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让傅卫军跟余程惊喜的是,刘魁在镇上接的生意虽然不多,但是以前在外面做的活却不少,不然也不会攒下开店的钱。
麻辣烫店在镇上没有,在外面却是铺天盖地,刘魁装修过很多,对于很多他们没有考虑到的点,刘魁都提出来了。
“行,那就按照这个,我回去搞完图纸和预算再说定金的事情。”
两人刚把刘魁送走,袁姐又过来串门了。
对于袁姐推荐合家这件事,两人虽然知道不该怪袁姐,但是心里多少有了点防备。
不过面上还是很热情。
“哎,刚刚那人我瞧着像是鸿运的刘老板,咋,你们找他们装修店铺吗?”
余程笑道:“难怪袁姐你生意一直都这么好,合着镇上每个人您都认识啊。”
“那等我们家店开张之后,袁姐你要多帮我们介绍一下客源啊。”
只是开玩笑的话,袁姐不用太当回事。
偏偏她神情有一瞬的不自然。
因为防备而对她多注意了一些的两人,自然是看得清楚。
不过两人都没有说什么。
等着袁姐接话。
“哪有你们说得这么厉害,就是咱这个小镇子总共才几个老板,认识一下不稀奇。”
袁姐脸色恢复正常:“不过咋没找合家来装修啊,开店不是小事,要是在装修上被坑一把,之后的事情就不好办了。我觉得在店铺装修这一块,合家还是比鸿运经验多得多。”
袁姐不说还好,一说,两人就更防备了。
虽然傅卫军擅长交际,跟附近几家店的人都混的不错。
但也就是场面上说点话,聊点不重要的事情。
毕竟说到底,大家还是一条街上的竞争对手。
怎么可能会有人热情到对竞争对手的事情这么上心。
大约也是意识到自己热情过头了,袁姐干笑两声。
“我这不是怕你们没经验被骗嘛。不过呢,你们不信我,之后要是遇到麻烦那也只能自己担着了。”
后面一句话,说得有些阴阳怪气。
傅卫军两人都没来及接话,她就转身回了铺子。
袁姐家开的是一间包子铺,兼卖粥一类的主食。
她和丈夫胡哥是老板,又请了个叫小娥的姑娘帮忙。
此时正是中午,很多工人和学生都过来了,店里生意最忙的时候。
胡哥在里面揉面,小娥在外面收钱,忙得是团团转。
看见袁姐颓着脸从隔壁回来,胡哥是气不打一处来。
“你到处乱转悠个啥,没看见店里都忙不过来了!你要是不想干了,咱就把这店关了行不行?”
胡哥是真的气狠了。
出去乱转耽误生意是一回事,隔壁店毕竟是两个大男人开的,他老婆没事就过去转,传出闲话来他还咋做人?
袁姐知道自己理亏,没有说什么,赶紧招呼客人去。
等中午的生意做完,她才把胡哥拉到一边说悄悄话。
“你咋咋呼呼个啥,你当我愿意去跑啊。”
胡哥还有点气,硬着脾气说道:“不愿意你还去?”
“哎呀,我是办正事去的。”
见胡哥还是有点不相信,袁姐解释道:“之前合家的老板来咱家店里吃饭,看见隔壁家要开新店,就想拉一拉生意。”
“他拉生意就直接去呗,跟你有啥关系。”
“你这就不懂了,上赶着不是买卖,他一个老板亲自去拉生意,被人知道还以为合家干不下去了呢。
所以啊,他就让我去跟隔壁家看看,随口推荐两句,也不要太刻意反而招人烦。
要是生意谈成了,他就给我拿提成。
你想想,装修那么大一家店铺,合家肯定赚的不少,就是随便漏点给咱当提成,也能赚不少呢。”
第112章 傅小雪同学的亲戚
没有谁会跟钱过不去。
胡哥也来了兴致。
“那提成到底咋给啊?”
袁姐表情垮了下来。
“咋给都没用了,刚才去他们店里的那个人,就是鸿运的老板,他们压根就考虑合家的。”
既然如此,再期待也没用了。
别人家的事情,总不能按着脑袋去让别人选合家。
“谈不成就算了,你好好干活吧,别一天到晚往外面瞎跑,小娥在外面差点忙不过来。”
袁姐却没自己丈夫看得开。
一则有一笔近在眼前的钱赚不到了。
二则,她对傅卫军有点意见。
她又不是昧着良心去推荐的,就算何家老板没找过她说这件事,当隔壁两人问起装修的事情时,她还是会让他们选合家。
本来嘛,镇上生意大部分都是合家做的,还从没见过哪家店装修找鸿运这种小铺子的。
而且两人一口气盘下镇上最好地段的位置开店,手头也不是差钱的,总不能是为了省两个装修钱才找鸿运吧。
所以,合着是她推荐的,隔壁不敢信?
觉得她是那种故意坑竞争对手的人?
这个念头让她心里有一个小刺。
不至于为此跟傅卫军两人结下梁子,但是也不会真心实意的对两人热情相待了。
袁姐正在想这些事想得出神,就被丈夫推了一把。
“咋又愣着了,没看见又来看客人了?”
袁姐理亏,连忙起身。
但心里那口气没发出来,就是不舒服。
于是对着小娥没好气的说道:“手脚不会麻利点,就这几个人都招呼不过来?”
倒也没有到吼的地步。
不过当着这么多客人,无端端的被指责,小娥一个年轻姑娘,平时就有点内向,此时立马就红了眼眶。
她一个打工的,不敢顶撞。
只能在收银的时候,背着人偷偷抹眼泪,不敢让人看见。
……
大丫二丫开学之后,就开始了正式的竞赛培训。
学校已从同年级选出了前十名的优等生。
虽然这是一种荣幸,但是学生对竞赛的情绪并不高。
学校的能力就摆在那里,虽然年年竞赛都有资格,但是去了就注定是当炮灰的命。
对成绩没有追求,竞赛培训也就得过且过了。
这天马老师正在办公室批改这几个学生做的竞赛真题试卷。
“哎……”
他没忍住长叹一口气。
已经培训了有段时间了,结果学生的成绩提升一点都不明显。
和往年的情况如出一辙。
但是也有让他惊喜的地方。
傅小雪的卷子,一开始分数也不高,但是每次都在涨分。
眼下这张试卷,除了一道比较偏门的大题因为时长问题空着,别的题她都已经能够掌握得分点。
后续只要再多练习,在竞赛之前做一份满分真题不是问题。
还有傅小青的卷子。
成绩不亮眼。
但是一开始她就是勉强挤进前十名的,做竞赛真题的时候大片留白。
现在分数稳步上升,目前虽然还只是第五名,但是以她的进步速度,等竞赛的时候,肯定就是班上顶尖的学生了。
马老师只能又叹一口气。
虽然作为老师,他总是跟学生说大家起跑线都是一样,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收获好成绩。
可是事实上,人与人之间生来就存在智商差别。
傅家两个孩子,傅小青他带的时间不长,但是能够自学成才,就不是一般的天分。
傅小雪这学期也跟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进步速度着实令人咋舌。
“老师,您好。”
马老师抬头一看,是一个中年妇女。
他就是再尽职尽责,也不可能每个学生的家长都认识。
他站起来,礼貌的请她进来:“请问,您有什么事吗?”
“那个,我是傅小雪家里的人,有点事想找她。”
优秀的学生,提起名字的时候都会让老师格外关注一些。
不是偏心,是人之常情。
马老师让她坐下:“这个时间小雪同学在上课,您是有什么急事吗?”
“没有没有,”女人连忙摆手:“等待会下课再说也行。”
马老师看了看挂在墙上的钟。
“这样吧,您就在这坐一会,马上就到吃午饭的时间了。”
“哎,好的,您忙您的,不用管我。”
马老师任教时间不长,而且这里孩子没有养的那么娇贵,遇到的奇葩家长并不多。
但是对方语气如此客气,还是让他很受用。
还有一点爱屋及乌的意思,傅家孩子优秀,家长也很通情达理嘛。
而坐在一边的周秀琴,对老师的亲切有点不适应。
她以前去魏得龙的学校,老师虽然不至于跟她说很重的话。
但是就魏得龙那个拖后腿的成绩,老师就不可能对她有很好的态度。
时间久了,她习惯在老师面前谨小慎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