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通的话,那么以后,林婆子她们天天上老周家光顾,这是永无宁日,没个消停了。
……
周琅点头。
没有多话。
夫妻两人回到龙泉镇上,花了几文钱,找了一个人,去镇尾赵家送了口信过去。
她们可没说让赵家人去接林三姐,就是如实告知了林三姐的境何。
要怎么办,就看赵家自己人的安排。
两人回到村里,已经是下晌午了。
小哑娘在村头翘首以盼,等着他们。
见到两人平安归来,小家伙嘴角情不自禁地上扬。
林十七把情况与他说了。
“目前应该是安全的,不管以后怎么样,现在先不慌,没几天就要过年了,安生在这里过个好年,你叫了我们爹娘,我们就不会不管你,把心放到肚子去,就算情况再坏,我与你爹也会想办法的。”
“对吧,哑娘他爹?”
周琅摸着鼻子,“嗯,对。”
哑娘他爹,这个称呼差点让他失笑。
还好他代入得快。
哑娘也脸红了。
闷声道,“听爹娘的,多谢爹娘。”
林十七摸了摸他的头,“多俊俏的小姑娘啊!周琅,咱们一举两得,一下子又有儿子又有女儿了。”
小哑娘真正是雌雄莫辨的好看。
老周家的大丫,二丫算是生得好看的。
可是与哑娘一比,那就立见高下了。
现在,桃花村里好多半大的小子们都会偷偷瞧哑娘,背后议论她,被林十七发现过好几次。
小哑娘被林十七说得不好意思,扭头就跑了。
林十七在后面哈哈大笑。
回到家里,周婆子问她们为何迟了,可是路上下雪不好走?
林十七把遇上林三姐的事情与她说了。
周婆子直骂老林家缺大德!
“这两夫妻,将来是不得好死的人,真正是太不积德了。世上怎么有那样的人……”
林十七让家里这两天,雪不停就不要做豆腐了。
路滑不好送,太危险了。
周婆子连忙道,“知道的,你今天交待老二,老二也与我们转达了,今儿个就算放假,休息一天,天太冷,干活也冻手。”
主要还是家底丰厚了。
有休息的本钱。
要是换成以前没吃没喝,只要能挣到银钱,莫说下雪了,就是天上下刀子,那都得去干。
周婆子还偷偷摸摸地与林十七说道,“今儿个有媒婆子来上门了。”
林十七不感兴趣,但是周婆子既然与她说了,那自然是要捧场的。
“可有何事?”她估摸着应该是给周幺姑说亲事。
大房的孩子还小,十岁左右男孩子没这么早说亲事的。
二房的大丫与二丫也不超过十岁,更不可能,哥哥们都没有说亲,先给她们说的。
只有周幺姑适龄。
当然,也不排除是周家老五的事情。
她穿越过来几个月了,周老五她一次也没有见过。
周老五也是没有成亲的人,只是在县城里打工,马上过年也快要回来了吧。
谁知道,周婆子愤愤道,“是看中了你们家的小哑娘,有人托媒婆子上门来说亲事,我可给骂回去了。简直是不要脸,我家还有大孙子,大孙女她们都没有说呢,给我们哑娘说,不就是看中了是你们四房的丫头吗,看中了哑娘生得好看吗?不安好心的一群狗东西们!”
那媒人说,哑娘生得再好看,也是个哑巴,哑巴不好说亲事,既然现在有人相中了她,就赶紧把她的婚事定下来再说,两家结为亲事,还可以互相帮忙。
还明里暗里侧面打听,林十七夫妻是不是生不了,如果真生不了,想把哑娘把屋里招婿也可以,人家也愿意出个小子,来上门,但是上门的话,那就是要归老周家四房给彩礼了,还要保证周家四房的银钱都要传给哑娘,不准分给周家有男丁的大房什么的……
第120章 这是又触到周婆子的逆鳞了
可吧周婆子气得不轻。
但她这些糟心话,没有告诉林十七。
怕气着老四与老四媳妇了。
反正,她今天刚好歇工有时间,是拿着大扫帚把媒婆子赶出了桃花村两里地之外。
林十七神情一窘,“娘,咱们家哑娘还小,暂时不说亲事。”
不说年龄大小,他可是个男娃娃!
开什么玩笑呢。
周婆子还在骂,“我知道的,所以,我才骂她啊!那些人就是不安好心,想打咱们家钱财的主意呢,知道你们四房能干,会做豆腐卖钱,手里有余钱,想方设法地钻营,都是些不要脸的货色!当老娘看不穿他们的心事?”
林十七汗颜,这真是人红是非多啊。
什么牛鬼蛇神的事情都能上演。
好在有周婆子替她挡了。
不用她操心。
她岔开话题,“娘,过年五弟要回来吧,五弟的亲事明年办不?”
周婆子又开始骂了,“管他回不回来,他的心早就野在外面了,一年到头都没回来一次,在外头做工,一个月大几百文的钱,人家还包吃喝,他一文钱都没有拿回家里过,他不管我们的死活,我也只当没生过他这个儿子的……”
林十七便不吭声了,这是又触到周婆子的逆鳞了。
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她只能乖乖闭嘴。
今天去送货,刚好结了账回来,给周婆子分银子。
这下,周婆子才高兴了些,把其他事情抛置脑后了。
***
下雪天,脚冻得不行。
刚好,周幺姑把他们的棉鞋做好了,给林十七她们送过来。
也正好大小合适,穿起来非常暖和。
这真正是雪中送炭啊!
林十七也不小气,付了双倍工钱。
周幺姑也美滋滋地收下了,又给他们制新衣裳去了,还给林十七保证,过年前,一定给他们再制好一身新袄子。
现在,林十七是放心她的手艺了。
周幺姑平时好吃懒做,家务活不干,厨房不进,时间全都拿去做裁缝活了,这算是术业有专攻吧。
又交代她,“我出钱,你给咱爹娘也制两件新袄子,衣裳料子手工钱都算我头上,爹娘的就当是我与周琅孝敬的,做暖和些。”
“那我用上好的棉花?”周幺姑眼前一亮。
“用!”林十七果断点头。
随即,周幺姑又道,“怕爹娘不要,爹娘勤俭惯了,今年过年家里也每人都发了新布料子的,再给他们制新袄子,他们会说死快死了,半条腿都进入了土里,哪用得着这么多的好衣裳?他们身上的袄子都穿了上十年了,里面的棉花都结成块了,每年缝缝补补的,一点不抵寒……”
林十七也是注意到了。
周老汉喜欢抽旱烟,每天冬天里,天气一冷,他就会捂着胸口不停地咳嗽。
周婆子外面的罩衫是新的,看起来体面,实际里头穿得袄子破旧得不成样子了。
她们四房穿新衣新袄新棉鞋,不给老两口做,又怕村里人说闲话。
现在,林十七是了解,她人红是非多,好多双眼睛都盯着她呢。
细节问题她不由得多考虑一二。
加上,这两天摸了两个杀手的尸体,得了一二百两意外之财,手头也算是宽裕。
“那就不和他们说,问就是给我与周琅制的。”
周幺姑高兴得应下了。
厚起脸皮道,“那四嫂,我的袄子也穿了两三年了……”
林十七大气道,“那你自己也制一件。”
说罢,又道,“算了,给家里的孩子们都制一件吧!”
周幺姑不敢听信自己的耳朵,“四嫂,这可要花费不少呢,咱们家的孩子们可不少呢,大房三个,二房二个,三房二个,一共七个娃娃,棉花可贵了呢,还要布料子,一般人的门户里,都是只给老大做一件,后面小了让小的接旧,要不,一房制一件就行了?”
林十七一想,那大的一直穿新?小的就活该倒霉吗?
不适合她的理念。
“那要不,就制棉花马甲吧,都是用新棉花,可以稍微做大一些,让他们多穿两年。”
周幺姑嘿嘿一笑,“好!这个好!制马甲简单,也暖和,费用也少一些,人人一件也公平,但我一个人可做不了这么多的,刚好趁这几天下雪,嫂子们都不用干活做豆腐了,我和她们说了,大家一起来做,她们知道是白得你的,不用我去催,都保管个个来帮忙。”
林十七点头,“那就交给你了,你制衣裳我放心。”
问周幺姑大略要多少银钱,周幺姑给她报了一个数,林十七直接把银钱给了她,让她自己去买料子买棉花。
周幺姑拿着银钱,如同做梦一般。
怔怔道,“四嫂,你,你真的与以前完全不一样了。”
林十七微笑看向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