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淑英看向王小麦:“你在家吧,我和宏泰去就行了。”
王小麦摆手:“没事,等七叔看了后再说。”
到了七叔那里,刚输上水,余淑英让儿子儿媳妇回家吃饭,赵建忠就来了,见闺女躺床上输着水睡着了,他一脸担忧,问道:“老七,锦舒没啥事吧?”
七叔说:“没啥事,就是感冒发烧,嗓子发炎有点化脓。”
余淑英说:“输水还要等会儿,你们都回去吃饭,我在这守着她,今天星期天不上课,不用着急。”
赵建忠看向儿子儿媳妇:“你们先回去吃饭,我和你们娘在这守着。”
七叔说:“都回去吃饭也没事,我看着呢。”
最后赵建忠留在这里,余淑英他们回去吃饭,吃完饭,又给他们端了饭菜过来,赵锦舒没胃口,赵建忠随意吃了点。
输好水,烧稍稍退了,赵宏泰又背着妹妹回家,回去的路上迎头遇上陆瑾台,他看向他们打招呼:“赵叔!余婶!你们......”
赵宏泰说:“锦舒感冒了,带她去输水。”
赵锦舒被军大衣裹得严严实实,他刚刚只看到赵大哥背上背了个人,没想到是她,她感冒了?
余淑英说:“陆同志忙,我们先回去了!”
一群人急急忙忙往家里去。
陆瑾台看着他们的背影,半晌没动。
到了家里,赵锦舒只喝了半碗清稀饭,再也吃不下其他东西。
余淑英也没逼她:“饿了喊我喊你大嫂都行,我们给你做吃的,再睡会儿吧。”
赵锦舒躺下来,没多大会儿就睡着了。
一家子人刚坐下说会儿话,五婶过来了。
王小麦给她拿凳子:“五婶坐。”
五婶笑着说明来意:“我想给锦舒说个对象,有个小伙子,公社的,他爹在粮站工作,那小伙子是广播员,那小伙子长得也俊,个子高高大大的......”
条件是不错,可来给锦舒介绍的那些小伙子,哪个条件又差了?
余淑英问:“这条件怎么来乡下找对象?”
五婶说:“小伙子和锦舒差不多大,高中生,说是锦舒隔壁班的,他条件好,咱锦舒条件也不差。”
余淑英说:“锦舒感冒睡着呢,等她好点我问问她?”
五婶笑着道:“行,让他等着,没点耐心可找不到好对象。”
五婶走后,赵锦城不高兴道:“四姐一定要嫁到别人家去吗?”
张盼晴笑着说:“女孩长大都要嫁人的,除非招上门女婿,不过那都是没儿子的人家干的事。”
赵家可三个儿子呢。
赵锦城眼睛一亮:“那就招上门女婿,我四姐经常生病,到了别人家,人家会像爹娘大哥大嫂那么照顾她吗?人家会不会嫌弃她老是生病呢?”
张盼晴说:“锦舒有两个哥哥一个弟弟,怎么也不能招上门女婿。”
赵锦城生气道:“只要我们不介意不就没关系了?你老是那样说,是不是不想我四姐招上门女婿?你是不是想我四姐早点嫁出去?我就知道你看不惯我四姐......”
张盼晴涨红了脸:“锦城你咋说话的?我......我怎么可能有那想法?
王小麦都不知道怎么说这个妯娌了,你要说她傻,她觉得自己比谁都聪明,你要说她聪明吧?家里什么事都想插一脚。
公公婆婆在旁边坐着呢,小姑子的婚事由得你一个嫂子插嘴?
招婿也好,嫁出去也罢,都有爹娘做主,你愿不愿意,你还能说了算?在你的小家做做主就算了,还想做一大家子的主?锦城一个孩子的话也要反驳,你不讨嫌谁讨嫌?
赵建忠眯着眼看向院子里一众人,开口说:“锦舒的婚事有我和你们娘在呢,她就是一辈子不结婚,我也能养得起她......””
赵锦城说:“就是,二哥不管四姐,我和大哥肯定会管的。”
赵宏泰憨笑道:“她是我小妹,我肯定管她。”
王小麦看着妯娌更加恼怒的脸,想捂脸,锦城这小子最护着他四姐,锦舒温温吞吞的,锦城那嘴巴可是不饶人的,你说你惹他干嘛啊?
余淑英笑道:“有我和你们爹在呢,哪能要你们管?”
不过她心里想到小儿子的话,又多了桩心事。
锦舒这身体夏天还好些,一到冬天就生病,多长时间都好不了,真到别人家,别人会像他们那么照顾她吗?
更别说女人嫁人,就会怀孕生子......
越想她越放心不了,招赘......
不行,好人家谁会愿意让儿子入赘?
要是那不好的,那不是委屈闺女吗?
第495章 番外-初相识15
赵锦舒这一睡,就睡了一天,午饭,余淑英特意给她熬的米粥,喝了一碗米粥,又躺下了。
这些年,余淑英照顾生病的闺女已经照顾出了经验,怕她夜里又发烧,她抱了床被子,直接睡在闺女房里的。
吃药打针伤身体,赵锦舒感冒好了后,很长时间胃口都很差,赵建忠特意找人换了大米,给她熬粥吃。
赵锦城又跟着念叨:“四姐的身体,只有招上门女婿,在我们家,爹娘还有我们照顾着,日子才能好过,嫁到别人家,我一想想就不成。”
听到他的话,赵锦舒嘴里的粥差点喷出来,瞪他道:“瞎说啥呢?”
赵锦城说:“本来就是事实,你看我们村那些儿媳妇,哪个不是家里家外的活都得干?春英嫂子那么大肚子还要割麦子,小侄子刚生下来没半个月,就下地干活,人人都还说二伯娘是好婆婆,就因为春英嫂子每天能吃到鸡蛋。”
自从他知道还可以招上门女婿,他对这事就上心了,只要四姐过得好,只要他们自家愿意,为啥不可以啊?
余淑英和赵建忠在旁边听着没说话,因为他们知道锦城的话是对的,这年头,光好看没用,人家娶儿媳妇不是娶回去享福的,闺女在家里,自家人能疼她,到了婆家,你什么都不能干,还喜欢生病,一次两次兴许没事,时间长了,谁惯着你?
晚上,余淑英问闺女:“你五婶介绍了一个在粮站工作的小伙子,先前你感冒没和你说,那小伙子说认识你,读高中时,是你隔壁班的......”
赵锦舒说道:“同学怎么还来啊,叫什么名字啊?”
余淑英想了想说:“那天你五婶说了个名字,叫,叫黄......维......”
赵锦舒接话道:“黄维正吧?”
余淑英诧异地看向她:“你知道?”
闺女从没在她面前提过什么男孩的名字,她说了一半,她就能说出全名,看来......
赵锦舒说:“他和我们班班长是邻居,经常过来找他玩,他在学校挺活跃的,长得还行,学校里应该没人不知道他。”
最主要的是,他跟他们老师打过架,所以她有印象。
余淑英问她:“你觉得他咋样,要不要去相看?”
赵锦舒低下头:“没啥感觉。”
余淑英顿了顿说:“或许相处相处就有感觉了呢?”
赵锦舒靠在她身上:“娘,他性格太活泛了,不合适。”
余淑英看向她:“所以你要找个稳重点的?”
说到这里,她脑海里闪过陆同志,陆同志就挺稳重,闺女说的是不是他?
赵锦舒捏着被子:“稳重点,思想会不会更成熟一些?”
余淑英说:“一二十岁的小伙子,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经历的不多,思想要说有多成熟,不太可能......”
“当然年龄稍微大几岁也没什么,可那样的不好找,人家都结婚了。”
赵锦舒低声说:“那就不找。”
余淑英看着她那样儿,其实心里比谁都清楚,这孩子这段时间虽然没提陆同志,也没表现出什么,可她的心思,还没放下。
余淑英回到房里,和赵建忠说:“你说锦舒的婚事到底该咋整?我们不同意她和陆同志在一起,她也没闹腾,可那么多人给她介绍对象,她别说相中谁了,连看她都不愿去看,明显心里还没放下陆同志,咱们也不能逼她,这孩子有啥事都在心里憋着,她就是心里难受,也不跟我们说,她身体本来就不好,万一逼急了,再把她逼病了......”
要说赵建忠一点不愁也不可能,他说:“我明天去趟公社。”
余淑英:“干啥?”
赵建忠:“和陶主任聊聊。”
赵建忠从公社回来后,就和余淑英说:“你问问锦舒,问她是不是真的想和陆同志在一起?”
余淑英猛地抬头:“你和陶主任聊了啥?”
赵建忠没说,掏出一根烟点上:“陆同志只要在我们村,我还是能护住他的。”
余淑英皱眉:“万一今后政策变了,他回城咋办?”
赵建忠看向她:“锦舒嫁去别人家你就能放心了?远的不说,就说叶征,他和我们一个村,打小就和锦舒玩得好,出去当兵的时候,还跑来找锦舒,没找到跑出去还哭了一场,你就能放心把她嫁到他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