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苏家阿桃_长袖不善舞【完结+番外】(202)

  怪道外面都在传,因着她看上吴承道,她父皇下令让他和离,而他先头的娘子想不开上吊自缢了。

  她只道是外面的人胡乱瞎传的,没想到竟也不是空穴来风。

  她父皇竟然帮着他背了黑锅。

  大长公主心中一阵哀叹,她看上的男人竟然是这样一个人,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另一个周氏说中的重点便是徐氏丢下儿子投缳自缢,那她的儿子现在在哪里?

  大长公主看了一眼周氏身旁站着的吴二郎,只有他的这个年岁对得上了。

  吴二郎被大长公主的视线扫到,忙移开了视线。随后又偷偷地看了一眼上座的吴驸马,他若是二叔的儿子,大长公主该怎样对他?

  大哥比他大了十几岁,他爹娘一贯地疼爱他,他总以为自己是小儿子的原因,却原来不是吗?

  吴二郎噤若寒蝉,如芒在背,靠着还在大骂吴驸马的周氏,勉强站住了脚跟。

  “老二,你怎得是这样一个人呐。若不是柔娘留了书信让我们好好养大二郎,我跟你大哥定然是不会进京的。”

  周氏说得极有骨气,盛怒之下不小心说出了实情,二郎果然就是徐氏留下的孩子。

  大长公主冷哼一声,周氏就是为了徐氏才做了这么一出狸猫换太子?难道是为了让二郎的子嗣光明正大地回到二房这一支来?

  吴家这乌七八糟的腌臜事,她不愿意管,也不屑管。

  “周氏,不管这之中有何隐情,你残害皇家血脉已成事实。念在云姐儿完好无缺地找了回来,便也不要你的性命,送你去四十里外悔悟堂,你便在那处好好修行反省吧。”

  大长公主的话语刚落,吴大郎便跪了下去,他娘糊涂啊,为了二郎将好好一个吴家给毁了。

  还有,那悔悟堂是个什么地方,他比谁都清楚。

  那里虽说是个尼姑庵,可是里面关着的都是一些在家中犯了重大过错的京中女眷。

  进了里面之后再不能出来,庵堂被一股不知名的势力控制着,被关在里面的女子都……

  那就是个腌臜的地方啊,他娘无论如何都不能去的。

  吴大郎砰砰砰对着大长公主磕头,每一个都磕到了地上,不一会儿血就从额头上流下来,血流满面。

  “求殿下收回成命,别将她送去悔悟堂,送家庙吧,送家庙让她好好反思。”

  吴大郎不为他娘求情免罪,只希望大长公主大发慈悲别送他娘去悔悟堂。

  世人只知那里是罪妇悔过的地方,可是极少有人知道那处的阴暗,知道的人还想过去寻求刺激也不会大喇喇说出来。

  吴大郎每一个头都磕得实在,额头的血哗啦啦地流。

  大长公主不为所动,冷声说:“这皆是她咎由自取的。”

  吴大郎跪着爬到吴驸马跟前,拉着他的衣摆声泪俱下,“二叔,二叔,你求求殿下吧?不能送我娘去那里呀。”

  吴驸马面有难色,一切皆是由他而起的啊。他有什么脸面求大长公主呢。

  吴大郎见吴驸马无动于衷,又对着大长公主磕头,“殿下,侄儿带着母亲及全家回腼州,将母亲发落到祠堂关押悔过。侄儿及家人永世不入京城,肯请殿下恩赏。”

  “大郎,你个没有骨气的东西,你起来,不要求她。”周氏扑过去拼命地拉着吴大郎。

  吴大郎依然拽着大长公主的衣摆哭求。他娘不知道悔悟堂是个什么腌臜地方啊。

  大长公主态度冷淡:“伤了皇家血脉不可能全身而退,死罪可免,活罪再难逃。”

  她说完一甩袖子便出了厅堂。

  吴驸马想跟过去,可是他还有许多话要问吴大伯母,便失魂落魄地留了下来。

  大长公主安排吴三爷处置了常婆子一家。她为了给孙儿积福,同样没要他们的性命,只吩咐吴三郎将他们一家远远地发卖出去。

  天色确实不早了,陆三太太在厢房里一直爱怜地抱着云姐儿,云姐儿不支瞌睡,甜甜地窝在陆三太太怀里睡着了。

  陆三太太心疼得不行,她想留下云姐儿。大长公主言出必行,最终,她还是让苏桃将云姐儿带回了齐家。

  看今日这样的情况,不久的将来,吴家怕是要办一场白事。

  有些事情急不得,等吴家这些事都处理清楚了,再将云姐儿接回来也不迟。

  吴驸马留在堂屋里,周氏虽然痛恨他,可是二郎是他的骨血,她还指望以后他能守护着二郎一二。

  周氏擦干了眼泪,扶起吴大郎,又拿干净的帕子给他擦了擦额上的血痕,而后对吴大郎和吴二郎说:“你们两个出去吧,我有话对你们二叔说。”

  周氏是个乡下妇人,可是她做这一切的时候,至始至终都没有让她的两个儿子插手,他们连知道都不知道。

  吴大郎跟吴二郎不放心地走了出去。两人毕竟不放心,也没有走远,就站在了厅堂门口。

  屋内,吴驸马脸上痛苦异常,内心苦苦挣扎,无力地叫了声:“大嫂。”

  周氏此刻异常平静,她望着吴驸马,缓缓开口:“道哥儿,柔娘是多么好的一个人呐,你怎忍心抛弃她的?”

  第251章 言真相3

  吴驸马张口‘我’了两声,最终也没有说出什么。说到底都是他的错,他闭口垂眸不言。

  这一切都发生了,多说也是无益。

  徐氏是他哥嫂给他寻的娘子,他爹娘去的早,哥嫂一直操心他的终身大事。

  没有中秀才的时候,怕找不到好的娘子,一直等到他中了秀才才开始到处打听哪家有贤惠的小娘子。

  他的启蒙恩师,听到他哥嫂打听着帮他寻娘子,令师娘邀了他嫂子过去说话。

  徐氏是他启蒙先生家的女儿,虽然是女儿,夫子也教她认了些字,她虽居于后宅,也看了颇多书籍。

  他嫂子了解过后回来问他的想法,他小时候见到过徐氏,眉目清秀,或许是读了些书,身上还有乡下女娘没有的书卷气。

  他点头应了亲事。

  他当时年龄就不小了,亲事说下没有多久两人就成了亲。

  成亲之后,两人颇能聊得来,诗词歌赋,儿女情长。

  红袖添香,人生惬意。

  他一路顺遂,很快就又中了举人,之后上京会试,殿试,被圣上钦点为探花郎。

  而后他被圣上极为疼爱的公主看中,又顺利的尚了公主,成为了富贵闲人的驸马爷。

  难道是他的人生太顺遂了,老太爷看不过去,要给他置些坎坷?

  吴驸马捂着脸,不知是惴惴不安还是羞愧难当?

  周氏痛心地盯着吴驸马说:“那年秋日你启程去京城赶考,走了不到一个月,柔娘食欲不振,频繁干呕,请了郎中来看,郎中诊出喜脉。

  柔娘她很是高兴,想写信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你,又担心打扰了你,便想着等你高中回来了见了出生的孩子自然更加欢喜。

  她一直带着这份惊喜等着你高中回来,可最后只等来了一封和离书。

  还有一件事你可能不知道,在柔娘生产之前我得了个怪病,喝药需用妇人的乳汁做药引。

  也是奇怪,那段时日也没有找到哺乳的妇人,喝了没有药引的药,病症一直不好。

  待柔娘生产后,她便日日拿三碗乳汁过来给我用药。二郎吃不饱,只能吃些羊奶。

  柔娘待我与你大哥都是极好的,她是把我们当成长辈孝敬的。

  二郎还不足一岁,你要与她和离,让她另嫁。她那段时日精神恍惚,好似天塌了一样。

  一日她梳洗的精神,抱着二郎喂足了奶,跟我们大家也说说笑笑的,谁知道下午的时候她就自缢在了你们正房里间。

  我发现柔娘投缳之后,是极憎恶你的。

  可柔娘留下了两封信,一封是给她爹娘的,她恳请她爹娘不要怪你。另一封是留给我们的,她让我们将二郎好好的养大成人,既然你也不知道有二郎,她恳请我们将二郎养在膝下,也不必告知与你。

  免得日后影响了你再娶妻生子。”

  周氏说着说着,眼泪便如断了线的珠子滚落。她擦了擦眼泪,去了里间,翻箱倒柜找出来了一封年代久远的信。

  她回到厅堂将信交到了吴驸马的手中。

  “不知道是不是祖宗显灵,那日在寺庙,二郎媳妇跟三郎媳妇吃错东西突然早产,二郎媳妇先娩出来,碰巧是个儿子。

  那天夜里,大冬日的下了很大一场雨,跟柔娘出殡那日的雨一样大。我突然就想起来柔娘。

  二郎一辈子都不能回二房了,可是柔娘的后代,二郎的儿子可以回到二房,光明正大地成为你的孙子。

  偏巧那日三郎媳妇也没有带多少人,婆子稳婆都是我这边找的,我就等着将二郎的儿子换到三郎那边去。

  三郎媳妇耗时许久娩出了个小女娘。

  稳婆拿了一个金锭子,抱着孩子出来就说是个小郎君。而二郎媳妇那边生完就昏睡了过去,醒来就跟她说生了个小女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种田文 先婚后爱  科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