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苏家阿桃_长袖不善舞【完结+番外】(129)

  苏桃在床上待了一个月,赵氏终于允许苏桃下床了,可是外面还冷着,她只许她在屋子里走动。

  西厢房白天总是燃着炭盆,比外面要暖和许多。

  整天在床上待着,苏桃的日子都是数着过来的,终于进了二月,她能下床了,她爹娘阿弟也该进京了。

  若是爹娘过了十五就出发,这个时候也该到了。若是出发的晚,过不了几日也能到。

  苏桃见云姐儿正趴在床边逗朗哥儿,便叫云姐儿过来。

  “云姐儿,你去门房那边,替阿姐传个话叫喜子过来。”

  “好嘞。”

  云姐儿知道赵氏不让苏桃出门,这段时间她可没少给苏桃跑腿。

  苏桃这边一叫她,她也不多话,应了一声就跑去叫喜子去了。

  不过两三步路的距离,苏桃就在窗前站了一会儿云姐儿就跑回来了。

  “阿姐,喜子在外面等着呢。”

  苏桃站在窗前对着窗外叫:“喜子?”

  “太太,小子在呢。”

  “你去杏林巷跑一趟,给顺子递个话,我爹娘差不多也该到京城了,让他去东城门口迎一迎。”

  喜子得了话,便跑出去传话去了。

  两个时辰之后他才回来,说顺子从前两日开始,就在东城门口等着亲家老太爷一家呢。

  苏桃听了便放下心来,在家专心等着她爹娘。

  朗哥儿已经满月了,他的洗儿宴还没有办。

  她婆母赵氏说,反正京城也没有亲戚,等亲家来了京城再办,到时候才热闹。

  越是到眼前,苏桃心里越是着急。

  昨儿,齐老二又出去给苏桃买了几只老母鸡回来,现在赵氏正在灶房那边杀鸡。

  朗哥儿又睡着了,云姐儿没人玩又无聊了起来,她缠着苏桃要玩花绳。

  苏桃想着云姐儿已有好长时间没有背书了,便让云姐儿背书给她听。

  云姐儿乖乖地背了千字文,用了大半年的时间,云姐儿终于把千字文学完了,就是字还没有认全。

  齐贺之前写给苏桃认字的纸张,苏桃都没有丢,她从桌子抽屉里找出来教云姐儿认字。

  中午苏桃又喝了两碗鸡汤,下午坐在铜镜前,她感觉镜子里的自己,脸变得溜圆。

  苏桃捏了捏两腮的肉,轻轻一捏就捏了一撮出来,果然胖的不行了。

  她又往下摸了摸腰身,好在腰上没有什么肉。

  许大娘送的束服带子,一直到今儿早上才解下来,苏桃觉着腰上没有多余的肉,跟那束腹的带子有关。

  苏桃正在庆幸自己腰上没有长肉,便听到外面一阵喧闹。

  云姐儿停下来手中的笔望向苏桃,苏桃支楞着耳边听外面到底动静。

  亲家?

  苏桃在听好像听到了她娘的声音,她跑去窗户边,便听到她娘说:“我们心里念着阿桃,过了十五就出发了。”

  “桃娘在西厢房呢,屋里燃了炭盆,外面冷,我让她就在屋里待着别出来。头生孩子,我想着让她坐个双月子。”

  赵氏拉着冯氏一边说,一边引着她往西厢房走。

  苏桃听到了,忙走出里间,去了外间等着。

  赵氏掀开门帘子,冯氏走了进来,苏桃叫了一声:“阿娘。”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滚落了下来。

  冯氏一个箭步抱住苏桃,嘴里埋怨着:“都当娘了,哭什么?”嘴上虽然这样说,声音里也透出一丝哽咽。

  赵氏见此,心中也不免有些触动,她走上前轻轻拍了拍苏桃的胳膊,“亲家母来了,你们娘俩好好说说话。”

  赵氏说完便出了房间,走前还不忘把云姐儿拉了出去。

  杏儿也跟着三郎来了,赵氏拉了杏儿去堂屋吃茶。

  桃娘跟她娘一年时间没见了,该是有许多话要说,她等她们娘俩说完话,再带杏儿过去。

  齐老二拉着苏青山,苏虎去了齐贺的书房吃茶,齐三郎跟喜子一起往家里搬东西。

  这些都是他大伯和他爹给二伯家带来的家中土产,有晒干的鸡鸭鱼肉,还有晒干的各种干菜。

  听说弟妹生产,家中女眷还做了许多小孩子的衣裳让他带过来。

  东西不多也装了三箩筐,还有一大包袱孩子的衣裳。

  齐三郎跟喜子把东西都放在了灶房门口,拿着一个大大的包袱进来堂屋。

  “二伯母,这是家里大伯母、嫂子还有我娘他们给五郎孩子做的衣裳。”

  “先放旁边椅子上,我等会儿再拿去西厢房。你过来歇歇喝口茶。”

  齐三郎接过赵氏手里的茶,一口干完了,抹了一把嘴问:“外面家里带来的那些东西放哪里?”

  赵氏跟着齐三郎走出去看,看到满满的几筐子鸡鸭鱼肉还有各种干菜,她哎呦了一声说:“拿这些东西做什么?这边什么都有。”

  赵氏嘴里虽然这样说,心里还是满满的感动。

  她吩咐翠丫把肉干都挂起来,吩咐齐三郎跟喜子把菜干先放去了那个放蜡烛的倒座房里。

  齐三郎忙完了,跟着赵氏回了堂屋。

  赵氏又给齐三郎倒了一碗茶,“三郎,你跟杏儿先在倒座房住下吧?”

  杏儿拘谨地坐在齐三郎旁边,转头看了他一眼。

  五郎媳妇刚生产,他们不好在这边叨扰。当初说的就是他来帮五郎管理庄子上的桃园,还是住在庄子上方便。

  去年的时候,他都已经把庄子那边摸透了,自己要住的院子也看好了。

  齐三郎接过赵氏手里的茶喝了一口,才开口道:“二伯母,等会儿我跟杏儿就直接去庄子上吧。庄子那边,庄头院子旁边还有个小院儿,比西柳村咱家的院子还好,我们直接去那边安置就行了。”

  赵氏想着如此也好,便说:“等一下回去的时候,让翠丫跟着你们过去,让她帮着你们收拾一下。”

  坐在齐三郎身边的杏儿终于开口了,“二伯母,我、我们自己也能收拾。”

  在西柳村的时候,杏儿也没有觉着赵氏不好相与,相反她觉着赵氏是个很和善的人。

  可到了京城之后,看着穿着一身深褐色绸子衣裳的赵氏,不知为啥,她有些不敢亲近了。

  赵氏思忖着,齐三郎他们刚到京城,且天色也不早了,等他们去到庄子上,再收拾收拾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休息呢。

  到时候让他们在这边住一晚再回去,赵氏不再跟他们纠结住哪里的事儿,她开口问家里的最近有啥事儿没有?

  家里都是跟往常一样,也没有什么特别要说的,唯一可说的便是二丫的亲事了。

  家中五郎一路高中状元还留在京城做了京官,在整个临阳县他们齐家那都是出了名的。

  去岁,十三岁的二丫到了说亲的年岁,他从京城回去后,便发现请媒婆过来他家提亲的人家多了起来。

  有富户员外家,也有小商贩家,还有秀才家,总之过来提亲的人家哪家都很好。

  他爹娘一时间也不知道该选哪家好,大伯让他爹请齐氏族长来拿主意。

  族长见识多,他大伯还有他爹跟族长商量了一上午,最后给二丫定下了镇子上书塾夫子家的二儿子。

  赵氏听了微微点了点头,连说:“夫子家好,不说大富大贵,好歹是书香之家。”

  而齐氏的族长却不是这样想的,他想着西柳村齐氏一族除了齐老二家的五郎也没有个读书的材料。

  下面除了六郎,小辈们也都在书塾读书,可他们年岁都还小。

  夫子家的二儿子今岁才十六,已经中了童生,在他看来也算是年轻有为。

  之后那小子若是能考到京城,也算是给齐五郎一个助力。

  孤木难支,官场更是如此吧。

  第153章 娘家人来了

  母女二人隔了一年时间没有见,再见面难免情绪激动了一些。

  冯氏掏出帕子给苏桃擦了擦眼泪,盯着她的脸打量了一番。

  闺女面色红润,比来京城之前还胖了些,如此看来赵氏把苏桃照顾的很好,冯氏心里高兴。

  她见苏桃上面穿了个加棉的小袄,下面穿着绸子的裙儿,不知道裙儿是不是夹层的。

  苏桃刚生产,虽然门上挂着挡风的青绸帘子,外间还是有些冷的,她拉着苏桃往里间走。

  里间燃着炭盆,比外面暖和许多。

  苏桃一进里间,就拉着冯氏去看朗哥儿。

  “娘,你看。他叫朗哥儿。”

  朗哥儿包着小包被躺在床上,包被上还盖着一层薄被。小家伙睡得正香,脸上白嫩嫩肉嘟嘟的,冯氏见了欣喜,脸上不自觉挂上个微笑。

  冯氏看了好几眼才收回视线,她拉着苏桃的手说:“头胎就生了个小子,阿桃是个有福气的。”

  苏桃拉着冯氏坐下,“娘,什么小子闺女的,我婆母做衣裳的时候,小子闺女的都备了。”

  冯氏听苏桃这样说,斜乜了她一眼,嘴角依然挂着微笑,在苏桃额头点了一下,“你婆母开明,是阿娘多想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先婚后爱  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