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微微抬手,面上带着一抹温和的微笑:“都起身吧。”
“谢太皇太后。”
两人起身后,便垂眼立手,笔直站在一旁静候。
“听闻古城主的爱女乃畲渊公认的天降福女,她为了祈求天下安康,为陛下祈福,特地绣了一幅千福图,此事可当真?”
听着这一道不属于清脆少女的声音,而是透着一种沉静威严的穿透,这令歧和城城主赶紧上前回话:“不敢当不敢当,只是玉和多了那么几分薄福,这才有了此番名声,另则那一幅千福图,我们父女已亲自带到圣京,只为将此图奉送于陛下。”
“陛下日理万机,可不一定有时间观赏,你们不如先将千福图让哀家过过目。”
古城主一听,顿时僵住了。
“太皇太后,玉和斗胆,可否让小女说一句话?”
古玉和忽然双膝触地,“噗通”一声跪在地上,骨头撞击的力道十分响亮。
太皇太后一时没有出声,但古玉和能感受到一束充满压力的视线落在她的头顶。
“起身吧,哀家召唤你们入京,本就是为了见见你,与你说说话,倒不必如此诚惶诚恐。”与眼神所施加的无形压力不同,太皇太后说话的语气却十分和善宽厚,让人听了指摘不出任何问题。
“并非父亲与玉和不愿意将千福图展示于太皇太后观看,而是……”
她将视线投注于古长鸣身上,表情意有所动,这是两人之间的暗示。
古长鸣轻点了一下头,转头对太皇太后言明:“太后,这千福图乃玉和为陛下祈福所绣,若非正主第一个看,便不能算祈愿成功,希望太皇太后可以体谅明鉴。”
“哦,是这样啊,倒是哀家莽撞了。”太皇太后恍然,她笑了笑道:“难得令千金如此有心,哀家必须重赏……”
“太后,小女不要奖赏,只希望能拥有一个机会,可以为陛下在宫中完成一场赐福仪式,千福图才能为陛下带来百福具臻、福寿康宁,为天下带来五谷丰登、天佑人间。”
古玉和在地上重重磕上三个头,言挚真诚。
“这……”太皇太后似在迟疑。
古长鸣亦当即跪下:“太后,玉和此心可昭日月,她时常忧愁恨不能以己身替天下背负灾祸,此番得太后恩宠入宫,便想以千福图完成一场赐福,她不需要多大的场地,也不需要多繁复的准备,只需在慈宁宫一方小小的地界就可以了。”
太皇太后当场拉下脸来:“你可知道陛下早已下达了严律,宫闱内不得进行任何玄学之术,你是要哀家违抗圣命不成?”
“不,太后,我不会做那些事情的,我的赐福仪式只是简单的为千福图注入灵罢了,就比如……”
她张开手掌,轻轻游动,如波浪一样,下一秒一尾灵巧又活泼的红金色锦鲤便出现在她掌心当中,自由畅游。
太皇太后坐直了身子,讶然:“这是锦鲤?”
“是的,它亦是小女的福气。”
她抬起头,朝上空一挥,金红色锦鲤便脱离了她的掌控,在空气之中遨游,它忽然一个闪冲,似察觉到什么,倏地一下便钻入了一个宫女的身体内。
宫女惊慌地拍打胸口,却什么都没有碰到。
“它……消失了?”她瞪大眼睛。
“你有福了,不如你说一件你如今最牵挂烦心的事情,上天自会为你达成。”古长鸣意味深长地说道。
那宫女惊疑不定地看向太皇太后,却不知道该不该应下。
太皇太后点了点头:“说吧,正好哀家也想知道这小福女是否真有传闻中那般神奇。”
宫女近来的确有一件愁心事压在心底许久了,她不太相信的开口道:“我阿娘病了有大半个月了,大夫说她……说她可能会撑不过这几日,我……不舍她离开……”
说到这,她喉中哽咽,泪意漫眼,忙低下头拭过眼角,以防在殿上失礼。
古长鸣露出笑容,笃定道:“那现在你可以回去看一看了,锦鲤附体,你母亲因为你孝心感天,已然大好了。”
“啊,这不可能的。”宫女断然不肯相信,她严肃道:“我母亲曾被断定了寿数,这乃天命,非人力所能违背,哪能因为我一句不舍挽留,便能起死回生?”
第204章 福女(三)
见两人争论不休,太皇太后挥了挥手,打断:“不必争论,哀家即刻派人随着你回去一趟,事情便可一清二楚了。”
宫女赶紧应下,与她随行了一队宫人侍卫出了宫。
来到杏花巷子,这里有一户地锦爬满墙壁的住家。
漆了桐油的木门虚掩,里面隐约传来高高低低的说话声,宫女拎着裙摆,激动莫名一掌推开了门。
只见院子里,她嫂子微躬着身子,正小心翼翼搀扶着一名中年妇女行走,每走一步,便低头与妇人笑说几句鼓励话,妇人也笑声应答。
可以看得出来妇人久病难愈的状态,三十来岁的样貌,皮肤腊黄,头发白了大半,手背上青筋一条条突起,言语虚弱少气,脚步虚软无力。
“娘!”
宫女红了眼眶,快步冲了上去。
妇人看到她时,眼睛慢慢睁大:“雨儿,你怎么回来了?”
“娘,你怎么能站起来了?你好了吗?”宫女上下打量妇女,难
以置信。
她嫂子见小姑子回来,也满脸盈笑:“娘这是遇上奇迹了,本来还觉得胸口闷痛得紧,眼看人就要不行了,可把我跟你哥急得哭了起来,哪知下一秒,她却忽然好了。”
“好了?”宫女愣愣地看向她。
她嫂子肯定地点了点头:“大妹子,你肯定不信,可一开始我们也不信啊,是你哥去几里外找了最好的大夫来看,大夫看完娘的病,也是大呼这不可能,当时啊情况乱成一团,你哥也吃惊得不得了,反复询问好几遍,这才兴高采烈地将大夫送回去。”
宫女见嫂子那真心欢喜庆幸的样子,她才终于回过神来。
“是、是福女为我们家赐福,这才让我如了心愿。”
嫂子没听懂,可宫女也没有过多解释,她转过身对着随行而来的人道:“可以回去跟太后汇报了,福女所赐锦鲤,真治好了我娘的病,遂了我的心愿。”
——
当宫人们如实汇报完情况后,太皇太后也是若有所思。
这世上可以救人命的法子千千万,可没有哪一件是简单能达成的,尤其是寿数已尽之人,连神儿都说过,即使是她,若非付出极大的代价与达成严苛的条件,根本就不可能做到。
而这古玉和只是简单地将福气化为锦鲤注入宫女的身体,再借由她口中说出心中所愿,便能达成,这真叫人觉得……诡异。
“想不到你的赐福竟是可以救人一命,真不愧是畲渊人人称赞的福女啊。”太皇太后赞叹道。
她看着古玉和,面带笑容,但凤眸却深深浅浅,叫人很难从中看出真正的心意。
古玉和上前谢礼,她不急不躁,铺袖伏地,以额贴于手背,其姿态十分谦卑柔顺。
“小女不敢当,小女自小便熟读圣贤之书,也明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尊王攘夷,忠君即爱国,才是对一个国家最大的帮助。”
城主也立即上前帮腔:“望太皇太后可以成全小女的一番心意,为千福图赐福,为陛下祈福,为天下祝福。”
这一对父女表现得如此殷切,反倒叫太皇太后起了疑心。
正当她考虑该如何处置这件事时,耳边却传来一道声音。
“答应她。”
什么?!
太皇太后猛地看向左边,旁边的宫女则一脸疑惑不解、又惴惴不安地问道:“太皇太后?”
太皇太后立刻安定下神来,她已猜到那道声音是谁了。
“既为好事,哀家又岂能不答应,你们去为福女布置好赐福场地与服饰,然后待殿选后,哀家便邀请陛下前来,一道参加这祈福仪式。”
太皇太后一口应允下了。
底下那一对父女闻言,当即便是喜不自禁,连忙拜谢。
“谢太皇太后恩典。”
——
太皇太后将人古氏父女打发后,又摒退左右,面对空荡荡的殿内问道:“神儿?”
果然,之前耳边响起的那一道声音再次开口了。
“你想问,我为何要答应他们?”
太皇太后顿时松了一口气。
“是啊,这对父女虽然装得一副菩萨心肠,可哀家在宫中活了这么久,见识多了这种假模假样的人了,他们眼底真正的想法,哀家可是看得一清二楚,绝非单纯的只是为了向你献上千福图,为国分忧。”
“不让他们先得逞,又如何能知晓她究竟打算做什么呢?她身上那一套赐福的手段,却不是普通人能够学会的,背后必有高人指点。”
太皇太后点点头:“你心底有数就行,只是这事千万别影响到了殿选,这可是关乎你一生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