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再看一下标题呢。”
“嘶,这小孩掉了好大一块皮!我的天,还在流血,这拿了多少演出费啊,这么拼命?”
众人七嘴八舌,开始也是好多人以为是演戏,但继续看下去,发现越来越不像演的,这一幕幕太真实了!
在看到西比牙人说话时,弹幕又掀起了一股热潮。
D音平台人才济济,很快就有人证实了,这西比牙人说的话,就是现代的西班牙语,只是发音略有不同而已。
林十七有些意外,又感到惭愧,自己根本不知道这是啥语言,没想到狗周琅居然能听又能说!
哎,看样子下回得尊敬他一点儿。
……
周启南为目前的形势忧心忡忡,偏这个时候,又遇上了另一件糟心事。
一个老乡找上了他,告知了他一个噩耗,他的母亲王氏,竟然被王家给卖到山里去了!
打发走老乡,他的眉头拧成了川字。
王氏以后于他还有用,要不要把她弄回来呢?
按说他可以改变一下事情的走向,把王氏为他挡灾的那一段提前规避过去。这样的话,王氏在不在他身边,都无所谓了。
不过,他也没法保证百分百成功。
他还担心,如果他改变原剧情太多,就会引起连锁反应,之后的变化就会相应增多,那就失去了掌控,对于他来说,就失去了最大优势。
之前在周家,就有很明显的例子。
比如没有把周琅一房搞死,现在他就非常被动。
所以只要有可能,他还是倾向于把事情的走向拉回正轨。
那么王氏最好还是接过来。
但山里人不是好惹的,所谓天高皇帝远,这既是形容词也是事实,没人管他们,他去了绝对讨不到好。
必须要请帮手。
他正在盘算着要怎么去找翁枕书帮忙,翁枕书自己找来了。
“启南哥,我听说周琅以前跟你是一家人,是吗?”
周启南一听,立刻警惕起来。
虽然不想承认,但周琅这厮的气质好像越来越好了,身上有一股很强的从容与自信,跟一般因孤陋寡闻而缩手缩脚的书生大为不同,这让他拥有很强的吸引力。
特别是翁枕书这样的女子,本身读书也多,一般人根本不在她眼中,可是遇上周琅这样的人,那就很容易产生好感。
之前的辩论课,就已经有了端倪,这个小女人看向周琅的目光,明显有些不同,他能感觉到。
他装作漫不经心道:
“以前确实是,后来因为家母的原因,所以分家了。你问这个做什么?”
翁枕书好奇:
“哦?因为什么原因,能说说吗?”
这个问题,以后迟早会遇到的,所以周启南早就想好了说辞。
“在下家贫,你是知道的,可是我又要读书,家里人都不支持,百般为难。所以家母王氏为了我学业的安稳,一直想方设法在筹集银钱,后来把主意打到了我二婶头上,哦,是以前的二婶,现在不是了,她帮二婶找了一个治疗隐疾的法子,收了点好处费,结果就要被赶出周家!家父也不愿意帮忙说话,万般无奈之下,我只得带着母亲脱离了周家,独自生活。”
这些事情,都是真实发生的事情,只不过改了一种说法而已。
他是聪明人,虽然翁枕书不可能亲自去桃花村打听,但万一有流言传到她耳中呢?这不得不防,所以这些事情他没有改动,只是把一些关键淡化了。
以后翁枕书若是听到流言,有了先入为主的观点,那样影响就会降到最低。
翁枕书听完,大为同情。
从对方的描述中,她看到了一个苦苦求学不言放弃的读书人,一个含辛茹苦千方百计资助儿子求学的伟大母亲。
“那周家也太没人情味了!不助你读书不说,还如此苛责你母亲,实在不是良善之家!”
翁枕书愤愤不平。
周启南暗喜,但面上不显,只作一幅悲怆之态。
“往事已矣,好在都过去了,我现在已经走上了正轨,不必看他们的脸色了。”
“那你能走到今天,可真不容易啊!你的母亲,也是一个坚强的人。”
翁枕书很是感慨,一个乡下女子,能独自供养儿子读书,一直到了秀才,其中的艰辛自然不用多说。
周启南突然一个躬身,腰躯弯成了九十度,单膝下跪,双手抱拳前举:
“请翁小姐助我一臂之力!”
翁枕书吃了一惊,
“何故如此大礼?你站起来,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好了。”
周启南姿势没变,口里道:
“刚有故人来告知,说家母被其娘家人卖到了山里!王家的做法固然可恨,但当务之急,我必须把家母救出来,不然枉为人子,我在书院,也将寝食难安!但我一介书生,无力单独面对那些山野村夫,还请翁小姐派人相助,我将感激不尽!”
他语气焦急,声音哽咽,让人不忍拒绝。
翁枕书拉起他,
“你起来吧,伯母这样的人,不应该受到这种对待,这种恶事我岂能袖手旁观,我会帮你救出伯母的!”
周启南连忙道谢,又道:
“家母遭逢此难,虽然是王家心黑手辣,但起因却是周家人不讲情面所致,他们也是罪魁祸首!那个周琅,表面上非常和善,实际上自私自利,他也读书,我也读书,但他担心家里把钱给我用了,所以故意怂恿把我们母子赶出了周家!你可千万别被他的表面形象蒙蔽了,他内心阴暗的很!”
翁枕书沉下脸来,
第221章 没想到他是这样的人!
“没想到他是这样的人!简直是心胸狭隘,自私到极点!之前我看他在课堂上的辩论,还以为他是一个风光霁月的人呢。”
周启南连忙道:
“枕书,看人不能看表面,这个人就是典型的例子。这厮长了一副好皮囊,很容易让人失去提防之心。而且他还有一个童养媳,两人狼狈为奸,最善于笼络人心,你不可不察,最好是离他们远远的,免得掉入其彀中。”
他马上要离开书院几天,这期间可不能让周琅钻了空子,必须提前给眼前这个小女人上点眼药。
……
常胖子来周家来得很勤便,这一天更是带着大包小包礼物,偷摸去找周婆子。
林十七好奇,拉住一同回来的周琅。
“常胖子这是怎么回事?突然想起孝敬咱娘了?”
周琅微笑,
“他看上了周小姑,想先探探咱娘的口风。”
林十七惊诧了,这胖子很勇啊!
不是,她怎么没发现这一现象呢?
“他啥时候看上的?周小姑中意他吗?”
周琅忽然将脸凑了上来,两人几乎脸贴脸了。
林十七吓一跳,退后一步,
“你干啥,外面这么多人呢!”
周琅笑道:
“我是想看看你反应有多迟钝。啥时候看上的,你没察觉吗?”
林十七瞪大眼睛,想掐他一把,
“这能一样吗?”
周琅捉住她的手,
“好,不闹了。他啥时候看上的,我也不知道,也就是今天,他跟我提了一嘴,就带着礼物跟来了。至于周小姑中不中意,我哪里知道?”
这厮说了等于没说。
林十七寻思开来,周小姑年纪不小了,也该成亲了。至于胖子这个人……
“常胖子好像还不错,性格蛮好,家里开布庄铺子,刚好周小姑在裁缝上面很感兴趣,这说起来,好像挺合适的。”
周琅点头,
“我也是这么想的,觉得有门,所以就答应带他见咱娘了。”
林十七的八卦之心燃起,
“那,常胖子看上周小姑哪一点了?”
周琅一滞,
“这个,周小姑长得还可以吧?”
林十七翻了个白眼,
“就只是这吗?照你这么说,那些丑姑娘还嫁不出去了?”
周琅摊手,
“我可没这么说!不过以胖子的德性,这应该是他最看重的吧?”
林十七哼了一声,
“你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你少埋汰别人。”
周琅笑笑,没说话。
常胖子很快就出来了,一脸喜意。
而周婆子也转身去了周小姑那边。
看样子,常胖子还真把周婆子说动了。
林十七上前直接问道:
“常胖子,你想娶周小姑?”
常胖子也不含糊,点头道:
“是啊!以后咱们可就是一家人了,你们就是我的四哥四嫂,以后多关照哈,嘿嘿!”
林十七又问:
“你这可是太突然了,想打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啊?你跟周小姑彼此了解吗,就这么冲动?”
常胖子一挥手,
“四嫂你这是什么话!我是冲动的人吗?我来得少吗?我对周小姑一见钟情,这就是缘分!就算时间短,那也不是事儿,成亲以后不多得是时间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