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原先的房子就小,想买个大点儿的,这房子也就比他原先的房子多了两间厢房。
老顾客有些失望,不过还是劝了劝:“四间正房,两边各有两间厢房,不算小了。”
陆瑾台再次环顾一眼小院子,问道:“多少钱?”
老顾客见他询问价格,忙说:“一万块钱,这个位置非常好,来来往往的行人多,前面就是大学,要是家里有人没工作,支个小吃摊就可以做生意,我要不是急着用钱,根本不会卖它。”
陆瑾台淡声道:“贵了。”
顾承业诧异地看向陆瑾台:“你还要买房?”不然询问什么价格?
陆瑾台:“看看再说,价格贵了点。”
老顾客听到他的话,走到他跟前:“你们诚心想要,价格可以再谈。”
陆瑾台看向他:“七千块钱就买下了。”
老顾客皱眉:“不行,你一下子砍掉三千,太多了,你再给加点。”
陆瑾台说道:“加五百。”
老顾客咬咬牙:“八千,你愿意买就买,不买就算了。”
陆瑾台笑了下:“行,八千。”
老顾客看着他脸上的笑,瞬间就想反悔,可家里等着用钱,房子卖了那么久也没卖出去,咬咬牙道:“就这样吧。”
顾承业错愕地看着陆瑾台:“你不和嫂子商量商量,就私自把房子买下来了?”
陆瑾台解释:“这是帮大哥大嫂看的,房子还行,位置不错,价格合适......”
“大哥大嫂?”顾承业反应过来:“是嫂子的大哥大嫂?”
陆瑾台挑眉:“不然呢?”
顾承业觉得他太果断:“万一他们不要呢?”
陆瑾台:“他们不要,我们买下来便是。”
顾承业:“......”果然是有钱人。
陆瑾台看向老顾客:“先预定下来,等他们来,再签合同办手续,你看行吗?”
老顾客:“我七月十五号左右等着用钱,你们得快点。”
陆瑾台:“今天七月六号,来得及。”
老顾客:“那就行。”
办完事,陆瑾台又去了趟服装店,找到杨明安直接说道:“我刚刚看了一个院子......”
杨明安听完他的话,高兴起来:“我现在就给我大姐夫打电话。”
老家派出所,杨大姐夫挂断电话后,闲着没事,就去了趟赵家村。
今天下了点雨,大哥大嫂他们没去卖衣服,这会儿正在家里坐着。
看到杨家大姐夫,几人心神一动,难不成京都或是羊城有谁打电话回来?
这么想着,赵建忠笑着招呼:“他大姐夫,赶紧进来坐。”
杨家大姐夫说道:“大爷,我不坐了,明安来电话,让你们去镇上邮电局给他们打个电话,说是买房的事情,要和你们商量。”
赵建忠听后,立即道:“我们这就过去。”
大哥大嫂对视一眼,大哥说:“我回去骑自行车,我们都去。”
到了镇上,杨家大姐夫回了派出所,赵建忠带着儿子儿媳妇直接往邮电局走去。
京都这边,陆瑾台刚到家,就接到他们打来的电话。
赵建忠:“是瑾台吗?”
陆瑾台:“爹,是我。”
赵建忠:“我听明安大姐夫说啥买房子的事?是啥情况?”
陆瑾台慢慢说道:“我碰到一个院子,院子位置不错,不大,但也不小,有四间正房......”
赵建忠听完,说道:“你大哥大嫂都在这里,你和他们说说,看看他们怎么想的。”
说完,他把话筒递给儿子。
赵宏泰接过电话:“瑾台!”
陆瑾台:“大哥,那个院子......”
赵宏泰听完他的话,想也没想就说:“那房子你都能看中,肯定不错,我们买了,我和爹立即买票过去办理手续。”
陆瑾台虽然不意外,听到大哥这么说,依然被他毫无保留的信任触动,语气温和:“大哥,我明天要去上班,我已经交代顾承业,你们过来,直接让三姐夫带你们找顾承业,他会带你们去办理房屋过户手续。”
赵宏泰说道:“你的工作重要,你该忙就忙,更何况明安和玉华都在京都呢,你放心!”
陆瑾台嗯了声:“三姐那有家里的钥匙,你们到了后,住到我们这边。”
赵宏泰:“好。”
挂断电话后,几人回到家里,赵建忠看向儿子儿媳妇:“八千块钱可不少,你们算算还差多少,不够的话,只能把拖拉机卖了......”
赵宏泰脸上都是笑:“爹,这几个月卖衣服,挣了不少,原先还有些存款,八千块钱够了。”
“拖拉机先不卖,我还得回来卖两个月衣服,再挣点,今后去了京都,才有钱周转。”
其实还差点,可锦舒和爹娘已经帮了他们那么多,他哪里好意思找他们借钱?
好在小麦的哥哥嫂嫂说,他们要能在京都买房,钱不够,找他们拿,他们还有点钱。
赵建忠:“行。”
下午,陆瑾台看着时间,猜想赵锦舒该下班了,拨通了她办公室的电话。
电话接通,传来熟悉的声音:“哪位?”
听到她的声音,陆瑾台低笑问:“是我,下班没?”
赵锦舒:“正准备回去,你......”
陆瑾台打断她:“有事和你说,才不停打电话的。”
赵锦舒失笑:“就是没事,还能不让你打电话了?”
陆瑾台面色微微不自在,转移话题:“我给大哥大嫂看了一套院子,他们打算买下来。”
赵锦舒惊讶:“真的?”
陆瑾台:“真的。”
赵锦舒心里高兴,不吝夸奖:“不到一天时间,就把房子看好了,陆教授真能干!”
陆瑾台得寸进尺:“有奖励吗?”
赵锦舒笑着道:“当然有,奖励等你来羊城给你。”
陆瑾台笑道:“期待。”
第430章 大哥大嫂进京
既然决定买房,赵宏泰没有丝毫耽误,回家和王小麦数完钱,算算还差多少钱,当即就骑上自行车带着王小麦回了娘家向两个哥哥借钱。
王家两个哥哥二话没说,就把钱借给他们了。
两人带着钱,从王家回来,就开始收拾行李,回来的路上两口子就商量了。
这次王小麦不去京都,就让爹和宏泰过去,还有那么多衣服没卖,他们买房,不仅把家里掏空,还借了钱,她得在家里卖衣服。
俊杰俊逸放假后,每天都在家里帮他们卖衣服。
她不会开拖拉机,带着两个儿子,骑着自行车,带上货,也能卖,挣一分是一分,耽误一天,少挣一天的钱。
房子买了,过完户,说不定孩子户口就能迁过去,到时都在京都上学,没钱可不行。
王小麦:“捡点鸡蛋拎过去,锦舒和娘不在,到那找瑾台的朋友帮忙办事,不能空手,给人家提点鸡蛋,再买些礼品。”
“还有玉华那里,也给他们带点鸡蛋和干菜,我晒了不少干豆角,给他们带过去。”
赵宏泰:“听你的。”
赵建忠看到他们回来,走过来说:“收拾收拾行李,你俩明天就去吧。”
王小麦抬头:“爹,我和宏泰商量打算让你和他一块去,我就不去了。”
赵建忠摆手:“这次我就不去了,你俩一起去。”
“玉华和明安买房,写的玉华的名字,明安的户口没迁到京都去。”
“迁户口主要是为了孩子读书,你们两人的户口没必要都迁到京都,今后万一政策变了,有个退路,这里始终是咱们的老家......”
赵宏泰和王小麦对视一眼,赵宏泰当即拍板:“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里,咱们听爹的,房子写你的名字,你和孩子的户口迁到京都去,我的就不迁了。”
王小麦见他面色认真,想了想说:“行!”
赵建忠不放心交代:“先给明安打个电话,告诉他们火车到站时间,让他们去接你。”
赵宏泰:“我知道,爹。”
赵俊杰想到家里要在京都买房,今后能经常见到三姑小姑,又激动又兴奋,坐在椅子上说:“等你们走了,我和俊逸也不会闲着,爷爷会开拖拉机,我们爷孙去卖衣服......”
赵宏泰听到他的话,笑着拍拍他的肩膀:“十六岁的小伙子,在过去都能娶媳妇,挑起一家的重担了......”
赵俊杰不自在地摸摸脑门子。
王小麦白他一眼:“啥话都说,孩子还在读书,本来没那心思,你那话说出来,再被你挑起心思。”
赵俊杰忙说:“妈,你不会以为我们班没人谈对象吧?你儿子学习好,长得俊,要想谈对象,早谈了。”
“我心思坚定,我要和小叔学习,小叔的学校,还有小姑父的学校,就是我的目标,小叔二十岁都没想找媳妇,我也不想。”
赵建忠笑眯眯看着他:“不错,有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