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说,有什么好说的。
大家就不能坐着好好安静一会儿吗,非得进行这种无用社交。
栀栀心中怨念不已。
天机镜惊叹:“栀栀,你有没有发现你现在越来越有人性了。
不像以前自私自利,全凭自己感受横冲直撞,现在都学会为家里人考虑了。”
栀栀神色一顿,发现还真是。
“哼,要不是这一世的父母兄弟都对我不错,还有林如海这家伙现在什么都不是。
否则我才不会为了别人委屈自己一点呢。”
不过,现在的她相比以前确实是稍微好了那么一点点。
都开始因为担心影响父母名声,收敛自己目中无人的姿态了呢。
她又道:“当然了,可能因为我已经是嫁出去的人,和徐家这些姐姐妹妹伯娘嫂子没什么利益冲突。
她们愿意为了在祖母面前挣表现,好声好气哄着我。
人家态度这么好,也没阴阳怪气什么的,我要是再给人家甩脸子,这就多少有点没礼貌了。”
虽然她之前的世界都挺任性,挺没礼貌的,但——
她这辈子可没嫁皇帝。
没资本的任性只会讨人嫌,而且还会惹出很多麻烦。
说来说去,都怪林如海没本事。
也怪这个封建礼教的社会,那些恶臭男人牢牢把握着社会各种资源,完全不给女人出人头地的机会!
一直对栀栀说好听话的藕荷色衣裙姑娘是大房庶女徐若兰,不管是相貌,还是气质,都在这一屋子姐妹中非常出众。
据说其生母是徐大伯母的陪嫁,当年生她的时候难产去世。
所以打小就被抱到嫡母徐大伯母身边养着。
徐大伯母一直没有亲生女儿,这个庶女又是乖巧懂事,会体贴人的,听说及笄之后会将其记在自己名下。
难怪这姑娘说话做事这么有底气。
一个庶女,竟然把徐二伯家的两个嫡女都比了下去。
栀栀倒是对这些嫡嫡道道的不怎么看重。
只是觉得徐若兰这小姑娘情商委实太高了些,说话做事都叫人如沐春风,上哄得徐祖母,下周旋得了姐妹之间的矛盾。
还能哄得她这个活了不知道多少年的老少女眉开眼笑。
和她完全是两个类型。
不由多看了几眼。
其实她不知道的是,徐若兰自打见到栀栀后,心里止不住的庆幸,庆幸这届选秀被皇上取消。
让栀栀正好错了选秀机会。
要不然……
她抬眸飞快看了眼祖母和母亲。
果然,她们眼里的可惜与遗憾都快溢出来了。
她捏着丝帕在嘴角轻点了下,掩饰住嘴角讥讽的弧度。
余光一瞥,见栀栀在看她,徐若兰微微笑道:“若芙姐姐可是有事?”
栀栀眸光微动,“也没什么,就是常听父亲说京城徐家院子修的格外恢宏大气,尤其是后花园,一步一景……”
徐若兰闻弦歌知雅意,听出栀栀这是想出去逛逛了。
她笑道:“既然姐姐对家里园子感兴趣,那妹妹就带姐姐去园子逛逛吧。”
坐在两人中间的徐祖母听了个全。
她也不拘着栀栀,开口打发大房二房的几个孙女和年轻媳妇一起陪栀栀去逛园子了。
前院书房
徐祖父捻着胡须,看着孙子徐子渊和孙女婿林如海默写的答案,不住点头,脸上全是满意之色。
“不错不错,渊儿和如海这次考试答的都非常不错。
如果不出意外,渊儿和如海的成绩至少能进前十。”
尤其是林如海这个孙女婿。
答卷优秀程度比自己孙儿徐子渊更胜一筹,兼之他容貌俊美。
殿试的时候,完全可以冲击前三中的探花。
这么想着,徐祖父看林如海这个孙女婿眼里多了层满意。
觉得小儿子也不是那么的不靠谱,起码给自己女儿找夫婿这方面还挺火眼金睛的,一挑就挑了个潜力股。
林如海和徐子渊到底年轻,听到祖父这般肯定的话,忍不住激动起来。
徐大伯徐二伯,还有两个庶出的三伯四伯,挨个说了几句勉励的话,心里则忍不住开始羡慕起小弟,也就是徐父的好福气。
这是儿子和女婿要双双进入一甲的节奏啊。
和徐父一母同胞的徐大伯徐二伯,这会儿心里已经开始寻思起要不要把家里几个不省心的儿子送去小弟那里。
叫小弟好好调理调理。
*
时间很快来到出成绩那天。
果然不出徐祖父所料,林如海和徐子渊都进了前十名。
其中林如海成绩稍靠前一点,排第四。
徐子渊这个大舅哥排第七。
接下来就是殿试。
林如海一如原剧情中那般被钦点为探花。
至于徐子渊,因为得益于长了一张年轻英俊的脸,明明排名在第六名,直接被皇帝提拔为第四名。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传胪大典过后,状元,榜眼,探花穿着红色进士服装,走出只有皇上和皇后才能走的宫中正门,开始风光无限地打马游街。
全京城百姓都可以前来观看,毕竟这也是京城的盛世。
街道两边的茶楼酒楼这会儿都坐满了人,平时养在深闺的小姐中喜欢看热闹的,或者怀揣着小心思的,也会前来观看。
就比如某个茶楼二楼包厢中的贾敏,陪同她一起的还有她的父亲荣国公贾代善。
贾敏看着其中容貌最为出色,也最年轻的林如海,忍不住面颊羞红,含羞带怯地将手里的丝帕投掷向对方。
“哎,真是可惜了。”
荣国公看着下面意气风发骑马走的林如海,又看了看明显春心萌动的女儿,止不住的摇头叹气。
“敏儿,那个被圣上钦点为探花的林如海,是我之前为你看中的夫婿,外貌出色,文采斐然,家里情况简单。
只可惜,我派人打听后才知道,林如海竟早早取了他恩师的女儿,如今连儿子都生了。”
还一生生三个。
听说林如海的母亲十分满意这个儿媳妇。
他们贾家如今迫切需要武转文,与文人结亲是最快速的打进文官方面人脉的方式。
大儿子已经娶妻张氏,是太子太傅的女儿。
本来他想给小儿子贾政也娶一个文官的女儿的。
可惜史氏这个蠢妇目光短浅,觉得大儿媳身上有文人的清高,和她一点不贴心,竟非要和勋贵家结亲。
最后连声招呼都没和他打,就提前一步和王家定了亲。
王家……
呵,也不知道他们家是个什么家教,竟然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一套,教的小儿媳妇大字不识几个。
小儿子看着挺喜欢吊书袋的,其实没什么真才实学,这么多年连个秀才都没考上。
小儿媳又是个没文化,目光短浅的。
这一对都不是肚子里有货的。
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生出会读书的孙儿,再则生出来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毁了孩子的资质。
“敏儿,林如海这里是不成了,为父定会再为你找个稍微次一点的青年才俊。”
贾代善见女儿脸色不好,轻声安慰道。
其实,林如海但凡娶的不是徐家女,而是家世普通一些的女子,没生下那三个儿子。
他不是没办法叫对方病逝,再逼迫林如海娶自家女儿。
只可惜,那个徐氏家世不简单。
不管父族还是母族,都有活跃在官场的大人物。
他就算是皇上的心腹,如今正是鲜花着锦的时候,也轻易不敢招惹这些人。
没了林如海这个处处合他心意的女婿,荣国公想起剩下的一众歪瓜裂枣,或者文官出身,父母健在的其他进士,开始犯愁起来。
状元和榜眼都已年过三十,成亲生子。
剩下的一甲进士,
要么是文官家庭出身,父母健在,目光长远,都不愿意和他们这些已经站队皇子的老牌勋贵结亲。
要么就是农家子出身,家境贫寒,需要他方方面面扶持……
贾敏轻咬着唇瓣。
“父亲,要是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就按母亲说的,嫁入勋贵人家算了。”
她自幼饱读诗书,自是期盼着嫁个同样有文采的男子,好将来举案齐眉,夫妻间有共同语言。
只可惜这届学子中最合适她的林如海早早成亲。
父亲想榜下捉婿也没法。
榜下捉婿,其实捉的都是家世一般的贫寒学子,或者家里父亲祖父撑腰已经不在,家里只剩孤儿寡母之人。
像林如海,就是其中翘楚。
没有男性长辈撑腰,自身却才华过人,还颇有家资。
显然是那些意图榜下捉婿之人眼里的香饽饽。
就算满心不乐意,碍于对方的权势,防止对方将来在官场给自己使绊子,最后也不得不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