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王氏才闭了嘴。
其他人还有好奇的,想进屋来看。
周琅又道,“大家就别进去了,这孩子胆子小,怕生人,暂时就让她在杂物房里待着。”
他发了言,周婆子肯定是听的,把想进来看热闹的人,都一顿骂,给骂回去了。
……
很快,大家便散了去。
都去找周老二问具体情况去了。
周琅进屋来。
林十七还在与这孩子僵持着。
“怎么办?这小家伙难缠得很……”
又凶,又还死跟着她。
林十七真想抽自己两个嘴巴子。
她就不该心善,揣两个肉包子过去看情况。
一下子就被巴上了。
被巴上了还不说,这哑娘还凶,还脾气不好。
还会偷东西。
她现在跟回了老周家,要是把周婆子的鸡蛋给偷了,周婆子不得骂死她……
这不是鸡飞狗跳嘛。
周琅道,“跟都跟来了,也是缘分。”
林十七想想,算了,认命吧。
一个狗周琅吃她的喝她的,现在又多了一个拖油瓶。
她刚才已经听到了周琅对外面人说的话,她还要负担这个小家伙每天的伙食费。
“哑娘,我们是乡下门户,家里穷,一天都只能吃两顿饭的,你跟着我们,没有什么好日子过,你可想清楚了?”
小哑娘仍旧不吭声,脸上带着泪痕与倔强。
小家伙看起来不好惹得很。
不服输。
不服管的。
野性十足。
林十七看到这副表情,又感觉到了头疼。
问题儿童啊!
真是一个头两个大。
你说捡个乖点的来,给啥吃啥,就当多养了一只猫猫狗狗,也可以。
可是问题儿童,就让人伤脑筋了。
周琅淡淡道,“其实还有个办法,咱们可以把她送官府去,孤儿要是没人认养,送官府,官府兴许会管。”
这下,哑娘有反应了!
她一副宁死不屈的样子,很愤怒,愤怒了一会儿又没了气焰,缩成了一团。
大眼睛里一下子就蓄满了泪水。
还不停地摇头,呜咽。
……
送官府,这么有效?
看样子,小孩子都怕当官的。
林十七乘胜追击,“那你留下来也成,你要守我们老周家的规矩,并且还要手脚勤快帮忙干些力所能及的活计,还要把脾气收敛一下,最重要的是不能再偷人东西了?记住了?”
倔得像驴似的小哑娘,在两人目光的压迫之下。
终于屈服了。
呜咽一声,点了点头。
这小家伙的气焰终于收敛起来了。
林十七也松了一口气。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不对,必有一输。
她们这一方,算是暂时占了上风了。
这杂物间的钥匙在林十七的手上,也就是说这杂物间,目前是林十七在使用,让小姑娘待在这里,也算是安全。
两人让她乖乖地呆在屋里,不要乱跑,一会儿给她端饭过来吃。
小哑娘也点了头。
两人就去了中堂里吃饭。
路上,林十七问周琅,“这都什么事儿,咱们真要领养她吗?”
周琅沉声道,“看她性格脾气,还有长相不俗,应该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说不定家族还有其他人,会找上门来,到时候就还给人家吧。”
“也只能这么办了。”
还能咋地呢?
总不能扔出去吧。
大冷天的,扔出去就是冻死了。
去了大堂屋里吃饭。
全家人都在等着她们了。
周婆子问了几句那个孩子的事情,她们已经知道这孩子的来缘了,也知道她刚死了奶奶,是个可怜的人。
便没有多说什么了。
放在以前,家里突然多了一口人吃饭,定然有人不满。
现在老周家里日子好过了,林十七又会卖豆芽挣钱,便暂时没说什么。
“吃饭吧!”
周婆子开始分饭。
王氏趁机道,“今天有烧豆腐呢,豆腐可是素肉,又好吃,吃了对身体又大补,爹,娘,你们今天可要多吃点。”
林十七看向桌子上。
果然有一盘子豆腐。
这可是稀有菜。
“咦?咱们镇上可没有卖豆腐的,这是哪里买的?”
第63章 哪个娘家有她娘家殷实?
王氏顿时眉眼飞舞起来,就等林十七问呢。
“那可不呢!是我回娘家带回来的,我们娘家兄弟今天去县城买的,黄记豆腐店里的豆腐,那可是我们吉祥县里最有名气的那家……”
“我呐,特意带了一块回来,孝敬咱爹娘的,咱爹娘天天吃豆芽,清汤寡水的,没个营养的,正好吃点豆腐养生。这可是大补之物呐!比肉都好吃。”
林十七点头,“原来如此,大嫂有孝心了。”
大可不必,诽谤她的豆芽。
豆芽只是一道菜,谁家也不会拿豆芽菜天天当饭吃。
你这踩踏得太明显了。
跟你儿子比起来,你这心性差得不是一丁半点儿。
……
“那可不呢,咱们老周家孝道传承,我身为长房长媳,更应该孝顺咱爹娘。”王氏实在是这几天挑粪,挑得快要崩溃了。
回娘家去讨了一块豆腐回来,想讨二老高兴,让周婆子免了她的挑粪事情。
还可以,在全家人面前显摆显摆。
她娘家有实力,豆腐这么金贵的东西,她一个出嫁的闺女,说讨回来就回来。
在老周家的媳妇里,那她绝对是头一份的。
老周家几个媳妇里,哪个娘家有她娘家殷实?
林十七没有再搭言。
刘氏顺着王氏的话,把她夸了几夸。
周老汉也满意得紧。
周婆子表面上没说啥,她心里透亮。
吃饭的时候,几个孩子个个筷子都往豆腐碗里去,特别是大房里的两个小子,都说好吃。
林十七昨天买的被小哑娘抢走了。
今天也算是吃上了黄记豆腐。
口感有些酸涩,应该是块老豆腐,她吃了半块,就不想吃第二块了。
就这种水平,还能在吉祥县排第一名豆腐。
那她的豆腐,她有信心,能走出吉祥县,挑战全省州。
吃完饭,林十七去厨房锅里盛了一些剩菜剩饭,趁热端去杂物房里,给哑娘吃。
反正,她们老周家也就这个生活水平。
她要是能吃得下,就能过。
吃不下乡下的粗茶淡饭,她自然会走吧。
她也没有多余的精力放在她的身上。
豆子泡了快一天了,工具家伙什都买回来了,她要开始打豆腐了。
准备工作还有好多。
厨房里的灶不够,还麻烦周老汉帮忙再切一个大灶出来,放上两口大锅,煮豆子,熬豆浆。
把豆腐做出来要几个小时,可不是一会半会儿的事情。
把饭放下,跟哑娘交代了几句之后,她就去忙活了。
周婆子肯定是无比支持林十七的。
周老汉是实干型的人才,各种手艺都会,反正厨房大,再彻两个灶也放得下,已经按林十七买回来的锅口大小在彻灶了。
全家人都在围观。
家里的孩子们,也欢腾得很,叽叽喳喳,一会儿去厨房里看怎么彻灶台,一会儿去杂物房外面,偷偷摸摸在往屋里瞄,对新来的小孩子比较关注。
老周家闲人多,周婆子又有调令权,干起活来快得很。
林十七要什么人手,周婆子都能给她一句话召来。
做豆腐要用的苦力活儿都有人干。
她就做配方的重要部分,倒也轻省。
全家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原来买大锅大缸回来是做豆腐用的!咱们家也会做豆腐了!”
“四弟妹,这要是做不成,得浪费多少豆子啊,浪费多少银钱啊!”
“真的,四弟去了一趟县城书局,就找到了豆腐方子吗?太厉害了,读书真好啊!以后等四郎再大些,也把四郎送去学堂里跟他大哥一起去读书去……”
……
一边议论,一边帮忙干活。
王氏就在厨房外面帮忙打水拎水,做些粗活。
周婆子不让她进去,只让阮氏,刘氏她们进去帮忙……
王氏伸长脖子往里面看。
忙到了天黑,点灯摸黑加班打豆腐。
灯油林十七她们也买了的,怕家里备的那些不够。
最后,豆浆快成豆花的时候,家里人包括几个孩子们都还没有睡,林十七给每个人舀了一碗豆花出来,撒上糖汁。
大家喝得美滋滋的。
“哇!四婶婶好厉害啊!这豆花好好喝啊!”
“我不用洒糖,糖太精贵了,给孩子们多洒点就行了,我不馋这个,这光豆花就好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