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以为意,她男人在杀猪场工作,有工资,还能吃到肉,比那下放的臭老九不知强了多少,只有别人讨好她的份儿,不亲近就不亲近,你给我孩子买东西,我也同样给你孩子买了,我不占你便宜,你也别占我便宜。
她做梦都没想到,陆瑾台还能恢复工作,现在更是带着小姑子回了城。不仅小姑子成了城里人,男人也有本事,还是那什么大学里的教授,小姑子一个乡下姑娘,跟着男人一步登天了。
要问她后悔得罪小姑子吗?偶尔日子难过的时候,有那么一瞬间后悔过,后悔不该把小姑子得罪的那么狠,她男人有本事,随便拉拔一下自家兄弟,日子也会好过很多。
可人家心里已经有了隔阂,再想恢复原先的亲近,那是别想,只能这么过着,自家孩子懂事学习好,好好培养孩子,日子未必就比别人差。
可坐这里没多大会儿,她的信心就被打击个十足,自家孩子也好,可还不够好,不够好到改变自家的现状。
她也不由得想,倘若她像大嫂那般和小姑子关系好,哪怕自家孩子考不上高中或中专,她当姑姑的肯定会为侄子考虑,说不定还能给侄子安排个工作啥的。
第107章 陆泽
赵锦舒几人不知道才这么会儿,张盼晴心里就想了那么多事。
赵文雅三个孩子坐了会儿,见他们写作业的写作业,看书的看书,没人和他们聊天,更没人陪他们玩,觉得没趣,也拿出作业,搬了椅子,直接趴在椅子上写起了作业。
张盼晴见了心里得意,自家三个孩子学习兴许不够拔尖,但自觉性绝对是其他孩子比不了的。
余淑英和赵建忠从村里回来,见到二儿子一家回来了,心里还是高兴的,招呼过后,看向王小麦说道:“老大家的今天中午在这里吃,别回去做饭了。”
说完就去了灶房做饭。
张盼晴看他们一眼,见没人动,起来跟着去了灶房,她娘说了,他们搬到镇上,常年不在老人身边,回去了就要勤快点,多讨讨公公婆婆欢心,免得将来什么好事都是老大家的。
赵玉华看向妹妹:“你们坐着陪他们写作业,我去帮忙做饭。”
赵锦舒点头,她今天也没打算下厨。
王小麦嗑完手里的瓜子,也跟着进了灶房。
饭刚做一半,赵文秀和赵俊才吵了起来。
张盼晴从灶房出来,瞪向他们:“吵什么?”
赵文秀看向妈妈:“他不会就一直问我一直问我,耽误我写作业。”
张盼晴皱眉说道:“你不要老是问你二姐,也可以问大姐。”
赵文雅拒绝:“我作业更多,没时间教他。”
她毕业班,老师布置的作业比以前多了一倍,快开学了,她得赶作业。
张盼晴看着旁边正在给赵俊杰讲题的陆瑾台,张了张嘴,到底什么也没说。
陆泽一抬头,见二舅妈眼神落在爸爸和大哥身上,他记得俊才哥读二年级,二年级的语文他没看过,但数学他看过哥哥姐姐的书,也做过题,并不是很难。
想到此,他看向赵俊才问道:“俊才哥,我可以看一下你的练习题吗?”
赵俊才以为他看着玩,二话不说把练习册递给他。
陆泽接过练习册,看了一眼上面的题问赵俊才:“是这道题不会吗?”
赵俊才没精打采嗯一声,他其实不喜欢读书,更不喜欢做数学题,可他要这样说,他妈绝对会削他一顿,而且姐姐考不好都会被妈妈骂,他不想被骂,只能啥话不说,还得装作自己很爱学习的样子。
张盼晴走过来,见陆泽一本正经,笑着道:“你一个幼儿园的孩子能看懂二年级的数学题吗?”
赵锦舒看一眼,这些日子陆瑾台在家里,两个孩子的学习都是他在管,她没过问,但以上辈子的经验现在的儿子,二年级的数学题应该难不住他。
陆泽没说话,看了题后,用手指比划比划,就对着赵俊才说道:“俊才哥,有十二个三角形。”
赵俊才怀疑地看向他:“真的假的,你会这种题?”
陆泽蹲在他面前:“这种数三角形的很简单,你先从这里数起,按顺序数过去,很快就能数出来。”
赵俊才照着他的方法,果然一下子数出来了,确实是十二个三角形,他眼睛一亮:“陆泽,你这么小二年级的题都会啊?”
陆泽就和他说:“只要你掌握这种方法,遇到类似的也可以按照这个方法。”
赵俊才还没遇到其他题,不懂他说的,就说:“这道题能做对就行了。”
张盼晴站旁边看了半晌,心情有些复杂,她没想她读二年级的儿子不会做的题,竟然被陆泽一个幼儿园的孩子做出来了。
她不由得想,难道自家儿子就那么笨?可他期末考试也是九十多分啊!还是说陆泽是个天才?
她张张嘴想说些什么,眼角瞄到旁边小姑子夫妻俩,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也不知为啥,面对赵锦舒和陆瑾台两口子,哪怕心里有再多话语,总有种张不开口的感觉,好像他们的气场莫名的排斥她的靠近。
瞪了眼自家儿子,心说回去再和你算账,就回了灶房帮忙烧火。
坐在灶台后面,看向切菜的大嫂,想向她打听一下小姑子两口子的事情,顺便聊聊孩子的学习,可想到当初和小姑子的龃龉,竟也张不开口。
她懊恼了下,闷在那里不吭声了。
陆瑾台给赵俊杰讲完题,坐到赵锦舒旁边,赵锦舒向他靠近了点。
陆瑾台察觉到她的动作,眼底荡起笑意,赵锦舒凑到他面前:“看看你儿子当小老师呢。”
她刚刚可没错过二嫂那青红交错的脸,瞥一眼侄子,依她二嫂的脾气,这小子回家准会挨训。
陆瑾台瞥一眼儿子,含笑看着赵锦舒:“我们儿子不错。”
赵锦舒颔首:“我也觉得不错,像你,学习好。”
这句话她夸得真情实感。
陆瑾台看着她笑了下:“像我们俩。”
赵锦舒瞥一眼他:“我的儿子自然像我。”
陆瑾台:“像我们俩。”
赵锦舒白他一眼,转而说道:“就是俊才回去要被他妈骂了。”
对此,陆瑾台不予置评。
赵卫东一家子也没多待,吃了午饭,略坐会儿就带着孩子回去了。
余淑英知道老二两口子脾气没挽留。
三个孩子都有些不高兴,过了元宵节他们就开学了,也不让他们多玩几天。
张盼晴见三个孩子丧着一张脸,气不打一处来:“就知道玩,你看看人家陆泽,一个幼儿园的孩子,你不会做的题,人家看一眼就做出来了,羞不羞脸?你还好意思问人家,我都不好意思看。”
赵俊才脸一下子白了起来。
赵卫东出去溜达了,并不知道这事,他看向儿子:“真有这回事?”
赵文雅眼见爸妈有发火的前兆,赶紧说:“人家陆泽不仅会二年级的题,人家还会三年级的题呢,谁叫人家有个大学教授的爸爸呢?天天在家里给他补课,再加上陆泽遗传了小姑父的聪明才智,提前学会一些知识也很正常啊。”
说完看向父母,你们自己不行,孩子没法遗传到你们的聪明,可不能怨孩子。
她上午做作业时,恰好听到了小姑小姑父的话,小姑父是教授,小姑也是高中生,所以他们的孩子就聪明。她听了,当时就觉得这话真对啊!
自家爸爸初中毕业,妈妈小学毕业,而且听奶奶说,爸爸当初考高中,考了三次都没考上,现在竟然还嫌弃他们,真是不讲理。
赵卫东脸沉了下来,没有说话,骑着自行车往前走。
张盼晴暗暗瞪一眼闺女,年龄不大,说话那么扎人?跟谁学的?
她心里也是有些不自在的,他们确实不如小姑子两口子优秀,可就是自己不优秀,才想孩子好好学习啊!她不觉得自己有错。
第108章 回京都
对于二哥一家,赵锦舒没什么好说的,各自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
在老家有亲人陪伴,日子悠闲自在,但时光如流水,相聚的日子总是那么短暂,很快到了返城的日子。
收拾行李,挥别家人,坐上回城的车子,想到暑假又能回家,心里的不舍,就减了几分。
坐在火车的卧铺上,陆泽陆瑞从兜里拿出几个红包来。
赵锦舒看过去:“这是什么?”
陆瑞掰着手指头:“大舅妈给的,三姨给的,还有外公外婆给的,外婆说还有小舅舅给的......说是让我们路上买吃的,别像回来那样饿到肚子......”
陆泽悄悄看一眼爸妈:“他们不让告诉你们,说你们知道了,不让收,还说你们平常都给哥哥姐姐买衣服什么的,我们要是不收钱,下次你买了东西,他们也不要了,兄弟姐妹要有来有往才亲。”
赵锦舒见他小心翼翼的表情,笑着和他说:“给了就给了,收着吧,他们给你们钱是疼爱你们,我给哥哥姐姐买东西也是疼爱他们,都是长辈对小辈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