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苏家阿桃_长袖不善舞【完结+番外】(138)

  阿娘一点儿也不好玩,云姐儿皱了皱小鼻子跑去跟朗哥儿玩去了。

  苏桃笑嘻嘻坐到赵氏下首,“娘,这天儿突然之间就冷了起来,家里也该加上炭盆了,特别是倒座房的兰婆婆,之前在宫中怕是没有受过冻哩。”

  赵氏望着跟云姐儿玩得开心的朗哥儿,道:“朗哥儿也还小,你们屋里也需得燃上炭盆,明儿就让喜子出去买吧?”

  “去岁,是不是也是喜子出去买的?”赵氏记不清楚问了一句。

  去岁顺子过去跟了她爹,后面有事都是指使喜子,去年的炭应该是喜子出去买的,遂苏桃点了点头。

  朗哥儿跟云姐儿玩了一会儿,就扶着他的小车车在堂屋里跑来跑去,脸上的肉一晃一晃地,着实喜人。

  庄子上杏儿养的鸡也开始下蛋了,她总是趁齐老二回来的时候,让他捎回来给朗哥儿吃。

  现在朗哥儿每日都要吃两碗鸡蛋羹,半晌午一碗,半下午一碗。

  赵氏说朗哥儿现在能扶着小车跑了,只吃奶饿得快,她就在半晌午半下午的给他加餐。

  朗哥儿被他婆婆喂得比夏天的时候胖了许多,朗哥儿刚出生没多久的时候,看着还有齐贺的影子,现在胖得看谁都不像。

  赵氏招呼翠丫去给朗哥儿炖鸡蛋,后面又跟苏桃说了一会子话,两人商量着定下冬天要采买的东西。

  晚间,到了齐贺下值的时间,他却一直没有回来,一家人吃过晚饭就各自睡下了。

  这段时间,齐贺总跟着同僚出去吃茶喝酒,所以家里人也没有怎么上心,想着等他回来让翠丫给他把锅里的饭菜热热就好了。

  晚上齐贺很晚很晚才回来,回来也没有吃饭,洗漱一番就回了房间。

  朗哥儿睡下了,苏桃还坐在椅子上看书等着他。

  齐贺一进屋,苏桃就迎上去帮他脱了外氅,“今儿怎么回来这么晚?也没有让翠丫帮你热饭。”

  “跟同僚出去吃了。”

  齐贺一脸疲累地坐到椅子上,苏桃转身帮他倒了一盏热茶。

  她把茶水放到齐贺跟前,便见他一脸疲累,小心地问:“跟同僚出去吃个饭这么累吗?”

  齐贺捏了捏眉心,苦笑:“朝中出了点儿事情,跟同僚一起谈了谈各自的想法。”

  苏桃站起来,走去齐贺身后,抬手抚上他的脑袋,轻轻帮他按压着太阳穴,后面嫌发髻碍事,直接给他解了发髻,轻柔地给他按压头上的穴位。

  “什么大事,让你们翰林院也跟着伤脑筋?”苏桃轻声问。

  齐贺幽幽地答:“宿州遭了水患,致使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第164章 捐粮

  十月里暴雨磅礴,气温骤然降低,因着减膳身体消瘦的圣上病倒了。

  宿州水患,有官员上书赈灾,奏疏竟然在圣上的御案上摆了几日还没有被批复。

  一时间朝中众臣议论纷纷。

  原来宿州知州乃是两年前在长洲科举舞弊案上立了功绩的陆子慎,前太傅的孙子,现参知政事陆诚明的儿子。

  加上陆家任国子监祭酒的陆诚亮,陆家可谓是官宦世家。

  陆太傅不到古稀之年便辞官致仕,跑去道观清修再不过问凡尘俗世。

  能看明白的便知他这是给后辈儿孙让路。

  一家是三代在朝为官,且个个能力卓绝,难免树大招风,给自家带来灾祸。

  这日大朝会,圣上终于拖着病体上朝,一谏官当朝直谏,请求圣上赈灾。

  圣上才责令中书省去安排此事。

  赈灾有赈灾的章程,按着以往的章程,送去赈灾的米粮也不过杯水车薪。

  宿州上来的奏报言,洪水冲垮堤坝,大水淹没了堤坝下面的一整个县城。乡民流离失所,又冷又饿死伤者无数。

  最为严重的是,设在这个县上的粮仓遭遇水淹,整个宿州蒙难,连自救都有些艰难。

  陆子慎在宿州两年,清廉务实,整治不法,济贫扶弱,改善民生。本来一片欣欣向荣,陆子慎回京之后必定能再升一级,可如今却是遇上这样的天灾。

  若是这次处置不好灾情,无法在一年内令灾区重建,任职三年之后,他怕是回不了京城了。

  这些时日朝中官员都在纷纷议论此事。

  陆参政为了避嫌倒是没有说什么,任由户部照章办事。

  照章办事出不了岔子,能不能解决问题,这些户部的人可管不了。

  库里金银米粮有限,若是向外面去买,这个时候粮价可是高得离谱,各级官员也不会多做那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本来没事,再给自己招惹个事儿出来,可是得不偿失。

  齐贺往常不怎么跟着同僚出去喝酒吃茶,因着他的病酒症越少人知道越好,这可是他致命的弱点。

  最近几日他不管茶局还是酒局频频跟着大家一起出去。

  他只是想看看大家都有些什么看法,其中也不乏有性子直爽的想到了劫富济贫。

  威胁恐吓手中有粮的大户,先借些粮食救急,或者按着平常价把粮食买回来也行。

  想是这么想,可是真正能做到的却是没有。

  齐贺吃完酒回来,只觉着全身疲累。

  苏桃帮齐贺按揉过脑袋,便坐回了他身旁,苏桃柔软开口:

  “说起来陆大人也算是对相公有恩的,若是没有那次科举重考,相公还不知道是个什么名次。

  八月间粮食价格上涨那会儿,三哥问我要不要卖些粮食,我想着咱家也用不到那点儿卖粮食的银子,便没有卖。”

  苏桃抓着齐贺的手轻轻摇晃了一下,“相公,咱们庄子上,现在存有两季的麦子,高粱,加起来可能不足三十石,粮食虽然少总比没有强,要不咱们捐到宿州去吧?”

  齐贺猛然转过头,看着苏桃,他怎么没有想到呢?户部拨过去的赈灾钱粮不够,还是可以募捐的,只是不知有阿桃这样想法的人多是不多。

  苏桃给齐贺打开了新思路,他便认认真真地想着怎么做才能让大家跟随。

  京城除了米粮商户,手里有庄子的人家也不算少数。

  捐就要轰轰烈烈地捐,陆参政家的亲戚总会跟着一起捐得,再有陆家的故交友人,这样一来也许能给在宿州的陆知州分减不少压力。

  夜已深,齐贺激动地睡不着觉,他说着自己的想法,苏桃频频点头附和,若有不同意见,她也会说两句。

  两人商谈半夜。

  翌日,齐贺神清气爽地去衙门上值,苏桃乘着驴车去了庄子上。

  “都捐出去?”

  庄子上原庄头的院子里,小麦高粱装了满满两间屋子,齐老二每天在院外走走都感觉满足,猛然听儿媳说把粮食都捐出去,他还是有些吃惊的。

  好好的粮食,一下子就都没有了。

  “爹,咱们这是做好事,积福呢。宿州的百姓因着天灾,家被淹了,没饭吃,没处住,多么可怜。

  朝廷拨过去的赈灾粮食有限,救不了那么多的灾民。再说那陆大人也是个好官。

  现在咱们不愁吃穿,粮食放在这里也是放着,不如尽咱们自己的一点儿力,帮帮他们。”

  苏桃都这样说了,齐老二频频点头应是。

  仓里的粮食不足三十石,苏桃便想凑够三十石,她让齐三郎跟喜子带着铜佃再去村里收些粮食回来。

  粮食收的很顺利,因齐三郎说锦昌布行的东家要收些粮食捐给受灾的宿州,大家一听这家要做好事,且给的价格也不低,家中有余粮的都拿了出来。

  不到两天就收了五石小麦,凑够了三十石,苏桃雇了八辆马车,一点儿也不低调地去了桃源庄。

  粮食装上马车,每辆马车上都挂着三尺长的红布,红布上用黄色染料写的口号。

  红底黄字极其醒目。

  “人有急难,倾财救之。”

  “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

  “锦昌布行,锦绣坊,赈济宿州。”

  落款有锦昌布行,也有锦绣坊。

  拉着粮食的马车出来桃源庄,一路上如蜗牛爬行一般,极其缓慢地往城里走。

  户部衙门在内城,他们从城南外城门进入,驶过街巷,人皆驻足观看。

  有爱看热闹的,还跟着车辆往里走。

  路上也有人议论起了锦昌布行与锦绣坊。

  “这是锦昌布行跟锦绣坊要给宿州捐粮?这个布行跟绣坊是在那个街上?”

  “没听说过,京里那么多布行跟绣坊,哪能都知道呢。”

  有知道的人搭话:“这两家铺子挨着,都在金桥大街头上。”

  车队足足走了一个多时辰才停在了户部衙门的门口,粮是齐三郎押着送来的,他们一停到户部门口,户部里面管这件事的,就马上跑了出来。

  这家要捐粮搞得人尽皆知,早有人来户部通了风报了信。

  户部侍郎也跑来跟户部尚书禀报,户部尚书捋着胡须深思,而后问:“锦昌布行跟锦绣坊跟陆家没有关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先婚后爱  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