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哑娘上得女童班,与准秀才班更是距离远,基本也见不到。
两人几天都没有见到周启南。
周琅又潜去蛇山寨子周围查看了情况,蛇山寨子关门闭户的,没有半点动静。
又过了两天,再去看情况,蛇山寨子门口有打斗的痕迹。
理应是鬼门关山寨的人来报仇了。
事后,听说不只是鬼门关山寨一家寨子,伙同了周边好几个寨子,来打蛇山寨,但蛇山寨早有防备,严防死守,不要钱地砸各种陷阱……
竟然没让攻下来。
周琅去瞧了瞧那些陷阱,十分的精巧,不像是一个小小山寨能拥有的水平。
寨子各个寨眼上,还架有大弩车,像是新制的,看起来威力巨大,这也非常罕见。
这是及时武装起来了。
还细看,多了好多的武功高手……
周琅回去一打听,才得知了情况。
说是蛇山寨最近这几天招到了一批高质量的江湖高手入寨,这些江湖高手都是来自四面八方,带着各种特长或者重武器来投奔的……
这其中,怕是又与周启南脱不了关系了。
周启南在书里头,后面是大虞第一少师,领军打过数次胜次,交游甚广,经常结交三教九流方面的好友……
这是都提交联系上了?
也定然没有这么夸张,谁会无条件相信重生这回事情,只是来暂时相助一二,长时间内达不到他所说的期望值,那定然还会四分五散掉。
还有人与人之间的结交,真心并没有多少用处,主要是靠互相利用,对人家有用才能使关系达到长久。
……
老周家。
阮氏从庙会回来后,一直闷闷不乐。
王氏找了个没人的机会,与她说话。
“二弟妹,你庙会的签是不是没有抽好?我听说四弟妹是多子多福的命,咱娘一回家来就宣扬的全村人都知道了,你是抽得啥签来着?”
阮氏嚅嚅道,“下签,写的什么忘了。”
“你说说,你这吃了三十两银子的神仙丸也不行啊!啧啧啧,我都替你急,你眼看着年纪越来越大了,以后更生不了,你与二弟都是健健全全的好人,不可能生不了儿子的……替你可惜啊。”王氏添油加醋。
阮氏垂着头,“大嫂,你能帮帮我吗?你上次说的香灰,哪里能买吗?我想试试。”
王氏暗喜,终于等到上钩了。
她拿捏道,“我生儿子久了去,我现在手头上可没有了,你要真想试,我得回趟娘家去问问。”
阮氏燃起了希望,“好,那就麻烦大嫂了。”
王氏轻咳一声,“你可要想清楚,香灰按两卖的,可不便宜的,一两香灰几两银子,得每个月都要吃的……”
阮氏一咬牙,“我,我知道,我少买点试试。”
说着,还给王氏递了几十个铜钱,“辛苦大嫂跑一趟,大嫂拿去买茶喝。”
王氏眉开眼笑,“哎唷,咱俩一家人,你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这么客套干嘛呢。”
把那几十个铜钱收下了。
又叮嘱道,“这事情得保密哈,谁也不能说,说出去就不灵验了,我以前没生儿子之前,可是谁也不告诉的。因为这本是菩萨那里求来的,菩萨的意思是保密,不能乱与外人说道的。”
阮氏连忙点头,“我知道的。”
有人来了,王氏赶紧走了。
她今天不上工,做完家的家务活就出门去了。
***
龙泉学堂的夫子宣布了一件好事。
说是县学里有大儒来讲学,参加大儒讲学是要求名额的,还要有资格的。
县学给龙泉学堂十个名额,算是周边镇学堂里名额最 多的了。
夫子们一商量,把周琅这个新晋童生肯定排在了第一位,其他几个人也都是学堂里的优秀学员,周启南也有名额,但是周启南他们已经是准秀才考生了,要抓紧时间学习,没去。
所以,周琅他们跟着夫子去了。
周婆子逢人就说,自家老四去县城里晋学了……
那不于言表的喜悦,全村人都感觉到了。
个个都恭维她。
林十七天天和孩子们一起,去山里头打猪草,采野花,挖草材,拍小视频,忙得不亦乐乎。
周琅有他忙活的事情,小哑娘也每天过得很充实,以前是林十七的小跟班,现在是周琅的小跟班。
与林十七玩不到一块儿来了。
就是一直联不上网。
林十七都剪辑了好几个高质量的小视频了,上传不上去。
老周家的豆腐生意,还是很好,每天都送货,周婆子的嘴乐呵得每天没有合拢过。
就是周老汉有些愁眉苦脸,春季雨水太少了。
春种的时候,是用得桃花河里的水,现在转眼就四五月份了,稻子都开始抽穗了,桃花河里的水已经干底了。
现在桃花村的人吃用都没水了,转向山里去挑山泉水吃用了。
老周家里水井也见底了,每天,周婆子都让家里男人,去山里挑水回来。
她们家用水量大,不仅自家人多,还要做豆腐。
每天去山里挑水的路都快要踏平了。
山里的泉水也一天天地少起来了。
周老汉每天都要去田里转转,恨不得也去山里挑水回来浇地,可是挑回来的水,对于田地来说,是杯水车薪。
还有,山上的山泉水也不如从前那么多了。
每天都在诉求天上下雨。
这不仅是桃花村一个村里缺水,整个吉祥县范围内,都下得少,都缺水。
第165章 崔县令
但是桃花村这一带缺得更厉害一些。
桃花村的里打算再不下雨,就要去后山开坛祈福,求山神娘娘显灵了。
***
县学。
周琅他们听完了大儒的讲学,学子们交换心得体会,议论纷纷。
他也受益良多。
确实,大儒讲得很好,这位游学大儒讲的主要不是书中学问,讲得更多的是各地的风土人情,大虞的历史习俗,还有邻国的趣闻轶事,这些正是周琅想听的东西。
扩大了他对大虞以及这个时代的了解。
他虽然看过书,书的文笔并不好,大致走的是爽文剧情,具体的世态世情并没有过多的描述。
他们穿越的这一本书,是一个宏大的世界,在这里,他们就是活生生的人,是真实存在的人。
他在这里也和他们是一样的,芸芸众生。
苦苦求生存的众生之一。
这大虞,还是有点意思的。
多了解一些,就多一点生存的机会。
大家一番交流提问之后,大儒走了,众人都依依不舍去送……
周琅与众人一起,也准备去送大儒。
突然夫子来找他。
带他去了县学后堂里,激动地说有贵人找他。
后院中堂里坐着两个人,一老一少。
正是前几日在庙会里见着的那个崔姓主仆两人。
周琅不识得他们的身份,县学的夫子激动地给他介绍一下。
年轻的那个原来是吉祥县的县太老爷,老者是他的老仆人。
“见过县太老爷。”周琅一施礼。
那崔姓青年人将周琅上下打量几眼,“不错,不错。”
知他身份,也是不卑不亢。
彬彬有礼。
“本官今天也是来听大儒讲学的,刚好知道你们龙泉镇的学子也在,就让你过来一见。”
在崔县令的旁边,那个老仆接口道,“我们老爷对你今年的童生试卷十分中意,又在庙会上,听到你的言谈也非常的欣赏,周小哥,快请坐,请坐……”
周琅入乡随俗,又施一礼谢过。
“多谢县太老爷厚爱了。”
仆人上了茶水,这崔县令也没有架子,与周琅说话平易近人。
本来年纪也大不了多少,一番介绍,几句家常话下来,两人谈话的语气又近了一步。
周琅越了解,越皱眉。
这位崔县令他隐约知道是谁了。
他是认真研究过那本书的,这位崔县令是书中一个炮灰人物。
原本是京城大世家里的一个偏系弟子,少年聪明,年纪轻轻就考得了同进士的功名,被下派到偏远地区吉祥县来九品县令,
可这这吉祥县有几个地头蛇,老主簿,老衙役,都是多年经吉祥县的毒瘤,不服这乳臭未干的新县令的管束。
所以,这位崔县令在吉祥县,做事情处处受制,被手下阳奉阳违。
但这位崔县令又是个极有抱负,一心想为老百姓办实事的人,做官又没有经验,全靠正直与勇往直前冲。
在一次带兵去蛇山寨子剿匪的时候,死了。
这其中肯定有些曲折,书中是一笔带过的……
崔县令死后,后面崔氏大世家来人了,追查此事,那时候,周启南刚考上秀才,遇上了崔氏贵人,献计端了蛇山寨子,才给这位倒霉悲摧的崔县令报了仇,然后,周启南就结交上了崔氏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