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二房好不容易做来的辛苦银钱,交给周婆子管,岂不是变成了公中的银子。
再老实的人,也稀罕银子。
就在这时候,外面有人敲锣打鼓的声音。
非常欢快,还有乡亲们说话的声音。
大家都跑出去看热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周婆子也好奇。
她隐隐有种预感,这锣鼓声好像是冲着她们老周家来的。
赶紧跑了出去。
果然,就见一队高头大马,锣鼓喧天的队伍,已经朝她们老周家走过来了。
看热闹的乡亲们跟在后面排成了长龙,有的甚至不是桃花村的人,是别村的乡亲们,一路上汇集过来的。
“恭喜啊!贺喜啊!周老婶子!”
“恭喜啊!你们老周家真出读书人啊!真是让人羡慕啊!出了一个小童生红案,现在又出了一个红案,厉害啊!”
第152章 娘,稳住,稳住
周婆子被巨大的喜悦给冲击到了。
又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啥?你们说啥?”
“你们家的周老四,是叫周琅吧?中这次童生考试的案首啦!周老姐姐,你生得好儿子啊,出息啊!”
“什么?不是,明天才放榜吗?”周婆子问。
此时,骑在马上的那几个送榜的官差,翻身下马来,从怀里掏出文书来。
他们也看出来了,周婆子是老周家的长者,也是案首之娘。
对周婆子十分地恭敬,“老婶婶好!恭喜啊!我们是报喜官,原本是明天才放榜,今年阅卷出来得早,就早了一天放榜,周琅是今次童生案首,周琅的卷题被阅卷官大相传诵,还受到我们县太老爷的夸赞呢,特意让我们提前一天来送喜报。”
周婆子的心脏不好,这一刻内,受到强烈的喜悦冲击。
差点背过气去。
关键时刻,林十七她们从田间回来了,见状,把周婆子扶住了,“娘,稳住,稳住,这就受不了啦?山神娘娘说了,我相公他以后还会中秀才,中举人的……”
“噗!”周婆子被成功逗笑了。
缓和过来。
那边,周老汉也赶了回来,他在路上就得知了周琅的喜讯,根本不相信。
几乎是连滚带爬地跑回来的。
周琅跟在他身后,不紧不慢的,倒显得他最为淡定,闲庭信步一般。
周老汉连滚带爬地赶回来了。
赶上了报喜官给周婆子送文书这一幕!
颤声道,
“各位官老爷,真是我家老四吗?有没有那同名同姓的?都叫周琅的?我们家老四的名字,确实取得有些大众化,普通……”
“没有呢,老爷子!这届考生只有一个叫周琅的,没有同名同姓的。”报喜官年年送喜,见过的各种乌龙事情。
像这样惊讶的门户还是少数。
王氏在人群里也是惊呆了。
她出声道,“周琅?咱们家的四弟以前是个傻子,傻子病好了之后,才上学堂几天?怎么可能中童生?中童生就算了,怎么可能中案首?肯定是哪里搞错了!官老爷,会不会是他偷了别人的试卷题?”
这下,送喜报的官爷脸色一黑。
“这位妇人,休得胡言乱语,我们县试考试是半点作不了蔽的,每个考场管理都相当严格,你要是乱说话,就跟我们回去县衙一趟,抓你一个诽谤罚。”
王氏便缩回脖子,不敢再吭声了。
那边,周婆子已经反应过来了。
将王氏狠狠地瞪了一眼,“你死一边上去,盼不得别人半点好,还是自家人呢,说话这么恶毒,怎么?只兴你的儿子中童生,不兴老娘的儿子中童生啊!咱们老周家祖上有大学问的人,你家大郎能遗传到先祖风范,他四叔周琅就遗传不上啊!滚滚滚!”
说完,
从怀里掏出一个有分量的银袋子,塞给报喜官,“多谢各位官老爷啊,这么大老远地跑一趟,辛苦辛苦啦!”
报喜官送这一趟,也就是为了拿个喜银。
给一这么称手银袋子的乡下门户,还不多见。
只觉得这周婆子上道,这新科童生案首是个有福的,虽是乡下门户,但家境殷实,以后的求学之路不会因为无钱断送了。
周婆子给了喜银子,接过文书。
看不懂上面的字,只认识儿子周琅两个大字。
也欢喜得无法。
递到周老汉的眼前。
周老汉已经激动得找不到北了,颤抖地接过去。
“好好好,是真的,是我们老四,上面写的名字,家乡地址都对得上,老四好啊!”
周琅此时也走到了,过来与报喜官见了礼。
报喜官爷见到周琅如此一表人材,均是爱才心切啊!
不仅会读书,这人才也是罕见的好。
双眼放光,还侧面问了他年纪,可娶亲否?
得知周琅已经有了妻室,女儿,才遗憾地算了。
临走前,与周琅道,“案首,你写的文章,我们县太老爷看了,赞不绝口,十分欣赏你,我们县太老爷说了,让你有空去县衙门里坐坐……”
“好的,感谢县太老爷的厚爱。”周琅从容大方。
大家也没当真,以为是人家说得客套话。
哪有小小童生就能登县衙坐坐的排面?哪怕是秀才 都没有这种排面。
但是,周老汉脸上有光啊!
请报喜官进屋喝茶,还要摆饭招待。
报喜官们还有其它事情要忙,自然不会留在这里吃喜酒。
拿了称手的喜钱银子,他们已经很满意了。
于是,
又恭喜了周琅几句,那报喜的官差驾着马,带着锣鼓队离开了。
剩下乡亲们各种把周琅围在中间,各种夸。
“果然,山神娘娘灵验,说周老四能考上童生就考上了。”
“啧啧啧,什么山神娘娘灵验,这得是老周家的血脉好,会读书,出了一个周大郎,好,现在又出了一个周老四,对了,周大郎以前也是红案,周琅这次又中了红案,红案都被老周家承包了吧。”
“我就觉得周老四傻病好了之后,不得了。人家都说了,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不,后福就来了?”
“可不是嘛,要是周老四以前不傻的话,兴许现在秀才都上了呢。”
“可惜了!成亲太早了,要是没成亲,我把我大舅家里二姑的外甥女给老周家说过来,享福得嘞!”
“咳,你还想不想去老周家上工了?胡说八道,人老四媳妇林氏就在这里呢……”
“哈哈哈,嘴误,嘴误。”
……
一片欢声笑语。
林十七也被七大姑八大婶们围着夸。
说她是有福之人,以后跟周琅,说不定要当上秀才娘子呢。
说她旺夫,没有她,周琅说不定还傻着,哪里会考上童生?想都不敢想。
还说她有能耐,她要是没能耐,送不起相公去读书,周琅现在也只是个生得好看点的泥腿子罢了。
娶妻就该娶林十七这样的有福气,能旺夫的女人。
先旺夫,旺夫再享福,两者相辅相成。
只要敢想,她面相就是那举人夫人的高贵命……
总之,林十七短短一炷香的功夫,听到她这辈子所听到的所有赞美话的总和还要多。
她受教了。
第153章 这个周琅他就是不一样
……
周婆子那里更不缺各种赞美之人。
反正,老周家人都笑眯眯,只有王氏冷着一张脸,像是谁欠了她八百万没还似的。
在衣袖里,把手帕子都快拧烂了。
然后,周老汉高兴之下,大手一挥。
“老婆子,晚上摆几桌喜酒,请大家伙儿一起来吃个饭,替我们家老四庆祝庆祝。”
“好嘞!”周婆子满口应下。
王氏衣袖里的帕子,滋啦一声,撕成了两半儿。
……
周琅高中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十里八乡。
那谁?那个卖豆腐的老周家,又出了一个红案童生呢?
以前就出过一个,现在又出了一个,他们家的祖坟都冒青烟了,有人真正地见到过,那青烟了老浓了。
听说买他们家的豆腐吃了,娃儿会读书呢,人也会聪明好几分呢。
真的哒!那我要去买点回来吃吃……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的。
无所不知。
……
龙泉镇的龙泉学堂里,也挂上了大锦旗。
童生红案之乡。
好多学子们,闻讯从四面八方相邻的学堂里转学过来。
说龙泉学堂有灵气,专出童生红案,好多学子们认为自己屡考不中,就是差了那么一点灵气与运气。
转了学过来,吸取一下龙泉学堂的书运,再与童生红案们近距离接触接触,偷学一下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