑过来。
姑娘两条辫子晃啊晃,她整个人看起来就像一株田野上的灿烂的雏菊。
荣昭南看了一会,垂下眼,继续修房顶。
小特务是在县城完成了她的任务,才这么愉快?
宁媛回到牛棚边的小房子,把东西一放,拿着搪瓷杯灌了一大口水才觉得解渴。
“奇怪了,刚才也没在牛棚看到荣昭南,这人跑哪里去了?”宁媛环顾周围,有些纳闷。
忽然房顶上传来男人清冷的声音:“找我有事?”
宁媛吓了一跳,抬头看去,却发现房梁上猫着个人。
“你在上面干什么,吓死人了!”她忍不住吓了一大跳。
荣昭南单手随便一撑,干脆利落地一个漂亮后空翻,擦着宁媛落下来。
宁媛忍不住瞪大了眼,鼓掌:“厉害了,你以前学过体操?”
荣昭南:“这不是体操。”
宁媛兴致勃勃:“哇,那你以前学杂技的?那你是不是会踩高跷和顶碗?”
很难想象未来那么厉害的大人物,小时候还得学杂技。
荣昭南唇角抽了下,冷瞥了她一眼:“……”
这小特务是真不知道,还是装傻?
接近他之前,她没对他做过背景调查?
第17章 容易害羞的小特务
还是她在试探他?
荣昭南眸光微闪,干脆地换了个话题:“你不是让我修房顶吗?”
宁媛这才想起来,原来,荣昭南在房梁上是为了修房顶啊。
她抬头看着房顶,果然已经看不见漏光的地方了。
虽然不是正儿八经地拿瓦片修好,但漏的地方已经被厚厚的稻草和木条做成的盖子封上了。
她一脸纳闷:“你会修房顶啊?那为什么之前不修呢?”
他都下放好几年了,这牛棚边上的小屋漏风漏雨的,多折磨人。
荣昭南淡淡地道:“因为我懒。”
宁媛正喝水:“咳咳咳……”
不愧是大佬,回答干脆又如此直击人心。
她忍不住擦了下嘴:“那为什么我叫你修房顶,你就修了呢?”
荣昭南上下打量了她一下:“我不同意,你就会自己爬上去修房顶,所以这件事,还是我来做。”
宁媛笑了起来:“你既然懒,就放着让我修呗!”
这大佬还挺暖男的嘛。
荣昭南按了按鼻梁上的黑框眼镜,没什么情绪地道:“你四肢不发达,大概率会从房梁掉下来摔伤,照顾你的人就成了我,我讨厌麻烦。”
宁媛噎住了:“……”
原来荣大佬是懒得照顾万一摔伤的自己。
她收回觉得他暖男的话!!
“放心,我才不要你照顾,不欠你的。”宁媛皮笑肉不笑地道,顺手把一只鞋盒扔在他面前。
荣昭南一顿,低头看着那只鞋盒,里面是一双新的男士的黄布胶鞋。
他拿起来一看,正是他的码数。
男人狭长的眸子里闪过一丝异样:“给我的?”
“是啊,你不是修房顶了么,这算工钱,两块钱一双呢。”宁媛一甩辫子,转身去准备下午的饭了。
难怪荣昭南后来被人整得这么惨,他那张嘴一张,能把人都得罪完了吧?
结果下放这些年,他学会的低调做人就只有不开口,站在墙角装冬瓜。
“冬瓜”一开口还是让人顶心顶肺。
目送宁媛的窈窕背影拿着水桶菜篮子等工具出门了,荣昭南才垂下眸子,打量了下手里的胶鞋。
他倒是没客气坐下来,把鞋子穿了起来。
荣昭南镜片后俊美的面孔,露出有些奇异又复杂的表情。
他自己的黄布胶鞋,穿了这些年,已经补了好几块补丁,几乎不成样子。
他曾经申请了一次去大队供销社买鞋。
可来检查他上缴思想报告的红袖章,没有同意,冷嘲热讽,痛批他没有艰苦朴素的精神。
从那次之后,他再也不打任何去供销社的报告,宁愿自己以后编草鞋穿。
宁媛这小特务居然注意到他的鞋子快不能穿了……
荣昭南无声地弯起了唇角,如果这是她和他套近乎的手段之一。
那么,他必须承认,确实有些效果。
还是得警惕敌特分子的糖衣炮弹啊……
……
宁媛又去了小溪边,不过这次她一边钓鱼,一边砍了边上的竹子。
她削了竹篾、竹丝,开始编虾笼。
竹篾太厚编制虾笼就很麻烦,折弯竹篾的时候,容易划伤手,太薄了又容易断。
她弄了好一会,除了绕第一个虾笼做得有点慢,后面几个简易虾笼几下就做好了。
宁媛把抓到的蚯蚓用竹丝穿好,分别塞进几个虾笼里头做诱饵,然后把五个虾笼放进了小溪里。
这笼子其实不光抓小虾,还能抓不少鱼。
笼子肚子大,脖子细,里头还有个竹条编绕的漏斗状入口。
漏斗的内侧,留出一些朝内倾斜的伞状、末端尖锐的竹刺。
鱼虾贪吃进了笼子,再想出来的时候,就会被虾笼出口的竹刺刺到。
等到天黑收工的时候,她虾笼里就有两条黄鳝,加上她钓了三条鲈鱼,今晚能吃个饱。
宁媛干脆利落就在河边杀好鱼,把清理好的鱼都装进鱼篓,再把虾笼重新放进小溪里。
她提着鱼篓愉快地避开人,摸黑回了牛棚。
荣昭南刚好安置所有的牛,顶着一头碎草,提着草料桶从牛棚里出来。
宁媛看了一眼他脚上破的黄胶鞋,有些不高兴地嘀咕:“怎么,鞋码不对,还是看不上我买的鞋?”
荣昭南拍了下头上的碎草:“没必要穿好鞋进牛棚。”
宁媛一愣,原来他是不舍得穿啊。
不知怎么,她忽然有点心酸,他应该是天之骄子一样的男人,却被搓磨得一双胶鞋都不舍得。
她叹了口气:“鞋买了就是穿的,不然你要等它放坏了,继续穿坏鞋么?”
后来社会富裕了不少,可不少老人节俭惯了。
不舍得吃儿孙拿来的好肉好菜,在冰箱里放得要坏了,扔了可惜又拿出来吃,结果病了进医院花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