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卫军站了起来。
要不是傅建国跟余程拉着他,差点就要动手了。
魏先良也觉得傅卫军不对。
他婆娘明明说得很好嘛。
还处处都为他们傅家着想。
但是这毕竟是在别人家,他只能先拉住周秀琴。
眼看事态已经很严重了,傅盈慢悠悠的放下碗,终于开口了。
“女子无才便是德,说的是女孩子就算没有才能,那也要拥有品德。把一知半解的话拿到人前显摆,招人笑话。
我们家就是怕孩子在外也被人当成笑话,所以才让孩子读书的。”
这句话,自古解释很多,大多数人都跟周秀琴是一个想法。
但是傅盈还是更喜欢这个解释。
华夏上下五千年,老祖宗留下来的说法就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这句话影响如此深远,一定要以更积极的方向传承下去才好。
如果周秀琴要跟她争辩。
呵呵,她还能输不成。
这是魏先良两口子到傅家之后,第一次听到傅盈说话。
很标准的普通话,就跟他们家电视机上的声音一样。
在他们的认知里,能把普通话说这么好的人,身份肯定不一般。
这人……
刚进门的时候,看见多一个老人,他们并没有当回事。
反正在他们的想法里,傅合泽已经去世了,家里做主的就是吴婆子。
那别的人就不用太在意了。
结果,这老婆子一说话,傅卫军那么暴脾气的人都乖乖坐下。
吴婆子也是一言不发。
强大的气场让周秀琴想说的话一个字都蹦不出来。
她哪里知道傅盈说得对不对。
反正什么话从人家嘴里说出来,就是比她有信服力。
自然没有底气争辩。
只能又是干笑两声。
傅盈正眼都没瞧一下。
“侄媳妇,你的亲戚你招待就行,我进屋了。”
说完,就上楼了。
看见她离开,吴婆子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办。
她也烦这两人啊。
“哎呀呀,我头疼,大概是又犯病了,对不住啊,我要去吃药了。”
然后就跟着上了楼。
留下来的几人,更是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饭,还吃个屁啊!
两口子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继续留下。
魏先良不知道是在生谁的气,反正就撒在了周秀琴身上。
“你就管不住你这张臭嘴,我回去再跟你算账!”
周秀琴也委屈。
她说的时候,也没见有人拦着她啊。
当着傅家人的面,两口子总不能闹太难看。
魏先良又跟着客套两句,说几句抱歉的话。
周秀琴则去旁边老屋子里叫魏得龙。
等三人要准备走的时候,傅娟叫他们等一等。
然后上了楼。
傅盈坐在客厅翻书,吴婆子坐在一边说什么。
应该是跟傅盈具体解释跟这一家子的关系。
那表情,有点像做错事的孩子。
傅娟打断了两人的谈话。
“姑奶奶,姆妈,毕竟是亲戚,难得来一次,大人不会做事,小孩子的面子还是要给吧,咱家是不是要包个红包?”
“如果是必要的礼数,你就掂量着办吧。”傅盈随口接话。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所以才招来了奇葩亲戚,吴婆子一直有点小心翼翼的意思。
听到这话,就站起了身子。
“你跟我来,我给你拿钱。”
反正没分家,吴婆子要拿,傅娟也没推辞。
两人转身后,傅盈才抬头看了一眼吴婆子的背影。
这个小老太太还真是,摊上奇葩亲戚,这事又没法怪在她的头上。
结果她跟着上楼,一直在试图解释。
奇了怪了。
是她之前对吴翠翠太凶了,还是吴翠翠变乖了?
傅娟跟吴婆子进了屋子。
吴婆子从枕头底下拿出一个包,层层打开后,是她存的私房钱。
孩子都在身边了,家里条件又好,她私房钱也厚了许多。
她拿出五张红票子塞进红包。
“姆妈,给这么多?”
傅娟都被她的大方吓到了。
十里八村的都找不出几个有钱人,按照一般的规矩,给孩子的红包最多就给个一两百,亲一些的再加一些。
他们跟魏家,没那么亲吧。
吴婆子叹气。
“我总共才见过先良几面,而且那么多年了,他怎么会好端端的想起我,十有八九是听到我们家情况好了,上门来打秋风。
他们大老远来一趟,五百是我最大的心意,多了也没有,他们但凡要点脸,以后就不会来了。”
第108章 魏家两口子目的
两个村子之间相隔的远,魏家一家三口是骑着村里常见的三轮摩托过来的。
因为进村以后还要打听傅家的位置,于是就把车停在了村口。
碍于亲戚之间的面子,傅娟虽然对这两口子有些反感,但还是客客气气的送到了门口。
等他们要上车的时候,傅娟拉住了魏得龙。
“孩子大老远来一趟,也没有准备什么,这个红包就算是一点心意。”
周秀琴看了一眼那个红包。
农村礼数多,用红包的地方也多。
但是村里又不至于像城里人那么讲究,连个红包都要特意去买。
一般都是自家找红纸裁出来的。
但是傅娟给的这个,一看就是那种店里卖的,又大又好看,外面还有烫金的喜庆图案。
真是……
周秀琴心里顿时涌出很多滋味。
但又说不真切。
于是就客套的推辞了两句,最后还是让魏得龙收下了。
等一家子都离开了,跟周秀琴一起坐在车后面的魏得龙开口了。
“妈,你咋看着有点不高兴?”
周秀琴没有回答他。
而是转头对正在开车的魏先良说道:“你妈到底咋回事,不是说他们家穷得很吗?”
魏先良一时有点没搞清楚他媳妇在生什么气。
“你鬼叫个什么?我妈都死多少年了,他们家以前就是很穷啊。”
周秀琴也意识到自己这脾气来的有点莫名其妙。
傅家突然发财的消息,也是最近才传到他们那的。
一开始她跟魏先良还有点不信。
毕竟她婆婆提起傅家人的时候,总是带着嫌弃。
说当初吴婆子要是老老实实嫁个村里人,也不至于穷成这样。
非要学人家城里人找个文化人,结果日子都要过不下去了。
还对他们千叮咛万嘱咐,以后傅家人要是找上来,千万别搭理,就跟她当初对吴婆子那样就行。
所以在两口子的印象里,傅家是几乎要饿死人的那种穷。
外面说傅家发财了,肯定也就是过上了普通人的日子。
隔着那么远,消息传变了味也很正常。
结果到了连水村一打听,村里最气派的二层小洋楼就是傅家的。
当时周秀琴就有点傻眼了。
普通的村里人,可没有钱修这种大房子。
被请进屋里之后,踩着干净整洁的瓷砖地面,又看到桌子上实打实的硬菜,除了大鱼大肉,还有村里并不常见的稀奇菜。
光是那盘螃蟹,就算没什么见识的人,也知道不是在小河沟子里抓的。
那一刻她才知道,傅家的发财,是真的发财,跟她想象的不一样。
这让她心情复杂。
都穷成那个样子了,咋就能突然翻身呢?这种好事咋就没发生在他们家?
还有,如果当初她婆婆没有对傅家这么绝情,两家要是还有走动,傅家发财后,他们是不是能也能蹭到一点好处?
现如今大老远的跑一趟傅家都没送两样值钱的东西,就给了孩子一个红包。
想到这里,周秀琴又问儿子:“你那红包,有多少钱?”
傅娟给红包的时候她就已经在猜了。
可是这种店里卖的红包壳子很硬,一个又足有巴掌大,塞了几张大票子,也不会鼓起来。
就算鼓起来了,怎么就知道放的不是小票子故意撑厚度呢?
所以她完全猜不出来。
魏得龙打开一看,她连忙凑过去数了数。
好家伙,五张票子呢。
别说是走亲戚给红包了,就是家里办酒席,不是至亲的人,随份子都不敢给这么多。
周秀琴有点拿捏不准,傅家给这么大个红包,到底是啥态度。
就听魏先良又对她说道:“我说你今天是怎么回事?好端端的你说那些话干嘛,正事还没提就跟他们家呛了,这不是还没谈就泡汤了吗?”
周秀琴一噎。
她也不是故意的,那不是话赶话说到那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