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就不怕亏钱吗?
她还没来得及问,就被旁边的人挤到了一边:“你们要不买衣服,就让让,别耽误我们买衣服。”
张大娘吼回去:“买,怎么不买?不买我们挤进来干什么?”
旁边的人:“那就快点。”
张大娘推推自家闺女:“快点挑衣服。”
张盼晴一口气堵在心里不上不下的,要是旁人卖衣服,她买就买了,可大哥大嫂卖衣服,她怎么就那么不得劲呢?
站在这里,这衣服买也不是,不买也不是。
旁边人又开始催了:“要买赶紧买,不买就过去。”
王小麦大声道:“大家不要挤,慢慢来,拖拉机上还有货呢,都能买到,都能买到啊!”
张大娘见闺女木在那里,不再管她,上前去挑裤子,她一连挑了四条裤子,推推闺女:“别愣着了,快付钱。”
说完,看向王小麦:“他大嫂,咱们都是亲戚能不能便宜点?”
王小麦低头看向她:“大娘,我们是帮别人清理库存,该多少钱就多少钱,便宜不了。”
心里却道这老太太可真行,跑来亲戚这买东西,还讲起价来了。
嗓子都喊破了,就挣她五毛钱,还想怎么样?
就是不卖给她,她也不会便宜一分钱。
给她便宜了,旁边那么多人看着呢,难道都给他们便宜?他们还怎么赚钱?简直可笑。
她刚这么想着,旁边就有人说了:“大妹子,你要给他们便宜,也得给我便宜点。”
听到这,赵宏泰恼了:“就算是亲戚也便宜不了,该多少是多少,本来就是挣个跑腿费,愿意买就买,不买拉倒。”
要真把他们当亲戚,私下来家里买,就是不要钱,送她一件衣服也不是不可以。当着这么多客人的面,让便宜点,这不是砸他们生意吗?谁惯着她?就是长辈也不惯着。
张大娘有些臊脸,但这裤子实在便宜,又舍不得不买,厚着脸皮扯扯闺女:“快付钱。”
张盼晴没了办法,赶紧掏钱,她以为大嫂怎么也会客气客气,没想到她连个眼神都没给她,接过钱揣包里,就去收其他人的钱了。
王小麦当然不会客气,这个亲戚来不收钱,那个亲戚来不收钱,他们还赚什么钱?
就是她娘家大哥大嫂过来买衣服,也给了钱的。
她让他们按成本价给,他们都不愿意,说他们那么辛苦,哪怕是亲戚,那五毛钱也该赚。
自己娘家人都收了钱,她又凭什么惯着关系不咋样的妯娌娘家人?
张盼晴娘俩挤出来后,张大娘看着手里的裤子,喜滋滋道:“这三条男式的,一条给你大哥,一条给你二哥,一条给你爹,这条女式的就留给我穿了。”
张盼晴看向她:“我的呢?”
张大娘笑着说:“你今后再买就是了,你两个哥哥很长时间没买衣服了,这衣服这么便宜,就当你给他们买的了。”
张盼晴瞪大眼睛:“娘,你怎么这样?我花了二十多块钱,结果你一条裤子都没给我选?”
张大娘瞪她一眼:“那又怎么了?我们是你爹娘兄弟,是你的娘家人,给我们买条裤子,你还委屈上了?”
张盼晴满腹委屈:“可是这是我好不容易攒的钱,四条裤子,怎么也该有我一条吧?”
张大娘说:“你大哥二哥不容易,一年到头都没一件新衣服穿,你在镇上不用干农活,每天只要做做饭、洗洗衣服就行了,当初你这婚事,可是你大嫂找人介绍的......”
张盼晴打断她:“我知道了。”
虽然这样说,心里却有些不知滋味。
回到家里,三个孩子和赵卫东都回来了,她赶紧剁肉和面。
吃过饭,三个孩子上学去了,她拉着赵卫东进了屋。
赵卫东:“什么事?”
张盼晴低声说:“大哥大嫂在镇上卖衣服,也不知道他们在哪里弄的货,衣服卖的可便宜了。”
赵卫东怀疑地看向她:“你说真的?”
张盼晴:“当然是真的,我娘还去买了几条裤子呢。”
赵卫东垂下眼,张盼晴看着他:“要不,你晚上下班去看看情况?”
片刻后,赵卫东才说道:“我下班后过去。”
第395章 李狗蛋
赵宏泰和王小麦卖完最后一件衣服,两口子开始收摊子,收完摊子王小麦说:“你去买点卤肉,再买点凉菜,给咱爹下酒。”
赵宏泰嘿嘿两声:“要不买几瓶啤酒?爹也喜欢喝。”
王小麦嗔他一眼:“什么爹喜欢喝,我看是你想喝。”
赵宏泰:“那买不买?”
王小麦笑着道:“瞧你那样,这些日子你也辛苦了,想喝就买,多买点,你和爹一起喝。”
赵宏泰高兴拿着钱走了:“好咧,我这就去买。”
两口子开着拖拉机回到家,赵建忠已经煮好稀饭,蒸好馒头:“等你俩回来就可以炒菜了。”
王小麦拎着卤肉和凉菜进了厨房:“爹,我们在镇上买了点卤肉和凉菜,不用炒菜了,直接吃饭吧。”
赵建忠看了眼儿媳妇手里拎着的肉,乐起来:“这是道好菜。”
王小麦笑着说:“宏泰还买了啤酒,刚好给你们下酒。”
赵建忠更高兴了:“行。”
吃了饭,赵宏泰和王小麦就在桌子上数钱,数完钱,赵宏泰拿着计算器开始算账。
这计算器还是锦舒给他们寄回来,就是为了方便他们算账。
赵宏泰拿着本子算完账,激动道:“今天比昨天卖得好,有很多人都是三条五条的买,挣了八十多块钱。”
王小麦也很激动:“这才三天,咱就挣了差不多两百块钱了?”
要一直这么卖下去,一个月不得挣一两千块钱?
玉华在京都买一套院子差不多八千块钱,她和宏泰干几个月,就能在京都买房了,到时候户口迁到京都,两个孩子也能在那里读书了。
越想她越觉得有盼头。
赵建忠坐在一旁,说道:“还是得做生意,在家种地,得卖多少粮食,才能挣两百块钱啊?”
卖了三天衣服,王小麦深有体会,她说:“也是锦舒看我们没来钱的门路,把这些货寄回来给我们卖。”
她就不信,这些货要真便宜卖,在羊城卖不出去,锦舒一心惦记着他们,变着法子,给他们送钱花呢。
赵建忠说道:“兄妹间,你帮我,我帮你,日子慢慢就过起来了。今后你们到京都了,瑾台锦舒经常不在家,你们多多照顾泽泽瑞瑞,对他们也是帮助。”
王小麦笑起来:“我们是泽泽瑞瑞的舅舅舅妈,就是锦舒没有想办法帮我们挣钱,我们过去了该照顾他们还得照顾他们,两个孩子那么可人疼,我可舍不得不管他们。”
赵建忠笑得脸上褶子都深了几许:“泽泽瑞瑞也一直惦记你们呢。”
说了会儿话,两口子回去休息。
俊杰俊逸住校,晚上不回来,王小麦擀面条吃的,自从赵建忠回来后,就和大儿子大儿媳一起开伙,三人正吃着面条呢,赵卫东骑着自行车,车头挂着一条肉,回来了。
王小麦推推赵宏泰,赵宏泰看了眼,低头夹了瓣咸蒜,继续吃他的面条子。
赵建忠看向他:“怎么这会儿来了?”
赵卫东把肉放到桌子上,打量他们一眼:“我听俊才他妈说,大哥大嫂在镇上卖衣服......”
赵建忠:“确实在卖衣服,怎么了?”
赵卫东见他面色冷硬,硬着头皮问道:“大哥怎么忽然跑去卖衣服了?”
王小麦意味深长看他一眼:“哪里是我们忽然跑去卖衣服了,这不是锦舒嘛,她又盘下了一家服装厂,那厂里积压了不少库存,本来她也可以让人在羊城便宜卖出去,可她惦记着我们,想让我们赚点钱,就给我们发了一批货回来,让我们卖。”
“也幸好,她那厂里有人认识火车上的乘务人员,有人帮忙,不然这货还真不一定发的回来。”
“锦舒她......她又开了家服装厂?”
赵卫东形容不出来心里什么滋味。
过年时,不是说和陆瑾台师兄合开了一家子服装厂吗?
这么快又开了一家?
王小麦:“是啊,也是锦舒惦记着我们,不然我和你大哥哪里有胆子跑去做生意啊?”
赵卫东沉默下来,他没想到是这么回事。
赵建忠吃完面条说道:“晚上也没做你的饭,你要是没什么事,就回去吃饭吧。”
赵卫东没说什么,默默起身。
过年时,赵锦舒和陆瑾台一声二哥都没喊过,话更是没和他说一句,显然人家不愿意搭理他。
回到家,张盼晴忙过来问他:“问清楚没?”
赵卫东坐下来,沉默片刻说道:“赵锦舒又盘了一家服装厂,那些货是她发过来,让大哥大嫂卖的。”
张盼晴听完,也不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