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姐姐是万贵妃_小到中雪【完结】(7)

  看着外头的雪,朱见深问:“今天是……”

  “二月二十二日。”

  第7章 旧人落幕一朝天子一朝妃嫔

  天顺八年二月二十三日,明英宗朱祁镇驾崩。

  英宗,听上去是个相当不错的庙号。

  隋以前,并不是所有君王都有庙号。

  只有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才会特别追上庙号,以示永远立庙祭祀之意。

  但每个皇帝都有谥号。

  刘彻谥孝武,刘秀谥光武。

  只是后来皇帝谥号通货膨胀了,且都是美谥,庙号反而起到盖棺定论的功用。

  英宗?

  仁智殿,朱见深跪在太庙前,深深地凝望。

  父皇,您真的是一个英明的君主?

  而我,又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帝王呢?

  “陛下。”司礼监掌印太监牛玉恭恭敬敬跪在后面。

  “大臣们都在外头等着您呢。”

  朱见深闭上眼睛,许久不言语。

  牛玉又试探着出声:“陛下,大学士……”

  “朕听见了。”

  这声音听起来还和从前一样。

  新君新气象,朱见深初登大宝,先干了两件事。

  一是告谕准许祭祀于谦,并恢复于谦之子于冕官职。

  二就是下令,恢复了他叔叔郕王朱祁钰的帝号。

  主子不错,下属就属于睚眦必报那种了。

  汪直愤愤不平:“当年,郕王对咱们可不咋的。”

  “行了。”万贞儿制止他,“陛下的旨意,你怎敢质疑。”

  汪直低头:“姑姑,我知道错了。”

  “如今不是在东宫的时候,说话做事要有些分寸。”万贞儿说,“陛下再宠着你们,也不能无法无天。”

  “姐。”万小筝叫起来,“做什么要带上我?”

  明明是汪直瞎说话,她什么都没开口啊。

  万贞儿凉凉道:“你什么德性,我又不是不知道,心里有点儿数吧。”

  妹妹果然是她亲自带大大,说什么来什么。

  万小筝啧啧:“我要是郕王,临死前就把皇位直接传给殿下。”

  这大侄子可比他哥有良心多了。

  如果当时朱祁钰直接传位给朱见深,那替朱祁镇夺门的那帮子人也得掂量掂量。

  毕竟当爹的皇位,日后还不是得传儿子。

  他们帮爹抢了儿子的皇位,日后太子还能给他们好下场?

  万贞儿:“你可闭嘴吧你。”

  此后,她可不敢让这俩近身在皇帝身边伺候,尤其是在外面的时候。

  太子登基,东宫的人自然青云直上。

  但位子就那么多,一个萝卜一个坑。

  先帝身边的人也没跟老主子一同去了,这不还在那儿好好呆着呢。

  “陛下。”

  司礼监掌印太监牛玉,恭恭敬敬跪在后面。

  “大臣们都在外头等着您。”

  朱见深闭上眼睛,许久不言语。

  牛玉又试探着出声:“陛下,大学士……”

  “朕听见了。”

  这声音听起来似乎还和从前一样,但人、不可能还一样了。

  所以,牛玉也是有些惴惴不安的。

  正统、天顺年间,他和万贞儿一样,都是侍奉朱见深的。

  后来“夺门之变”,他因拥戴复位的功劳,升任司礼监掌印,专管内外呈报皇帝的文书。

  这不仅是肥差,而且是要职,谁不巴结着。

  就算是太子朱见深,在他面前那也得略微捧上一捧。

  皇帝朱祁镇赏识牛玉,临终之前,还特意嘱咐太子,要好好用他。

  太子口上头头是道,回头一登基就干了这两件大事。

  怎能不让他们这些老头子心惊胆战。

  牛玉也是从小看着朱见深长大的。

  原本他自觉自己了解新帝,现在他发现绝对不是。

  “陛下,先帝……”

  朱见深突然回头,看了他一眼。

  就这一眼,牛玉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不是从前那般,太子看他父皇的心腹,而是……而是……

  他不敢再细想,磕头告罪之后,忙跑了。

  门口,汪直看着他慌慌张张的背影,忍不住在心里啐了一口。

  他当然是想当面啐他一口的,但想想还是算了。

  毕竟他现在也是天子的内侍,得体面。

  “殿下。”

  汪直走进殿内,朱见深搭着他的手站起来。

  他一看皇帝的表情,立刻说:“牛玉这狗东西,蹦跶不了两日了。”

  牛玉年纪也大了,又是新帝登基,按说自己也该有些数,早早退位让贤的好。

  只是看来,他自己是没这意思的。

  他自己不肯体面,只好旁人帮他体面了。

  “再等些日子。”

  天子驾崩,是国丧。

  各种流程,不一一言表。且让牛玉办完了再说,不管如何他做事还是靠谱的。

  除了皇帝的后事,就是太子继位的大事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是前朝的机关算尽。

  而对于大明深宫的女人,好在悬在她们头上的血雨腥风总算是风平浪静了。

  万小筝腹诽,后面的皇帝死的越来越早、孩子也越来越少这要真是无子殉葬。

  每隔二三十年岂不是就要死许多人。

  比如朱见深四十一就挂了,可他后宫的王氏、吴氏、柏氏,那可是活到了六十、七十、八十。

  ——你大明的皇帝自己寿命不行、身体不行,凭啥要我们陪葬?

  “姐姐,你知道为什么陛下会废除殉葬?”

  “也许,是为了钱皇后。”

  钱皇后和周贵妃一向不和。

  就那张皇后和郭贵妃,胡皇后和孙皇后,汪皇后和杭皇后差不多。

  只是朱祁镇后宫还算平衡的不错。

  “皇帝难道担心,周贵妃反会逼迫钱皇后殉葬?”

  这不倒反天罡了。

  钱皇后那是正经皇后、陛下的原配。

  不过,后宫别的妃嫔就不好说了。

  后宫无子的妃嫔也有七八个,陛下也不忍心让她们殉葬。

  何况,有子的也不保险。郭贵妃的例子这还血淋淋摆着呢。

  “废了殉葬,是一桩功德仁政,怎么不把这样的好事留给太子?”

  不是说,皇帝一般到老了快挂的时候,有功之臣也不会赏,有罪之臣也不会罚。

  毕竟,明君需要赏罚分明。

  你都快挂了,这种好事还不得留给儿子。

  有功之臣,如果现在就封赏太厚,以后新帝怎么拉拢?

  有罪之臣,如果一下子都给处置了,那你儿子到时候不就没人下手了么?

  如何新官上任三把火,拿谁磨刀?

  万贞儿没说话,小筝觉得大致有几种可能——一就是咱们陛下和太子,虽是父子,但是一般父子。

  没到那么掏心掏肺的关系。

  就算他交代给了太子,到时候太子万一不听他的怎么办。

  反正他那时候也不能从棺材里跳出来了。

  毕竟,太子也是周贵妃亲生的。

  当儿子的就算是为了孝道也不能不听亲妈的吧。

  “那当年、八年前郕王的妃嫔,陛下怎么没让免了殉葬?”

  朱祁钰无子,那照说法后宫岂不是要一个不留?

  他的妃嫔倒是不多,杭皇后早一年死了。

  原配汪皇后,当时已经被废,有两个女儿,居然还有人让她殉葬,简直是王八蛋。

  好在大学士李贤替她说了两句好话,这才保住了一条命。

  不过,宠冠后宫的唐贵妃就没这么好命了。

  朱祁镇干脆利落让人家殉了,是明朝最后一批殉葬的妃嫔。

  万贞儿说:“这怎么能一样。”

  不过,都是可怜人罢了。

  一朝天子一朝妃嫔。

  旧人落幕,新人上场。

  朱见深的后宫也开始初具规模了。

  皇后吴氏,淑妃王氏,贤妃柏氏。

  还有,宫女万贞儿。

  万贞儿的开心溢于言表:“陛下说了,等到明年就正式册封。”

  不是贵妃,至少也是个妃子。

  如今她表面上还是一个宫女大姑姑,可谁不知她是皇帝的心尖尖。

  就是钱太后和周太妃,也不会把她当一个普通的宫女。

  “陛下让我好好调理身子,各种补品都送来了。”

  万贞儿年纪是不小了,但身体一直康健。

  “姐姐不必担心,武则天的母亲杨氏四十四岁出嫁,照样生了三个闺女。”

  可见年龄不一定就是问题。

  不说这远的,就说朱祁镇的后宫。

  “安妃就比先帝大十三岁,三十八岁时还不是顺利生了崇德公主。”

  还有顺妃,本也是宫女,四十四岁才被册封,后来也生下了一位公主。

  这还都是在南宫的事,条件还不咋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