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老二没有回家也忘了回去给家里人说一声,就直接跟着齐贺去了铺子里。
从外面买菜回来的赵氏,一直没有等到齐老二回来,还以为他被什么事儿绊住了脚,独自生着闷气。
生气也不影响干活,赵氏在许大娘的帮助下,很快做出了一桌色香味俱全的席面。
外面漆黑一片,天空上挂着的月亮小绳一样细细的,根本就散发不出去什么光亮。
赵氏时不时出去看一眼,看完回来忍不住向苏桃抱怨:“你说你公爹怎么回事儿,他怎么还没有回来?别人都在铺子里忙着,他在庄子上倒是悠闲。”
“张三哥托的那人靠谱吗?”
苏桃嫁到齐家也一年多了,虽然公爹齐老二一直都在桃园里,接触的没有婆母赵氏多,她也知道齐老二要是收到口信,无论多忙都会回来的。
这么晚了他还没有回来,苏桃总觉着是隔壁张三哥所托非人。
差不多快到人定时刻,云姐儿早已扛不住早早睡下了,外面才响起驴车轱辘轱辘的车轮声。
赵氏跟苏桃两人忙迎了出去,便见门口停了两辆驴车,从上面下来了四个人。
一见齐老二也在,赵氏不安的心才平静下来。
齐老二招呼着苏青山进屋。
顺子留下来栓驴车,赵氏留在后面对着顺子说:“顺子,驴车栓好了先别回去,大娘给你留了饭,这就回去给你端去。”
“老太太,您别忙了,我回去吃一样的。”
“忙了一天了,我给你端一碗荤菜,等着啊。”赵氏边说边往回走。
她走进灶房把给顺子留的一碗混搭的荤菜,端出去给了他。
齐贺父子和苏青山都站在水井边打水洗脸,苏桃忙着往堂屋里端菜,赵氏见了也着急忙慌地去端菜。
等她们把饭菜都端到饭桌上,安排那三人上桌吃上饭,赵氏才又回了灶房。
堂屋里燃了几盏油灯,照得屋里亮堂堂的,这时赵氏才看到齐贺父子和苏青山的后背上都湿了大片。
这不用问就是累的了,她烧些水等着他们用过饭后,洗漱一番好清清爽爽的睡觉。
苏桃要帮忙,赵氏不让,她一个人忙得像个陀螺。
苏桃站在灶房门口给赵氏说:“娘,你是家里的老太太,有点儿啥事就把你忙慌的不行,这样怎么行呢。要不咱们再雇个烧饭浆洗的丫头吧?”
赵氏听苏桃说她是家里的老太太噗嗤就笑了,“雇什么人啊,这些活娘都能做,忙慌也就这么偶尔一次,雇什么丫头哩,费钱!”
苏桃往赵氏跟前蹭了蹭,“娘,家里人手真的不够,铺子开业了,顺子往常都在外面跑,外面的事儿他知道的多,以后指定会吩咐他跑铺子那边的事儿,家里还得雇个小厮,顺便再雇个浆洗的丫头,会做饭更好。”
赵氏听苏桃这样说,她仔细一想也确实如此。
桃娘一下开了两个铺子,人手得够用才行。到了岁节桃娘生产,她要精心地,好好照顾她娘俩指定忙不过来。
提前雇个粗使的丫头,帮她娘俩浆洗也行的。
赵氏想通了,便说:“浆洗,做饭,娘都能做,不过家里你当家,你说了算,你要雇便雇吧。”
天色已经很晚,除了大街上还热闹着,他们这边有许多住户的坊间都已经很安静了。
堂屋里的爷儿几个也没有划拳,简单喝了两杯就光顾着吃饭菜了。
酒足饭饱,洗漱一番后也都睡下了,齐家小院恢复宁静。
第134章 留爹帮忙
货都已经拉去了铺子里,后面便是让杨秀才记账入库。
记好账铺好货,等着找个好日子开业就万事大吉了。
齐贺一早便去了宫里上值,剩下苏桃跟爹娘云姐儿几人在家用早饭。
苏青山押着货刚回来,就又忙到很晚才睡下,早上又那么早起床,赵氏担心苏青山休息不好,她便让齐老二对苏青山说,用过早饭再回屋休息休息。
齐老二听赵氏这样说,便拉着苏青山去喝了两杯。
一大早刚起来,怎么能睡得着,得喝两杯才行,一喝不打紧,齐老二喝上头了。
他拉着苏青山的手一个劲儿地夸苏桃,说他家真是积了大德了,才让齐贺遇着苏桃。
齐贺娶了苏桃回家后,他们家过得越来越好。连儿子上京赶考的盘缠都不用再从牙缝里省了。
齐老二说着说着眼泪就落了下来,说儿媳妇孝顺买了个带桃林的庄子。
又说,他没大出息,就只会种桃子,一定给儿媳妇把桃林打理好。
齐老二正激动着,语无伦次的。
“亲家公,赶紧吃,吃完我带你去桃园看看去,桃林连着田地,有一百多亩。
桃林里面有个大宅子,说不出来的雅致,有山有水的,比这个宅子好。你过去住两天。”
齐老二说高兴了又端起酒杯跟苏青山碰了一下。
苏青山比齐老二酒量好,他喝了几杯根本没有一点儿反应,依然脑袋清明。
他拉着齐老二的手夸齐贺,他说他家闺女有福气,嫁给齐贺不到两年就成了官家的太太。
他现在能坐在京城里跟他喝酒还是托了齐贺的福。
两个爹在堂屋里互相吹捧,陪着苏桃坐在西厢房里做针黹的赵氏看向苏桃,一脸的哭笑不得。
“五郎不能碰酒,你公爹平常在家里也不喝,这见着你娘家爹他高兴了,喝点儿就醉。”
赵氏解释了几句,接着低下头做孩童的衣裳。
喝醉了是不是都这样?心里有许多话,只有喝醉了才能说出口,苏桃没觉得有什么。
她原地晃悠了两圈,拿起笸箩里的小衣裳展开看了看,怎么感觉比云姐儿的衣裳也没小多少。
“娘,这衣裳怎么这么大?”
“一岁多的孩子穿的,小孩子长得快,衣裳得多备点儿。”
“怎么都是男娃的?万一是个女娃怎么办?”苏桃嗫嚅着问。
赵氏一直做男娃娃的衣裳,苏桃挺有压力,万一是个女儿怎么办?赵氏不会不喜欢吧。
“女娃娃的衣裳也有,等做完了这件就开始做。襁褓里的孩子不分男女,都是穿一样的衣裳,到了一岁才开始分呢,我现在有时间,先把衣裳做到两岁,男娃女娃都都做几套,反正也不浪费。”
赵氏说完便又垂下了头。
云姐儿又在外面玩水,反正天气还热着,就没有叫她回来。
苏桃跟赵氏说了两句话,感觉赵氏也不是非孙子不可,才稍稍放下心来。
赵氏说:“这胎不管男娃还是女娃,作为头生的孩子没有人不喜欢,家里只有五郎一个,你们可以多生几个,以后家里人丁兴旺,热热闹闹的才好。”
赵氏自己说着,嘴角是收都收不回来,笑得嘴角眉梢皆是喜色,好似家中已有三五个孙儿一般。
苏桃笑得羞涩,感觉不能再聊下去了,她便拿了一本书看。
堂屋里齐老二和苏青山的声音一直断断续续的传来。
又过了大概一柱香的时间,两个还没有起场的打算,赵氏坐不住了,她放下针线站了起来,“大早上的怎么能一直喝呢,说好喝两口好休息的,我去看看。”
苏桃眼角带笑看着赵氏气哄哄地去了堂屋。
她站在西厢房门口,伸着头偷听,便听到她公爹难得跟她婆母犟声:“我跟亲家公难得坐在一起喝一杯,还没有尽兴呢。”
“亲家公刚到京城,昨儿又忙到那么晚,先让他回去补个眠吧,你们要喝不是多的是时间。”
齐老二一听确实如此,便挣扎着站起来要送苏青山回房间。
与其说是齐老二送苏青山,不如说是苏青山搀扶着他。
跟在他二人身后的赵氏望了苏桃一眼,伸手指了指齐老二笑得一脸无奈。
苏桃也笑,她没有想到平常沉默寡言的公爹喝醉了竟然这么执着。
最后,苏青山留在房间休息,赵氏把齐老二又扶回了堂屋里间。
时间过得很快,赵氏收拾收拾餐桌,洗刷洗刷碗筷,也快中午了。
那两个人才刚睡下,自是不准备叫他们起来,她做了简单的蔬菜汤贴饼子,娘仨吃了一顿午饭。
许是真累了,苏青山一觉睡到了天搭黑。
晚上用晚饭的时候,齐老二还要再陪着苏青山喝,被苏桃制止住了。
她说:“爹,我还有事儿跟我爹商量,今儿晚上先不喝了。”
儿媳妇的面子必须得给,一家人欢欢喜喜用了一餐饭。
苏青山坐在齐贺的书房里,喝口茶水漱了漱口,问坐在他旁边的苏桃:“闺女,你有啥事要跟爹说?”
“爹,你接下来有啥打算?”
苏青山放下茶碗,双手搭在两膝上,“你这边开业后,爹就回临阳去。明年继续去湖州炒生丝,这个虽然风险高,赌准了也能挣钱。这次我把你给的那一千两都带了过去,生生赚了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