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东西虽然贵重,卖也不能卖,当也不能当,只能偷偷藏着当传家宝。
“这玉佩你好好放起来吧,别再拿出来给别人看了。”苏青山打量完递给冯氏让她藏起来。
冯氏接过来,边包边说:“那小郎君给阿桃说,有事儿可以带着这个去京都找他。这个到时候阿桃出嫁了就让阿桃带走。”
苏青山微微点了点头,阿桃的东西理应让她带走,只是还是低调点的好。
“到时候你给她说,让她好好藏着,别随便拿出来给人看。”
冯氏看苏青山一脸严肃,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还是郑重的点了点头。
冯氏把玉佩藏起来后,上床搂住苏青山的胳膊低声问:“这玉佩有个什么讲究吗?你怎么这么紧张?”
苏青山原本想亲热亲热的好心情荡然无存,搂着冯氏躺下睡觉。
“睡吧,那东西好也不好,放起来自己知道就行了。”
苏青山常年在外面闯荡,冯氏信他说的,轻轻嗯了一声。
心想着,到时候得好好安排安排阿桃。
折腾了一天,又走了那么多路,苏家人很快就进入甜梦。
翌日天不亮,冯氏就起来忙碌,用了早膳,又往她的小包袱里添了些银子,拉着苏桃就赶着去县城了。
到了紫云庵,静缘师太没有想到他们这么早就来了,有些惊讶。
想想又觉得没什么惊讶的。
静缘师太让其中一个小娘子带着苏桃过去安置房间。
冯氏拿出两吊钱给静缘师太。
静缘师太只收了一吊:“老尼收这一吊钱,算是小施主的吃喝,针线布匹用度。小施主以后再庵里也要跟着做些活计,余下的便不收了。”
冯氏道了声阿弥陀佛。
临走之前把余下的那一个吊钱,全都放进来功德箱里。
此次静缘师太能收阿桃,她总觉得是因为功德。
到了庵堂门口,没有看到静云。
这次冯氏过来,给静云拿了些酥饼,于是又回佛堂一趟。
进了佛堂,便看到静云乖乖地坐在两位师太身后,小脑袋一点一点地打瞌睡,忒可爱。
冯氏嘴角勾了勾,还是个孩子呢。
谁家如此狠心,把这么小的孩子送来了庵堂。
冯氏站在门口,轻声叫了声:“静云小师傅。”
静云睁开爱困的双眼,茫然的望着冯氏。
冯氏向她招了招手。
静云撅着小屁股爬起来,登登登小跑到冯氏跟前:“施主有事儿?”
冯氏掏出包着的酥果递了过去。
静云看了一眼闭着眼睛的她师父静尘师太,摇了摇头。
冯氏一看还有什么不明白,她笑了笑把酥果放在了香案上。
而后转身出了佛堂。
静云坐回去打坐,脑海里想着的却是那包裹里装着的是什么好吃的。
真是个贪吃的小比丘尼。
第30章 嘉奖
被静缘师太安排带苏桃去安置房间的叫康兰儿,是苏桃来之前,几个孩子中最大的,今年已经十二了。
康兰儿长着一张圆圆的银盘脸,皮肤白皙如雪,眼睛一笑似弯弯的月牙,可爱又和善。
她长得不算极其漂亮的那种,因着肤色很白,看着很是顺眼耐看。
她带苏桃去厢房的一路上叽叽喳喳说着不停,毫不掩饰对苏桃的崇拜。
“阿桃,我以后就叫你阿桃吧?”
她也不等苏桃点头,接着就道:“你以后叫我兰儿就行,咱们两个住一个房间,我一定不欺生,到时候有什么不明白的尽管问我。”
康兰儿热情的令苏桃有些不适应。
他们桃花村很小,小到她都没有同龄的玩伴。
村里本来也没有多少人,比她大的小娘子出嫁了,比她小的好像没有。
村里都是比她和苏虎大的。
她整天跟着她娘养兔子,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跟康兰儿打好交道,只一味的抿着嘴笑。
康兰儿满脸好奇地盯着苏桃的胳膊,忍不住轻声赞叹:“你胳膊好细啊,这么细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力气?”
说着,她轻轻捏了捏苏桃的手臂,仿佛在触碰一件了不得的神器。
苏桃微微一笑,那笑容如春风般和煦,轻声回答道:“干活干多了,自然就有力气了。”
她的声音平静而温和,似乎这种力气对她来说再平常不过。
康兰儿显然不相信,干活多了或许会有力气,但一个小娘子怎么能干翻三个成年男子呢?
这简直就是天生的神力!
她的眼神中充满了钦佩,继续捏着苏桃的胳膊,左边捏完又捏右边,仔细感受着那看似纤细却结实的肌肉。
这姐厉害!
苏桃的表情淡然,任着康兰儿捏她的胳膊。
“兰儿姐,静缘师太叫你们赶紧过来针线房。”门口有小娘子叫她们。
康兰儿松开了在苏桃胳膊上捏来捏去的手,恢复正经的样子,她对苏桃笑了笑,“走,过去吧。”
说着走去前面带路,她刚迈开脚就又停了下来,凑到苏桃跟前小声提醒:“静缘师太虽然教咱们女红,但她不让大家叫她师父,大家都叫她静缘师太。”
苏桃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康兰儿突然拉起苏桃的右手,“刚才就看到你手上绑着布条,受伤了?”
苏桃伸开手动了动,道;“没事儿,划了个小口子而已,昨天已经处理过,现在不影响拿针。”
本身就一条小口子,昨儿回去她用温水冲洗了一下,拿布条包了起来,过两天就能长好。
康兰儿放心带着苏桃去了针线房,房里那两个比康兰儿稍小些的小娘子乖乖地坐在自己的位子上。
静缘师太坐在后面的一张黑漆官帽椅上。
康兰儿进了针线房就去了自己的位置坐下,苏桃对着静缘师太行了一礼。
静缘师太起身,指着康兰儿旁边的位子让她坐下,她也顺便拿来个高脚圆墩儿坐在她跟前。
“女红无外乎,做衣裳,做鞋子,刺绣,织布这些,细分当然还有许多,没个十年半载也学不全。苏小施主的针线老尼也看了,实在是不如普通的七岁小儿。”
静缘师太授课的时候比较严肃,但是声音是温柔的,只是说出来的话,让人实在无地自容。
苏桃被臊得满脸通红。
“男主外,女主内,普通人家的娘子,家中人穿戴的衣裳,鞋子,都需要自己做。苏小施主只学会做衣裳鞋子便也足矣。”
“你基础薄,老尼先教你缝衣裳的普通平针法。”静缘师太说着拿起针线,教她如何穿针引线。
如何下针,每一针的针脚距离如何控制,把方法和注意事项教给她后,便让她拿两块布练习平针。
最主要的要注意针脚要匀称。
自此苏桃开始了学习女红,往贤妻良母的方向靠拢。
不到十天,苏桃就学会了好几种缝衣裳的普通针法,后面不到一日就做出来一个小香包。
静缘师太教她们的时候,一贯是没有表情的,她是不是很欣慰,苏桃不知道。
反正苏桃是很高兴,只要师父教的方法对,她学得也是挺好的。
这几日,苏家上下都沉浸在喜悦的氛围中。
原来,知县那边给桃花村苏家送去了丰厚的奖赏,足足有五十两白花花的雪花银。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相当于一个普通农户几年的收入。
苏家人收到这笔钱时,都感到十分意外和惊喜。
冯氏高兴,这下她家阿桃的嫁妆单子上又多了五十两,这在乡下可是一份颇丰的嫁妆。
桃花村里正也高兴,他们村出了个得到知县老爷嘉奖的人,是他们村的骄傲,这受嘉奖的还是个未及笄的小娘子。
这五十两雪花银就是知县对苏桃的赞赏和认可。
女子也能建功,对于不喜小娘子出生的乡下人来说,这也是个好事儿。
五十两,那可是五亩良田,对于乡下人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巨款。
这也无形中传递了一种积极的能量,鼓励了临阳县的其他人。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知县老爷是个清明的好官,他能看到。
桃花村里正竟然自掏腰包,请了唱戏的过来桃花村唱了一场。
一时之间,桃花村周围几个村庄都被这个消息震动了。
不管是通过几层关系认识苏青山的人,纷纷来到苏家道贺。
苏青山一高兴竟然在家里请了厨子过来开了几桌。
阿桃在紫云庵不方便时刻回来。
没有主角,他们独自狂欢。
这五十两银子,不能改变苏家什么,但是让整个桃花村,及周边村的人们都感受到了一种希望和信心。
知县是个好知县,他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家里这边热闹完了,冯氏跑到紫云庵给苏桃说知县讲了她五十两的事情。