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苏家阿桃_长袖不善舞【完结+番外】(145)

  杏儿说着抬腿就走,苏桃拉住了她,把包了一手帕的珠子往她怀里塞。

  她们两个人在这里拉扯,赵氏、冯氏都看在了眼里。

  东西都是苏桃的爹娘拿来的,赵氏不好开口说话。

  抱着朗哥儿的冯氏开口了,“杏儿,给你你就拿着吧,你们一家人客气个什么。”

  杏儿听冯氏这样说,便伸手接过了苏桃递过来的那包珠子,笑盈盈地说:“婶儿这样说,那我就收下了。”

  冯氏:“收下吧。”

  杏儿把珠子抱进怀里,对苏桃说:“我先放屋里去。”

  苏桃笑着嗯了一声,杏儿满心欢喜地回了倒座房。

  不说她忙了一天,只说到了晚上,杏儿拿出来那一包珠子好好地给齐三郎炫耀了一番。

  杏儿深切感觉到,桃娘、二伯母她们真的没有把他俩当外人。家里做各季衣裳的时候,她和三郎也有,有细绸料子的,也有平常穿的细布料子的。

  以后更是跟这边一心,自是不必说的。

  第173章 抓周

  齐三郎跟齐贺进来,把堂屋里的箱子搬去了东边的次里间。

  堂屋里地方腾出来了,时间也差不多了,赵氏开始招呼着苏桃一起给朗哥儿摆放抓周的东西。

  堂屋里铺了一块大红铺,上面放着齐贺封内阁侍读的诰敕、金银七宝玩具、笔墨书籍、道释经卷、秤尺刀剪、升斗等子、小金银锭子。

  赵氏看了看摆放的东西,嘴里念叨着:“也许我孙子想做个大将军呢。”遂又拿了一把齐老二做的桃木剑放了上面。

  倒时辰要开始抓周了,一家人都聚到了堂屋里。

  苏桃抱着朗哥儿,指着红毯子上面的东西对他说:“朗哥儿喜欢什么便去拿吧。”

  说完就放开了他。

  朗哥儿站在桌子前面,望着门口里面一点的红毯子上摆放的东西,迟迟没有动。

  他好似兴致缺缺。

  一家人都面带喜色地盯着朗哥儿看,朗哥儿好像看到了自己喜欢的,踉踉跄跄地走了过来。

  走到红毯子上,没有丝毫犹豫地拿了那把桃木剑。

  众人哦了一声。

  抓周是什么意思,赵氏已经给云姐儿说过了,云姐儿了解抓周的意义,她非常希望朗哥儿以后好好读书做个大官。

  她自是希望朗哥儿抓到文房书籍,她不甘心地又引导朗哥儿:“朗哥儿再看看,看看喜欢什么?喜欢就拿起来。”

  朗哥儿拿着自己的桃木剑怔怔地看着云姐儿,云姐儿拼命招呼他再去选一个。

  他低头在红毯子上看了一圈,最后弯腰拿了支毛笔。

  正当云姐儿自豪的时候,朗哥儿拿着毛笔伸着手走去了云姐儿跟前,他伸着手把笔往云姐儿跟前送。

  云姐儿背着手不接。

  朗哥儿经常看到云姐儿拿着毛笔练习写字,他便以为云姐儿想要这个。

  笔都给她递到跟前了,她竟然不接,朗哥儿急了,对着云姐儿啊了一声。

  云姐儿往后退了退说:“这是你拿的,你以后是不是要做学问?”

  说的什么,朗哥儿没有听明白。

  他就想着给你的笔怎么还不接?急得朗哥儿艰难地冒出个“不”。

  众人听了都哈哈大笑。

  云姐儿急了,“朗哥儿不是说不做学问,他是在叫姑姑呢。”,云姐儿说完低头问朗哥儿,“朗哥儿是不是在叫姑姑?”

  朗哥儿啊了一声。

  冯氏忙笑着打圆场,“好了好了,咱们朗哥儿以后定能做个有学问的大将军。”

  苏虎接了一句:“保家卫国,征战沙场。”

  至此,朗哥儿的抓周仪式算是结束了,赵氏收了剩下的东西,便招呼杏儿去安排翠丫摆席。

  两桌席面跟往常一样爷儿们一桌,娘儿们一桌。

  本来初二这日是去娘家拜年的日子,凑巧了,赶上朗哥儿的生儿,今年是没有办法去了。

  苏桃就跟她娘说要初四那日再去杏林巷,冯氏欢喜应和,说初四早早地就把席面备下。

  云姐儿坐在旁边吃饭,听到苏桃说要去娘家,在她旁边拉了拉她的袖子。

  苏桃低头问云姐儿怎么了。

  云姐儿说:“阿姐,我能跟着一起去杏林巷吗?”

  苏桃咧嘴一笑,答:“能。”

  用过饭,下午苏家要回去的时候,顺子来了。

  苏青山跟顺子从南边儿回来的时候,河道已经结冰,没有办法坐船回来,他们是雇了马车回来的。

  回来的时候,带回来一些没有在南边卖完的货,当时回来的太晚了,没有时间规整一股脑儿都堆在了苏家的西厢房。

  这次顺子着回去,便是想着把西厢房的一些细货规整规整,过了年好拿出去卖了。

  齐三郎跟杏儿二十八那日就从庄子上回来了,虽说现在庄子上没有多少粮食了,但是院子里还有鸡和羊。

  他们回来前,给鸡羊放了足够的食料,可是待久了杏儿还是担心,便急匆匆要回庄子上。

  初三,用过早饭,齐三郎就带着杏儿赶着驴车回庄子上去了。

  现在齐家有两辆驴车,一辆原本是为齐老二往来庄子方便买的,另外一辆是后面买来方便家里人出行用的。

  同样的,初四这日,一大早,喜子就套好了驴车。

  一家人用过早饭,赵氏就把准备好给苏桃带去娘家的酒肉,各色点心果子给提了出来。

  想着之前苏桃说要给她娘带些檀香回去,她也提早用个一尺长的黑漆小盒子子装了一盒。

  这些东西在倒座房里放着也是放着,她家是一次都没有用过。

  当初兰婆婆在倒座房里住着的时候,赵氏想着兰婆婆是宫中出来的人,便拿了一些给她熏房间用了。

  当初兰婆婆说什么,这檀香是南海进供来的?

  还说这种檀香只有宫中有,平常圣上,娘娘们也会拿来赏赐臣子。

  除非宫中御赐,平常人家没有。

  赵氏听明白了,虽然知道这是精贵的东西,可是他们也不习惯用,一听儿媳说要给娘家拿些,赶紧就去装了一盒出来。

  不到巳时正,苏桃他们就到了苏家。

  云姐儿跟苏青山、冯氏见过礼,便跑去找苏虎玩去了,朗哥儿自然晃悠着跟了过去。

  苏家爹娘,陪着齐贺跟苏桃在堂屋里说话。

  朗哥儿周岁那日,爷儿们一起聊天,苏青山就只聊了一些去暹罗的一路见闻。

  今儿只有女儿女婿,他便要跟苏桃说说这次的收获。

  “阿桃,爹这次出去,从布行账上拿了五千两。爹采买了铁锅和生丝,生丝商行的东家爹算是认识的,便在他那里多赊了三千两银子的货。

  把货带去暹罗,卖给了一个安家在那边的大胤商人,又从他那里贩了十几箱犀牛角珠子,沿途经过交趾又贩了二十箱珍珠。

  货物带回到湖州,有家商行几乎把所有的货都买了过去。还了生丝商行的钱,再把从布行拿的五千两都摘出来,现在净赚了三万两千八百两。

  现在西厢房里还有两箱子珍珠和一箱子犀牛角珠子,卖出去也能得个三千两左右。

  爹是拿的布行的钱出去跑的营生,这些银票到时候也交给账房杨先生做账吧?”

  苏桃跟齐贺一直认认真真听苏青山说。

  苏青山说要把这笔账放进布行,苏桃思索了一瞬,摇了摇头。

  “爹,这笔银子是你自己赚的,你把从布行拿的本钱还回去就行。”

  苏桃调皮一笑,“你把顺子的工钱给他结了。”

  苏青山嘿地一笑,“顺子的自是少不了他的。既然说不走布行的账,那爹在这里便给你分五成。”

  “爹……”

  苏桃很少无奈,“这些都是你赚的,给我分什么?”

  “我是你爹,赚得钱给你一半,给虎子留一半也正常。”

  苏桃噗嗤一笑,“那倒是不用,布行跟绣坊都赚着钱呢。并且生意比之前还好。”

  苏桃就把捐粮的事儿给苏青山说了。苏青山拍着手直夸齐贺:“还得是咱们五郎,脑子就是好使。”

  第174章 走娘家

  齐贺嘴角微微上扬,挂着一抹浅浅的笑容,安静地看着苏家父女俩谈话。

  被夸赞了,他也只是谦逊地轻点下头,表示回应。

  至于店铺生意方面的事情,那都是苏桃一手撑起的,他从不过问,除非苏桃主动找他商量拿主意。

  冯氏则端坐在西侧的主位上,脸上同样洋溢着愉悦的笑容,笑吟吟地听着两父女讲话,偶尔还会起身为他们斟茶续水。

  两人聊高兴了,苏青山腾地站了起来,就要带着苏桃去西厢房看货。

  齐贺也紧随其后,一同进入屋内。

  一进房间,便瞧见了外间放着三个大箱子,原来这些珠子竟然就放置在西厢房的外间。

  除了这几箱子,一同带回来的还有一些零散的物品,它们都已被顺子规整到里间去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先婚后爱  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