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十七纠正她的思想,“你这样就错了,女人不比男人差多少,体力活咱是比不了,但是这生活中来钱的,并不只是体力活,比如说你有这一技之长,就比好多男人强了。不要总想靠男人生活,咱们女人也能顶半边天……”
周幺姑被林十七说得一愣一愣的。
“可是自古以来……”
“别管什么自古以来,你只说你现在给我们做衣物赚银钱,自己花,没人管束是不是感觉很好,你向你娘拿钱的时候,你娘是不是骂你?你爹是不是有意见?还得避着你哥哥嫂了们?”
“只有自己赚来的银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花得大方,花得痛快!你再看我,我会做豆腐,会发豆芽,会做桃花酒等,我相公去赶考,我带娃去住大客栈,吃大酒楼,谁能奈何得了我?那就是因为我会赚钱,我硬气,男人有本事对我们来说是锦上添花,男人没本事,咱们自己也能活,过得不是爽哉?”林十七继续鼓吹。
务必要把周幺姑脑子里,那些给有钱人家当妾室,坐享其成的蛀虫思想给早点排挤出去。
有机会就给她洗脑。
周幺姑嗯了一声,“是,可是女人家抛头露面出去做活计……”
“做正常行业,赚钱养家糊口,又不丢脸。你对裁缝这门手艺如此感兴趣,去做女裁缝一点不丢人,你是天生爱好做这个,又能全了爱好,又能通过爱好养活自己,这是上天对你的厚爱呢!如果不想出去给别人做工,等你将来技艺更进一步,咱们家给你开个裁缝铺子,也没何不可的。”
林十七不是随口说的,她现在是有实力说这个话。
周幺姑眼前一亮,“真的吗?四嫂?”
“当然真的,咱们自己通过自己的双手,勤劳赚钱,不丢人。等以后有机会,我们肯定也会去城里开豆腐坊的,在乡下始终是不方便。”
现在天热了,豆腐每天来去这么远,数量都不如从前送得多了。
怕捂坏了。
就是没有一个合适的机会,到县城里开铺子。
她与周琅仍旧放不下老周家人。
暂时就先这样,减少了豆腐运量。
夏天少卖点。
不易存储。
“好!”周幺姑燃起了斗志。
最近来老周家的媒婆们不少,都是给周幺姑说亲的。
周幺姑是一个也没有看上。
那些男的不是丑就是穷,不是穷就是有多少有些毛病,她觉得去相亲还不如在屋里绣花做新衣裳有意思。
将来,她真的能自己养活自己,她就不成亲,做一辈子的漂亮衣裳,也好像不错。
……
周琅这边。
崔县令与他讲了一通,银矿的情况。
已经上报到朝廷,皇帝那边了。
朝廷派了重要的官员下来接手,他们崔氏族长也一同来了,均给崔县令非常大的奖励。
年轻的崔县令现在是意气风发来形容不为过。
“……朝廷给我升官,让我上调回去,我不走,我要对这个银矿负责,对吉祥县的百姓负责,做满三年再正常调令,这个银矿很大,现在国库虚空,正好可以补充补充,先救助咱们吉祥县周边的贫苦百姓,现在已经去别处买粮食了,买回来,给贫民发粮,还有战场上的军需物资奇缺,正好去隔壁大赵国购买一批……”
周琅就微笑着听。
配合性地点点头。
是个非常好的听众。
崔县令越说越起劲儿,“以后,周案首就给本官当个幕僚吧,我每个月给周案首发俸银,本官奇缺周案首这样的人才辅助。”
周琅笑笑,“大人过奖了。在下不过是个童生,当不得如此重任。但是大人若遇事有什么不决,在下也愿意再给大人参详参详,只要大人看得起我。”
“好好好!”崔县令非常欣赏周琅的人品。
他又道,“你现在童生的身份确实来官府应职略有些勉强,不过,马上就要秋闱了,本官瞧你学问学识过人,有没有兴趣参加今年的秋闱,兴许能一举博个秀才的功名,这样来官府应差,就名正言顺了。”
第181章 深谙苟中之道
周琅微怔,“这能行吗?不是说要过三年才能继续考吗?”
“理论上是不行的,但是可以保举,你是今年童生案首,我们大虞国有条例,针对于童生案首,如果贵人破格提携,可以提前就继续考秀才,我家伯父正是翰林之首,崔翰林,我与他求一声,让你今年参考,是可以的。”
周琅顿时心思活泛起来。
他内心思量一番,便对崔县令施了大礼,“那小人先谢过崔大人,以及崔翰林老大人了。”
不用等三年了!
如果能与周启南同一届秀才,那他们胜算更大了。
崔县令哈哈笑,“好好好。”
然后,他又问周琅,“这次,你帮忙立了大功劳了,你想要什么奖励?”
周琅谦然道,“都是崔大人的福气好,在下不敢居功,再说了,崔大人帮在下推举了秀才考试,在下就已经感激不尽了。”
最后,崔县令硬是塞给周琅二百两银子,说别的不说,他发现银矿,功劳重大,给他二百两银子赶考。
周琅见状,也没有推辞了。
收下了。
拿回去交给媳妇,放入同心锁空间备用吧。
然后,周琅问起关于万三娘如何处置的。
崔大人突然轻咳一声,“本官打算让万三娘跟伯父回京城,可是三娘她不愿意,她想跟在本官的身边当婢女,本官目前还在斟酌当中。”
周琅没有多说什么了。
催大人就把周琅举荐给崔老翰林。
起先,崔老翰林不相信周琅的学识能考得上,以为一个乡下童生案首,有什么了不得的地方?怎么可能当年就参加秀才秋闱?
怕举荐错了名额,影响他的名声。
但,崔县令让崔翰林,当场考核周琅学问。
崔翰林拗这个侄子的情面,便简单地出了几题,没想到周琅真的答出来了。
后面,崔翰林起了爱才之心,当场给周琅开了举荐信,学考秀才还有三个月的时间,让周琅再回去好好钻研一下,再打磨打磨。
周琅谢过。
回到家里,周琅与林十七说起了秋闱的事情。
林十七道,“还有这等好事?太好了吧!不过,狗周琅,你行吗?这还有三个月就要秋闱了。”
“不信我?”周琅挑眉。
“信信信!”林十七哈哈大笑。
周琅又道,“我参加秋闱的事情,暂时不能外传,到时候考上了再说。”
“好。”
本来两口子都是低调之人。
深谙苟中之道。
***
天气越来越热。
豆腐坊现在白天都不干活了,都是后半夜早起,鸡不叫就起来做豆腐。
就忙活一早上,白天都休息。
热得很。
屋里的豆渣子也发酵得快,过不了多久就会馊掉,以前冬天里还好,有那贫苦人家一次性多买点,回家吃几天,现在不成了,放不了,就买得少。
卖不掉,就送亲朋好友。
村里人也吃腻了这玩意儿,最后,周婆子说多养几头猪,这样,用来喂猪,过年多吃点猪肉,吃不完的还可以卖肉。
于是,老周家又买了几个猪崽子,十几只鸡,还喂了一条大黄狗看家。
大鹅也喂了几只。
周老汉还买了一头牛。
家里的存银不少了,老两口找牙行看了几块好田。
又买了几十亩田地。
现在的田价,好田一亩值十几两银子呢。
乡下人有了田地,才是根本。
将来哪怕不做豆腐生意了,她们老周家都是桃花村数一数二的殷实人家。
家里儿孙多也不怕,将来老两口不在了,分家,每个人都能分到田地,不会饿死。
这些都是老周家的大喜事儿。
阮氏的身体也好多了。
夏日炎炎,林十七又在捣鼓她的冰粉,做出来了好几种口味的冰粉。
有西瓜味的,有艾草味的,有树莓味的。
山里头的野果子多,经过山神娘娘地心冒水之后,第二月后就来了雨水,田地庄稼还有山里的树木都长势旺盛。
林十七没少拉着小哑娘上山去采摘玩耍。
小哑娘她们走读,放学早,回来能赶上晚饭,夏天时令长,昼长夜短,可以去山上摸好几个来回。
山里头凉快,西瓜冰在泉水里,跟冰箱一样的效果,吃一口,通体舒爽。
林十七做出来的冰粉也超级受人欢迎。
她起先是免费做给家里人吃,主要是为了拍小视频出来上传。
后面,得到了所有人的欢迎,家里人,包括来上工的人每天都盼着她的那一碗凉冰粉。
周婆子看到了心疼不已啊。
这得要多少原料,自家人吃了,不是浪费嘛,偶尔吃下可以,哪能天天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