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这样朗哥儿就能走得稳当了。
朗哥儿刚学会走路,总喜欢踉踉跄跄地在院子里撒欢儿地跑。
赵氏总说他,“还没有学会走路呢,就跑起来了。”
兰婆婆教授了云姐儿几个月,月底的时候已经辞别他们回来兰家。
规矩礼仪苏桃是全都学得很是牢靠,就是云姐儿有哪里不标准的她也能指正她。
只插花和点茶,那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学会的,那要靠天赋,靠日积月累的熏陶。
不说云姐儿,苏桃都只学了点儿皮毛。
这日,朗哥儿又在院子里咯咯地笑着跑来跑去,云姐儿有精力,陪着他疯。
赵氏和苏桃围着炭火盆子,盆子里面放了几颗烤栗子。
云姐儿和朗哥儿都是个小吃货,可爱吃烤栗子了,自从家里燃上炭盆,可没少烤栗子。
“老太爷回来了?”
门口传来喜子欣喜的声音。
“啊~阿爹回来了。”云姐儿转身跑了出去,踉踉跄跄的朗哥儿也跟了上去。
翠丫见了赶紧从灶房门口的墩子上站起来,跑去了朗哥儿的身边。
云姐儿拉着齐老二进了院子。朗哥儿看到齐老二,啊啊啊地伸着手要抱。
齐老二摸了摸云姐儿的脑袋,弯腰抱起来朗哥儿,“大孙子唉,又重了啊。”
“阿爹,现在朗哥儿一顿能吃三个炖鸡蛋。”云姐儿拉着齐老二的袖子,絮絮叨叨地说朗哥儿能吃。
齐老二低下头来看着没有以前圆润的云姐儿,笑着说:“云姐儿瘦了,以后要多吃些。”
他们还没有走到垂花门,拴好驴车的齐三郎提着两只鸡走进了院门,后面跟着手里挎着个竹筐的杏儿。
齐三郎叫云姐儿。
云姐儿惊喜道:“三哥,三嫂,你们也来了。”
赵氏跟苏桃听到声音都走了出来,欢欢喜喜地招呼他们刚回来的几人进屋暖和暖和。
杏儿把一筐子鸡蛋递给了翠丫,朗哥儿指着鸡蛋,啊地叫了一声。
杏儿笑:“都是给你的,让翠丫拿去灶房给朗哥儿做着吃。”
朗哥儿一听是给他的咧着小嘴儿笑,嘴里的小米牙又多了几颗。
一家人进了堂屋,一进去就能感到一阵热气扑面而来。
好久没有见到翁翁了,朗哥儿稀罕得不得了,赖在齐老二怀里不愿意下来。
“太太,宫里来人了。”
一家人原本在屋里围着炭盆说说笑笑,喜子过来一通报,笑声戛然而止。
齐老二,齐三郎,杏儿没有经历过,可是苏桃跟赵氏经历过。
苏桃看了赵氏一眼,赶紧请他爹站起来出去迎接。
齐老二把朗哥儿递给苏桃,赶紧走出了堂屋门,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啊,硬着头皮往外走。
好在屋里的人也都跟着纷纷出了堂屋。
齐老二还没有走出去,外面的人就已经抄着手走了进来。
齐老二赶紧对着前面的人拱手行礼,而后伸着手把人请进了垂花门。
苏桃大眼一看,这不是上次去铺子里宣旨的中贵人?
她还没有来得及打招呼,付引良转身就接过后面小黄门手中的诏书开始宣诏。
苏桃见状,忙招呼家人跪地接旨。
赵氏躬身俯跪在地,心中想着,这次来的人跟上次的倒是不一样,寒暄都没有。
付引良读完了诏书,其他人都齐声谢恩,跪在齐老二身旁的赵氏一点动静都没有。
啥?
被圣上赐封了?
刚才这人宣读的是不是,封内阁侍读齐贺之母、齐贺之妻为六品安人?
她一个不识字的老婆子,也是有品阶的了,六品的安人呐。
“安人,太安人,众位都请起吧。”
付引良能感觉到齐大人的家人都呆愣住了,不由得提醒了一句。
小辈们都站了起来,见齐老二跟赵氏还跪着,跪在后面的齐三郎和杏儿忙过来扶起来他们。
付引良满脸带笑,把诏书双手递到了赵氏的手里,并恭喜了她一句。
后面小黄门托盘里端着命妇的礼服,也是一并赏赐的。
接过诏书和赏赐,苏桃放开朗哥儿,忙跑回屋里去拿银子。
苏桃一放开朗哥儿,朗哥儿终于得了自由,他晃晃悠悠踉踉跄跄跑了出去。
闷着头跑也不看路,一头撞到了付引良的腿上。
付引良躬身扶住他,他仰头对着付引良啊了一声。
付引良是在圣上跟前贴身伺候的,也没有跟小孩打过交道,自是不知道小孩子嗯啊的意思,只面带浅笑地看着朗哥儿。
朗哥儿觉着你都挡着我的路了,怎么还不挪开,便对着付引良又啊了一声。
付引良盯着朗哥儿看,脸上的笑意慢慢变淡,这孩子怎么看着这么眼熟。
云姐儿见朗哥儿撞到了内侍官的跟前,帮跑过去把他拉开了,没有了阻碍朗哥儿又嘻嘻哈哈踉踉跄跄跑了起来。
付引良脸上又挂上了笑意,他笑嘻嘻地望着朗哥儿看,好似看到了陆太傅家的那个七八岁的小胖墩。
苏桃把赏银送到付引良的手中,付引良收下给了身后的小黄门,他望着朗哥儿笑着问苏桃,“这位是安人家的小郎君?”
苏桃笑着回他:“是小儿,刚学会走。”
付引良夸赞了朗哥儿一句,而后便拱手告辞了。
一家人皆同他拱手施礼向他道别。
第167章 庆贺
赵氏怕是高兴傻了,怀里抱着皇帝发下来的诏书不知道该干什么。
杏儿已经扶着赵氏坐去了主位上,主位上一左一右分别坐着齐老二和赵氏,赵氏只顾抱着诏书高兴。
齐老二脸上的表情丰富多彩,有高兴,有欣慰,还有一丝莫名的坚定。
齐三郎也高兴,高兴地不知道该说什么,坐在下方的椅子上直搓手。
他兄弟出息了,伯母、弟妹都有了品阶。正六品呢,回临阳县,县令也得给她们行礼呢。
杏儿却是被那两套命妇礼服吸引了目光,拉着苏桃站在旁边看。
杏儿就跟之前赵氏刚收到那一柄玉如意时一样,稀罕的不得了,可是又不敢摸,只站在旁低着头细细打量。
“娘哎,桃娘,这上面有金线哎,你看这一条,这是金线吧?”
杏儿好像发现了不得了的大事,兴奋地指给苏桃看。
苏桃躬身过去一看,确实是的,这件红色大袖礼服的袖口和领口处各有一条织金的花纹。
苏桃指着那两条花纹说:“这两条花纹是织金的。”
“织金的,就是织了金线进去对吧?”杏儿睁大眼睛问苏桃。
苏桃点了点头。
“恭喜桃娘,恭喜二伯母。能穿上这织金的衣裳了。”
赵氏听杏儿恭喜她,抱着诏书对着杏儿傻笑。
还是齐老二先恢复正常,他看着赵氏好似不正常,站起来伸手在她眼前晃了晃。
赵氏不耐烦地把他的手打开,“你干啥呢?”
齐老二放心地坐下来,嘴里嘟囔了一句:“还好,还好,还正常。”
齐老二看不惯赵氏总抱着个诏书,开口说她:“你总抱着诏书干啥,安人都给你封下来了,你还不赶紧收好放起来。”
赵氏抱着诏书站了起来,撇着嘴说齐老二:“你就是眼热我。”
赵氏把诏书放进一个紫檀木的小箱子里,步履轻快地走了出来。
齐三郎:“二伯母,把今儿拿来的那两只鸡都杀了吧,咱们家三喜临门,不得好好庆贺一下。”
“三郎说得对,得好好庆贺庆贺,把两只鸡都杀了,等晚上五郎回来一起吃,你跟杏儿你们两个今儿就留下来住一晚。”
赵氏说完嘴里哼着小曲儿去厨房安排翠丫去了。
杏儿坐在苏桃旁边跟她闲聊,“二伯母要是穿着这一身衣裳回西柳村,不知道得多排场。”
苏桃笑:“这衣裳好像不是随便穿的,正式场合才穿呢。”
杏儿伸手捏了捏朗哥儿的小胖脸,笑着说:“反正咱们乡下人也不知道。”
朗哥儿不愿意杏儿捏他的脸,仰着头对着杏儿啊了一声。
杏儿收了手,理理衣裳站了起来,“我去帮二伯母做饭去。”
苏桃拉她坐下,“有翠丫呢。”
两个小辈坐着等长辈做给自己吃,好像不太懂事儿。
苏桃拍拍朗哥儿的小屁股让他找姑姑玩。
她跟杏儿一起去了灶房。
灶房里,翠丫正在烧水,赵氏拿了一些干蘑菇在淘洗。
“娘,中午熬鸡汤?”
赵氏倒掉洗蘑菇的水,“下午熬,我先把蘑菇泡上。”她抬头对着灶房门口的苏桃跟杏儿说,“你俩出去玩儿去吧,中午不吃鸡,等一下让翠丫炒两个菜。晚上咱们再吃鸡。”
这光明正大的偏心,苏桃望着赵氏呵呵笑,“娘,你偏心偏得也太明显了,相公不在我们连鸡都不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