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敦煌九万场雪_慕清明【完结】(79)

  索瑄拊掌笑道:“聪颖绝顶啊,这是个好办法。”

  李翩也笑,笑着笑着笑容渐渐散去:“铭玉……”

  “嗯?”

  “多谢你。”

  “跟我客套啥!”索瑄把刚才李翩拍他肩头的那一巴掌给他狠狠还了回去,直拍得李翩倒吸凉风。

  “等等……”拍完巴掌,索瑄忽地又想到一个重要问题,遂不无担忧地问:“银钱放完之后你要怎么办?你阿爷知道了铁定饶不了你。”

  “我去酒泉,”李翩说,“丧税放完之后我立刻就走,我去酒泉找王兄,求王兄庇护我。父亲再生气也不可能去找王兄拿人,等过段时间他气消了,我再回来向他赔罪。”

  李翩没有胞兄,但武昭王李暠对这个侄子十分喜爱,遂让他直接将世子李忻唤作兄长。李忻现下已是凉王,李椠当然不可能跑去凉王那儿抓人。

  谁知李翩说完这话,却见索瑄一副呆头鹅的样子看着自己,于是推了他一把,问道:“怎么了?”

  只听索瑄慢吞吞地说:“……运筹帷幄这四个字,我今天算是见识到了……”

  李翩难得腼腆又憨厚地笑了笑。

  其实他今夜来找索瑄帮忙,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索瑄的阿爷乃现任西域长史,目前虽留驻高昌,但其威望并不比李椠差多少。

  他爷很厉害——压得住旁人。

  他爷不在家——管不了他。

  妙啊!

  还好索瑄不知这茬,他要是知道了,恐怕就不仅仅是感叹李翩运筹帷幄,还要狠狠地啐一句“李轻盈你这王八羔子”。

  *

  翌日,天刚蒙蒙亮时,二人便依照前夜商议的办法,先从索家拉了三辆马车和十个仆役去开库拿钱。

  一行人马气势汹汹顶着灰白天色直奔罗城西边而去。金帛库距离阳禾门很近,站在库外只需稍稍往西一望,就能清晰地望见那扇厚重坚固的城门。

  到了金帛库外,果见数名手执兵刃的护卫站在大门处,那个名叫卢铁的护卫长正站在一边粗声大气地训斥旁人。

  “你们这些狗娘养的玩意儿,都是太守大人从城防军里挑出来的,来这儿为大人守库是天大的福气,不吃不睡也得给我把这金窟窿看好,别他娘的一天到晚哭丧个脸,晦气不晦气。”

  刚骂完手下,一扭头见李翩带人来了,赶忙堆起笑脸上前行礼。

  李翩取出加盖了太守官印的棨信和管钥给他:“父亲命我来取此前收缴的丧税。”

  卢铁瞧是自家郎君来取钱,手里又拿着盖了印的棨信,遂不疑有他,接下李翩给的两把管钥,再加上自己随身携带的大门钥,一阵叮铃咣当之后打开了金帛库,吆喝着仆役们开始搬钱。

  丧税收缴的银钱因为刚入库不久,几十个木箱整齐地放在进门处。好极了,正好方便大家全搬走。

  那边索瑄招呼着将木箱一趟趟往马车上搬,这边李翩却不由自主地走进了金帛库深处。

  他早就知道这个钱库,只是从没来过。

  金帛库呈狭长之形,仿佛一条幽深甬道,四周几乎完全密封,除了一扇供人进出的门外,没开任何侧窗和天窗,内里冷飕飕的,一走进去就有种阴森感扑面而来。

  狭长甬道的两旁堆满了箱子,一个摞一个,李翩随手开了一下,发现全是锁着的,估计里面装着的不是五铢钱就是金珠宝玉。

  越往里走光线越暗,很快,道旁摆着的就不再是钱箱,而是变成了高大的木架,木架上放着一匹一匹的丝、棉、绸、绫。

  他又随意抬手在一匹丝绢上摸了摸,谁知却被唬了一跳——这一摸才发现,原本轻薄如蝉翼的丝绸竟已全部沤烂,可见它们在这暗无天日的金库中放了多久。

  他忽地想起云安、云识敏和住在杂石里的那些穷苦百姓,冯三钱、赵大娘、苟二叔……他们每个人身上穿着的都是洗了又洗、缝了又缝的破衣裳,因为他们既没钱买,也没资格穿好料子。

  可是现在,就在他眼前,这一匹匹上好的丝帛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沤烂在库房内,这样暴殄天物,竟无一人可惜一二。

  李翩咬着下唇,只觉一股憋闷之气涌上心头。

  他扭头向四下看去,忽然,在阴暗的环境中,他隐约看到库房尽头的地上似乎有一片奇怪的东西,遂缓步上前,半跪在地伸手一摸,又一次被唬了一跳——那竟是一扇暗门!

  李翩心内疑惑,不知这门通往何处,又为何会开在这森冷昏暗的库房尽头?

  他没忍住好奇,伸手拉住了被灰土覆盖的门环,正要用力将门拉开,却听库外传来索瑄唤他之声。

  “李轻盈,快走!快些!再不走来不及了!”

  ——就在李翩于库内摸索探寻的时候,索瑄那边已经将所有装着丧税钱的木箱搬上了马车。

  李翩松开手,心内暗暗记下门的位置,打算日后再找机会探查这扇凿在地面上的门究竟通往哪里,之后便转身快步离开,与索瑄一起上马车走了。

  *

  目下整个敦煌城共分布着八十八个里,每个里的户数三十至六十不等。要将这八十八个里的里魁全都召集到声闻寺,着实要费些时间。

  李翩和索瑄一到声闻寺就去找竺因空,对他说明事情原委,竺因空略一思忖,答应派人手协助他们。

  很快,小沙弥竺明善、竺明法,再加上五个佛图户,一群人七手八脚来帮忙,声闻寺外的步障三下五除二就搭了起来。

  另一边也依照计划,由索氏仆役走街串巷去吆喝。

  “太守大人有令,今日丧税退还,所有里魁携本里户册至声闻寺,不得误时!”

  “太守大人有令……退还丧税……不得误时……”

  传令之声渐行渐远,飘散于八十八道里闾间。

  不过一时三刻,这消息便以风卷残云般的速度传遍了整个敦煌城。从城东的善心里到城西的富贵里,从城南的杂石里到城北的德忠里,人人奔走相告。里魁们携了本里户册,火急火燎地就往声闻寺跑。

  百姓们听说此事,一个个都惊掉了下巴——收上去的钱竟然还能退回来,真是古往今来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奇事!

  那个变着花儿敛财的李太守莫不是脑子被驴踢了?!

  但不得不说,踢得好,踢得妙,踢得呱呱叫。

  哪家的驴?记住,下回还踢。

  八十八个里的里魁,再加上索家的仆从、声闻寺来帮忙的寺僧以及来看热闹的百姓,寺院门外的空地上很快就挤满了人,将路堵得水泄不通。

  搭起的步障内,小沙弥竺明善、竺明法协助李翩逐一核对名册和退还数额,之后将内容写在两枚竹牍上,一枚留底,一枚由里魁拿了去索瑄那边领钱。

  而索瑄则带领着仆役和佛图户在步障的另一边,根据竹牍所撰内容,将银钱发还至里魁处。

  放还丧税的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

  几乎闹得全城皆知的大阵仗,自然很快就传到了子城的太守府内。

  府内属官听闻此事,皆面面相觑——啥?谁都没听大人提过要发还丧税啊,莫不是被贼人偷了吧。

  再一打听,领头放还之人就是咱家小郎君——噢!许是太守大人私下嘱了小郎君,只不过没告诉咱们罢了。

  可是……这么大一笔钱,这么草率……不能够啊……

  嘀嘀咕咕了一早上,功曹高霈实在看不下去了,眼瞅着已经午时过半,李椠却既没到书吏处也没到议事堂,他心里七上八下的,最后一咬牙决定干脆去内院问问。

  高霈是外官,不好在家眷所居内院随意走动,遂独自等在耳房里,只让婢女青蒿去请李椠。

  过了好大一会儿,李椠没请来,倒是宋澄合沿着花荫廊道款款行出,迈步进了耳房。

  高霈见是宋澄合,礼道:“宋夫人,太守大人他……”

  “不知高大人找夫主有何要事?”宋澄合问。

  “末官听说这会儿声闻寺外正在放钱给百姓,所放之财恰是太守大人前段时间收缴的税银。郡城属官们皆未听闻大人提及此事。末官心内忐忑,便想着来禀知大人,不知大人现在何处?”

  宋澄合没回答高霈,而是继续问:“领头放钱的是何人?”

  “正是小郎君。”高霈答。

  宋澄合两手一拍:“这不得了。”

  话毕,她挑起眼角瞪了高霈一眼,眼神中的意思仿佛是:这么个脑瓜不灵光的东西是怎么当上功曹的?!

  高霈被宋澄合一瞪,瞬间就有点汗流浃背。

  “夫主昨夜喝多了酒,这会儿还睡着,别去吵他,你们该做什么做什么去。”

  这番对话说的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宋澄合从头到尾没正面回答一句李椠究竟知或不知,但若是将她的话语极力揣摩一番,好像又确实是李椠让儿子去放钱的意思。

  宋澄合摆摆手,高霈只得带着半脑门儿的问号离开了内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强强 破镜重圆  美强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