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喝的、玩的、衣裳布料,丰富的杂货。
喜子怕人多冲撞了家中的老太太、太太,停了马车之后,就提着食盒在前面开路。
苏桃应了何二太太的邀,去点心铺子买了点心蜜饯拿过来,无聊的时候,吃个甜甜嘴儿。
苏桃以为她们来的已经很早了,没想到这边已经聚集了这么些人。
他们走到殿前司守着的入口,何二太太房里的若柳就站在里面一点儿等着她们。
见苏桃他们过来,就拿着一枚腰牌一样的东西给殿前司的人看了,门口守着的人,即刻放他们进来了。
若柳接过喜子手里的食盒,带着他们往何家的凉棚走。
她们这边一路走过去,凉棚里基本都坐了人。
苏桃问若柳他们怎么都来这么早。
若柳答:“每次宫里办龙舟赛,圣上都会亲自到访,各家女眷总不好比圣上来得还晚。另外,宫里举办的龙舟赛热闹,会有许多百姓来看,各家也都怕自家女眷被冲撞了,都会提前来这边。”
苏桃明白了,她们没有来过龙舟赛,不知道规矩竟是来晚了。
第194章 岸边的凉棚
苏桃他们到何家的凉棚时,何家的众女眷都已经端坐在各自的位子上。
说是凉棚其实装点的像个简陋的堂屋,何老夫人坐在最上首,下面两列分别坐着她四个儿媳妇。
苏桃刚走到门口,便见里面的众人,锦衣绣服,端庄雅正。
若柳站在门口对着里面的何二太太施了一礼,把食盒交给了站在门口的女使,便退到后面去了。
何二太太过来微微行了一礼,迎两人进去。
苏桃放下朗哥儿,拉着赵氏去了何老夫人跟前,她向何老夫人行了一礼,向她介绍了自己婆母。
赵氏向何老夫人行了福礼,何老夫人笑着说:“太安人老身可是为了见你才来的。”
“老夫人客气了。”赵氏笑着回她。
何老夫人拉着赵氏的手说了两句话,何老夫人家的媳妇才开始向赵氏见礼。
虽说她们都是正三品家的女眷,可是赵氏跟苏桃都是得了诰命封号的。
一众人见过礼,才轮到云姐儿给众人见礼。
云姐儿见过礼,苏桃便让朗哥儿给何老夫人作个揖,何老夫人喜笑颜开地赏了朗哥儿一个锦囊,也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
朗哥儿接到手里,拿了一会儿就扔给了苏桃。
何老夫人跟何二太太对齐家女眷是非常热情的。
何家的其他太太们便如当初初见的兰婆婆,礼数周全而心意不足。
不过苏桃也不太在意这些,她对其他的太太们也是客客气气的。
何老夫人拉着赵氏坐到了她的下首,开始还客客气气地跟赵氏聊天。
聊着聊着便聊到了村里,赵氏便讲些乡下的趣事给她听,何老夫人听得津津有味。
若是齐贺在跟前,一定懊恼自己也有失算的时候,何家的严谨,谨慎在哪里?
何老夫人竟是个特别爱听八卦的小老太太。
物极必反,一定是物极必反。
何二太太拉着苏桃坐在靠近棚门口的地方,这里视野好,远处汴河内的景物一目了然。
赵氏跟苏桃不过刚坐下,何家的女使便奉上了香茗,跟在何家喝的一样好喝,也不知道他们在哪里煮的。
盈姐儿带着云姐儿、朗哥儿坐在何二太太旁边靠近门口的小圆锦凳上。
盈姐儿跟云姐儿两个人在翻花绳,朗哥儿扶着云姐儿的腿,看得认真。
何二太太拉着苏桃说话,身后时不时传来何老夫人的笑声。
“妹妹来的时候,有没有看到中间最大的那个明黄的凉棚?”何二太太问。
苏桃看到了,那座凉棚在最中间,又大又显眼,一到了这汴河边儿上便看到了。
“那是宫里搭的,圣上跟太后娘娘,娘娘等皇家的人都在那里面坐着呢。”
难怪凉棚的外围有那么多殿前司的人。
“御棚在中间,两边是按品阶排列的各家凉棚,郎君们在东边,娘子们在西边。”
苏桃了然地点头。
何二太太指了指汴河,“今儿在汴河上比赛划龙舟的,大多都是殿前司的人,说白了基本都是在坐的家里的郎君。”
苏桃看向何二太太,何二太太压低声音对苏桃说:“殿前司的大部分都是靠蒙阴进去的。”
苏桃恍然大悟。
何二太太又笑着对苏桃说:“龙舟比赛前三名的,圣上有赏。等下他们出来了,咱们也猜猜他们的名次。”
苏桃笑着答:“那挺好,挺有趣味的。”
圣上不到龙舟比赛是不能开始的,有些小点儿的小娘子坐不住,就跑出凉棚外面来玩。
云姐儿他们三个就坐在凉棚门口,看到了也想出去玩。
盈姐儿过问了何二太太,何二太太欣然就点头了。
这里离汴河很远,且外面有殿前司的人围着,他们出去也不碍的。
再说,这里面都是公侯伯爵及三品以上的人家,家中的小娘子,盈姐儿迟早也是要结交的。
故而,何二太太没有拘着她,让她出去玩去,等再长大一些,便有诸多不便,再不能这么肆无忌惮的玩儿。
在她们出门前,何二太太让盈姐儿看好朗哥儿。
苏桃倒是不担心,朗哥儿从小跟着云姐儿玩,云姐儿也很会带朗哥儿。
他们的凉棚前面有三个跟她们差不多大的小娘子蹲在那里斗草玩。
其中一个蹲在旁边看,云姐儿三个也跑过去看。
孩子就是这样,看着看着就玩到了一起,朗哥儿很乖,他乖乖地靠在云姐儿身上看着。
孩子们身后的凉棚里,平常端庄的娘子们,大都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闲话。
只有不远处的陆家凉棚里异常安静。
陆大老夫人贺氏不爱热闹,可是每次宫里举办龙舟赛她都会来。
人言可畏,她不来怕皇家心里想得多,谁让她的儿子是……
贺氏不愿意想,想起来她心里都有一股怪怨,可是该怪谁呢?
怪皇家?
怪不到,不是皇家执意要二郎代替圣上的。
怪她公爹?
虽说是他主张让二郎代替圣上出逃,可是二郎失踪后他也急剧消瘦,硬撑着完成先帝的遗愿,辅佐着小皇帝亲政后,便致仕归隐了。
平常她躲在后宅就算了,凡是皇家举办的正式活动,她一次也没有落下。
怕被猜忌。
陆二老夫人于氏爱热闹,可是在她大嫂跟前,她也不该放肆热闹,怕伤了她的心。
失了一个哥儿之后,她便有些神神叨叨的。明明谦哥儿失踪了十几年了,她还年年给他制衣做鞋,非说谦哥儿还活着。
跟谦哥儿一同出逃的殿前司,皇城司的护卫,还有个小太监都死了,只不过没找到谦哥儿的尸首,她嫂子便一直说谦哥儿还活着。
她听自家老爷说,那里是深山荒野,里面有猛兽出没。
她想啊,唉,她不敢想。
一个八岁的小郎君,怎么从那样的深山里逃出去。
陆家凉棚里的女眷不多,贺氏和于氏坐在主位,陆大郎的娘子严氏和陆二姑娘分别坐在自己娘的下首。
棚子里伺候的女使也恭恭敬敬站在门口不说话。
贺氏招呼她的贴身婆子:“华年,你找个小丫头去后面看看有没有卖炒栗子的,买来给晴娘、婉姐儿吃。”
严氏偷偷看了一眼对面的二姑娘婉姐儿,两人都没有说话。
贺氏最喜欢给家里的人吃栗子,栗子虽然香甜好吃,可是吃多了也是腻的。
严氏也问过自家相公原因,陆大郎沉默了很久才说,二郎喜欢吃栗子。
第195章 像二郎
华妈妈仔仔细细交代了女使出去买,女使出去后,她便站在凉棚门口等着。
陆家凉棚的旁边围着几个孩子,不知道在玩什么,七八岁的年纪,衣着光鲜,定是哪家大人家的小娘子。
再看他们陆家,好似没有女儿缘一般,也只二老爷,现在也升级为二老太爷了。
只有他家中有两个姐儿,而大郎成亲后也只得了个哥儿。
从陆老太傅那辈儿起,陆家就没有纳妾的规矩,即便大郎成亲多年只得一个哥儿,也没有人催着大太太再生。
她家姑娘,自从失了二郎之后,心里就放不下别的事儿了。三郎早产,身体孱弱她也顾不上。
若是家中有个娇娇的小娘子时刻陪在姑娘身边,她是不是能早早地走出来?
华妈妈这样想着,又看了那几个小娘子一眼。
一着嫣红色小衫儿的小娘子旁边,站着个胖墩儿一样的小郎君。
啪啪啪~三声鞭子声在远处响起,闲人退避,圣上到了。
华妈妈伸头往女使去的方向看,还没有一点儿影。
朗哥儿原本靠在云姐儿身上看她们玩斗草,听到鞭子声,他抬头往声音响起的方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