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苏家阿桃_长袖不善舞【完结+番外】(134)

  一阵冷风吹过,顺子催促李婆子,“夜里怪冷的,妈妈你赶紧说说。”

  “我是那余家姑爷买来给她做粗使的,我只知她是余家姑爷从南边儿买过来的,往前的事儿我就不知道了,后面的事儿倒是清楚些。”

  “妈妈只管说你知道的就行。”

  “我来了之后发现啊,那余家姑爷过来这边院子过夜可不止他一个人过来,他还带着余家老太爷一起过来。”

  李婆子虽说只是个粗使婆子,她还真有点儿看不上他们这种腌臜的事儿。

  “那宋婆子在外间伺候着,他们三人在里间吃酒戏耍。余家姑爷善丹青,还做了那样的画。你道这余家的宅子怎么就落到了她的手里?

  余家姑爷养外室这事儿败露后,余家娘子也找婆子来赶过她一次,她让余家娘子亲自来,余家娘子亲自来了,不一会儿就脸色铁青地被气走了。后面连着这宅子还有里面的瓶瓶罐罐都给了她。”

  李婆子说完,瞅了顺子一眼。顺子马上应和着哦了一声。

  “你们家搬过来的时候,被那宋婆子看到了,她回屋后也不知道怎么给娘子说的,两人偷偷地在外院登着梯子往你家偷看了几次。

  偏巧没过几日你过来送点心果子,他们就趁着机会给你家送了吃食。老婆子听他们两个合计,想要把家中娘子嫁去你家哩,不凑巧只送了一次吃食,你们老太爷就回乡下去了。

  这次又回来,他们见你们家老太太过来了,便想从你家老太太那边入手呢。”

  做人家外室的,顺子猜她手中许是有些银钱的,便开口说:“她自己手中有宅又有钱,为什么还非得要再嫁?”

  李婆子见顺子年轻,便有些炫耀道:“这你就不懂了,这世道女子谋生艰难,总要找个郎主顶门立户。二则嘛……”

  李婆子有些不屑:“二则就是她深闺寂寞,离不得男人。你家老太爷长得高大健壮,家里又有营生,就算是给他做小,只要家中主母和善,也是顶顶好的。”

  李婆子真的是一点儿也不藏私,有啥说啥,这下子顺子总算是彻底清楚了。

  三更半夜的,巷子里静得呼吸声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该问的都问清楚了,顺子让李婆子赶紧回去,李婆子拉着他的袖子没让他走。

  “她从余老太爷跟余家姑爷手里也得了许多好东西,金银首饰自不必说,听说还有个香烛铺子。若她是个好的,谁娶了她还真不差呢。”

  顺子拉过自己的衣袖,“我家老太爷跟老太太伉俪情深,绝不可能娶她。”

  顺子从袖子里又摸出四钱碎银子一并递到了李婆子手里,“这钱妈妈也拿着,若是,若是她有什么不利我家老太爷的动作,望妈妈给提个醒。”

  李婆子收了顺子的碎银子收进怀里,两个人又悄无声息地各自离开。

  翌日,苏青山刚起床,顺子就把他请去了西厢房。

  顺子把昨晚上他打探到的消息,原封不动地一一说给苏青山听。

  听完之后,苏青山只觉着心中一阵恶寒。

  即便如此,苏青山也没有忘记给顺子拿银子,他给了顺子六两银子打发了顺子出去。

  而自己则静坐在西厢房里,想着怎么处理这个事情。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隔壁若是真的惦记上了他,他需得时时刻刻防备着,这也不是个事儿啊。

  还是先给莲娘说清楚,别跟隔壁走的太近,还有虎子。

  咿呀。

  苏青山跟吃了个苍蝇一样,心里那个不爽利。怎么就摊上了这么个邻居。

  吃饭的时候,苏青山跟冯氏提了一句,说不要跟东边儿的白家走太近,具体什么原因他没有说。

  外室也是人,不能因着别人是外室就疏远。

  可隔壁不一样,隔壁太不检点了,要给冯氏说,便要把所有的事情都说出来,他自己恶心过了,可不想再拿来恶心自家娘子。

  顺子驾着驴车载着苏青山往布行去的时候,便发现苏青山异常安静。顺子不用想都知道因为什么。

  邻里邻居的,老太太或许不好意思直接把隔壁堵在门口,可是若是家里雇个婆子丫头,便好很多。

  他搞不清楚苏青山怎么想的,也不太好直接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苏青山在布行里忙了一天,回去便问冯氏,隔壁有没有过来家里串门子?

  冯氏说没有,他才放下心来。

  苏青山也想到了去牙行给家里雇个粗使婆子回来,可是合适的人一时也不好找。

  顺子就说他娘在家里也只是帮着家人洗衣做饭,并不是很忙,若是老太爷没啥的话,他可以让他娘过来顶两天。

  冯氏不知所以然,便说用不着麻烦顺子娘。

  苏青山心里却是清楚,便让顺子把他娘拉了过来。许大娘过来后,顺子特意交代她要看着隔壁的,别随便放人进来。

  顺子能有今天全靠着苏桃,她能让什么乱七八糟的人过来祸害她娘家吗,自是把门看得严实。

  许大娘是个自来熟,又很会做厨房里的事儿,冯氏跟着她学到了不少。

  没几天,苏青山那边在外面雇了个粗使婆子,许大娘便要回兴源巷那边,除了这段时间的工钱,冯氏还给了她二尺细绸布。

  许大娘欢喜得不得了,回去之后总是在赵氏跟前夸冯氏和善。

  第159章 百晬

  转眼间进入四月,也到了朗哥儿的百晬之喜这日。

  齐贺没有给同僚递帖子,他们就计划着邀苏家和齐三郎他们过来在家里吃顿饭。

  女眷在堂屋里聊天,齐贺陪着苏青山在书房里谈话。

  苏虎没有过来,齐贺便关切道:“虎哥儿去书塾了?”

  “去书塾了,去了一个落第举子开的小书塾。”

  苏青山原本想跟齐贺聊聊舶来的细货,齐贺开口问虎子读书的事,他便随口回了一句。

  齐贺坐在苏青山斜对面,思忖了一瞬,“先让虎子在那里学着,等他适应了京城的生活,再让他去国子监里读书去。”

  漫不经心的苏青山猛地抬头望着齐贺,“国子监不是只有官员家的孩子才能进?”

  齐贺回:“原则上是这样,但是若家中有名额用不到,也可以转给亲戚使用。”

  苏青山一听,这是要把朗哥儿的名额用了?

  遂,态度坚定地不同意,“别费那劲了,虎子读书也就那样,名额还是给朗哥儿留着吧。”

  齐贺眼神望向屋门外,声音有些飘忽,“用不到朗哥儿的名额,我识得一人,他有名额且用不到。”

  国子监的名额哪能轻易就给了别人,苏青山再次确认:“人家愿意给咱们用?”

  “愿意的。”因他家中只有两女,所以暂时用不到。

  再过两年,或许等不到两年他出入禁中,走出翰林院,他的身份或许就藏不住。

  到那时候……会是个什么样子呢?

  苏青山心情大好,心想着等回去了,好好催促苏虎读书上进。

  他喝了口茶水,便跟齐贺说,这个月底他打算再去南边一次,想去看看大胤的商贾是如何跟外面番国做生意的。

  齐贺在翰林院有时候会誊抄一些官员给圣上递上来的劄子,他也誊抄过市舶司递上来的劄子。

  苏青山说到这个话题,他便回忆了一下,“咱们大胤卖去番国的多是一些精细的物件,瓷器,丝绸。还有南边产的茶叶,生丝之类。而从他们那边买回来的大多就是香料,药材,珍珠之类。”

  瓷器,茶叶这些苏青山没有沾手过,可是丝绸,生丝这些,这两年他刚上手。

  “那我便看看贩些丝绸,生丝之类的。这些营生咱们刚接触,别人可能已经做了好久,我先过去趟趟路,若是可行的话,就贩些丝绸,生丝出去。”

  对于跑营生,齐贺也不是行家,他便没有多说,只说让苏青山出去当心一些。

  自从齐老二去了庄子上,家里的柴多得烧不完,早就停了送柴老翁的柴。

  这不,今儿齐老二他们回来又带回来一车劈好的桃木柴,齐三郎跟着喜子一点儿一点儿都搬去了靠墙边儿的倒座房里。

  齐老二不做事,站在门口指挥着他们两个做。

  春天到了,地里的野菜很多,杏儿拿了野菜回来,有新鲜的也有晒干的,送去灶房后,就帮着赵氏在灶房里忙活。

  冯氏从堂屋里出来,跑到灶房门口打趣赵氏,“你们都在灶房忙活,合着就我一人等着吃饭。”

  赵氏听了哈哈大笑,“你是朗哥儿的外祖母,是咱们家的贵客,咱们做这些席面可不就是待你的。”

  杏儿也跟着笑,忙接过赵氏手中的刀,把她推了出去。

  “二伯母过去陪着苏家婶子说话去吧,这里有我跟翠丫就行了。”

  赵氏抓着腰间的汗巾子擦了擦手,在灶房里给她两人安排了一下,拉着冯氏的手回了堂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先婚后爱  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